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方法

时间:2022-03-08 10:14:31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方法

课堂教学分为新课导入环节、新知讲解环节和巩固练习环节等,在每一堂语文教学中第一个环节都是新知的导入环节。教师导入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在讲解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导入方法作为教学过程的“开头”,新课导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利用旧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快速地进入教师讲解和学习学习及练习的过程。也正是由于教师的导入环节总是一层不变,对于学生来说就失去了新鲜感和趣味性,渐渐地导入环节的效果也就大不如前。为此,我们必须寻找到更加适宜的、有趣的、形象直观的导入方法,争取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环节就能够锁住学生的眼球,促使学生把全部的注意力和学习经历都放在即将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中来。接下来本人就简单地介绍几种比较有效的导入新课程的方法。

一、利用情境的设置,高效率地导入新课

环境能够影响学生的心情,支配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教学内容和意境来创设出更加舒适的学习情境,争取在学生学习和探索语文知识之前就让学生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打动,生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来体验文章中的美好情感。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在进行新知识导入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带进作品描述的情境之中。这样就是就能够凭借自己创设的意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优化语文教学课堂,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1.情境导入法――创设良好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感人心者必须先在情感上打动对方。教师在教学中想要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来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就必须先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这样教师在新课导入中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用情来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感受文章中的情感所在,并且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营造一种贴近文章内容,情感与文章类似的氛围,或是为学生创建一个场面把文章中的意境呈现出来。这样学生潜在的学习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同时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于是便顺利地跟随着教师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2.看图导入法――利用优美艳丽的情境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课都为教师和学生精心准备了意境优美、符合文章情感且色彩鲜艳的情境图片,并且还配有一些教学的挂图,这些教学资源都是教师有利的教学“工具”。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更多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和图片。教师利用这些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会比教师单纯的语言更加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这样也会让学生获取较深的印象,并且把抽象化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利用图片或是挂图也会更加鲜明地揭示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文章。而且教师在导入环节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效果得到迅猛的提升。

3.多媒体导入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产生和推广的。现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日益进步,也使得多媒体教学正日益趋于完善。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的课堂也要彻底摆脱以前教师枯燥的讲解过程,要逐步走向声情并茂的、活泼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语文知识,理解语文传递给大家的情感因素。

多媒体教学拥有其他教学形式所没有的教学优点,他不仅有声音、有色彩、有动画等,还可以将这些因素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来为学生呈现一段影视片段,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直观性和可感性,确保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这样教师便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职欲望,从而达到语言所难以企及的效果。

二、通过质疑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职欲望,顺利导入新课内容

问题往往最容易激发学生求职的欲望和探索的动力。在新知识的导入环节,教师应当重视质疑的方法和效果。通过对学生发出质疑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达到以兴趣来促进学生思考的教学目的。教师导入环节中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往往会促成一个完美的开端,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性的学习思维,带动学生共同营造起活跃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中要善于利用“问号”来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

1.提问导入――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通过问题来引入新的语文知识是需要前提的,这个问题并不是随意的问题都能够达到导入的效果。导入环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才可以的,它的难度必须适中,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能够具有好奇的反应和表现,才能够推动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和创新。教师可以根据即将讲述的文章内容进行提问,为学生设立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疑点促进学生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教师也可以单刀直入,在导入环节中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迅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环节中来。

例如,在学习古诗《春望》时,教师可以低沉、伤感地问学生:“你们知道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吗?”由于学生之前学过他的诗词,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学过。”然后教师在追问“那你们又是否知道杜甫的心理历程呢?”这时学生左顾右盼鸦雀无声了。这时我便诱导学生说:“不如我们今天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研究《春望》这首古诗吧,也许我们能够在其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的目光就全部集中到了即将学习的古诗中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望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思维是从质疑和惊奇中开始的”,在教师的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常有的问题来推动学生思考和创新。

2.悬念导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

小学生时期是好奇心最强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在新课的导入环节给学生设置一些感兴趣的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这样就会比较有效地让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导入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设置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和思维全部吸引过来,从而为整堂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所教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定具体的导入方式,而且也要不断地创新,使我们语文导入环节更加高效。

上一篇:粮食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有关粮油业务会计处理的... 下一篇:关于加强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