测试卷29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09 12:37:41

测试卷29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读2011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 为监控焚烧作物秸秆着火点的分布,应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RS C. GIS D. GPRS

2. 2011年6 月 11日,焚烧作物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省份可能是( )

A. 闽 B. 赣 C. 吉 D. 豫

读GPS手持机界面图,回答3~4题。

3. 此时,持有GPS手持机的人员所在的地形区为( )

A. 江汉平原 B. 江淮平原

C. 华北平原 D. 江南丘陵

4. 此时,GPS手持机同时接收了多少颗卫星的信号( )

A. 3 B. 6 C. 10 D. 11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甲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图回答第5题。

甲 乙

5. 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m)如图乙所示,则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下游

C. 东北平原 D. 黄河下游

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6~7题。

6. 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 耕地分类和评价 B.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 学校布局

7. 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GIS技术对商业网点的选址具有明显的作用。下表表示某城市三个行政区(Ⅰ、Ⅱ、Ⅲ区)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和地价分布图。同一行政区内每一方格之间,若功能相同,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不同,依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按3∶5∶2比例而定。读图完成8~9题。

人口数量

[Ⅰ区\&11万\&Ⅱ\&18万\&Ⅲ\&17万\&]

功能分区

[商业\&商业\&商业\&住宅\&商业\&住宅\&住宅\&住宅\&工业\&工业\&住宅\&住宅\&工业\&工业\&工业\&住宅\&]

地价(10万元)

[10\&11\&9\&8\&12\&9\&8\&9\&7\&4\&7\&9\&6\&5\&5\&8\&]

网格代码

[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网格11、12、13、21的人口数量相同

B. 该城市最大风频是西南风

C. 网格43的人口数量为2万人

D. 该城市功能区齐全,等级较高

9. 某连锁超市计划在Ⅲ区设立一个分店,最佳地点的网格代码为( )

A. 33 B. 34 C. 43 D. 44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完成第10题。

10. 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3S技术之间密切相连,它们都为数字地球提供了技术支撑。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3S技术的综合应用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 和 ,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 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 。

(2)图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中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3)目前我国建设的“北斗”导航系统和各种地理信息系统都是我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说“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的意义。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植物由于组织结构不同、生长季节和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这些特征在遥感影像中都可以表现出来。

材料二 下图为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进行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 ,并由此区分 。

(2)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作物分布进行调查的突出优点是什么?

(3)图中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规律,该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4)图示地区分布有立体农业,试分析发展这一农业模式的好处。

上一篇:胜利就在坚持之中 下一篇:多次被猛兽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