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粘虫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时间:2022-03-08 11:19:44

白城市粘虫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摘要:粘虫在白城市大面积暴发,发生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密度之高为近年来罕见,根据它的发生特点,及时加强虫情监测、强化组织领导、采取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将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粘虫;发生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66-1

2012年受异常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粘虫在白城市大面积暴发。发生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密度之高为近年来罕见,对玉米、水稻、谷子等粮食作物构成了严重威胁。

1 粘虫发生基本情况

全市粘虫发生面积187万亩,总防治面积172万亩,重发生面积72.5万亩,重发生地防治面积72.5万亩。今年粘虫发生有三个特点:一是危害面积大,全市洮北、洮南、镇赉、通榆、大安五个县(市、区)都有发生。其中通榆县、洮北区、洮南市发生面积大,镇赉县发生面积最少。二是幼虫密度大,通榆县谷子、糜子每米虫量平均百头以上,玉米、高粱重的每株虫量最多120头。洮南市危害重的玉米植株最多70头/株,一般地块达20~30头/株。洮北区草荒严重的玉米地,虫口密度达到20头/株以上。虫龄龄期不整,田间几龄幼虫都有,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困难。三是危害作物种类多,包括玉米、水稻、谷子、高粱、糜子等禾本科作物,其中以玉米为害最重。但在洮南安定乡也发生粘虫危害向日葵等阔叶作物。四是田间草荒的地块落卵量大,越是草荒的地块田间幼虫密度越大。如有的乡镇保护性耕作玉米除草效果不好,田间幼虫密度大,危害严重。

2 防治对策

粘虫是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喜食禾本科作物和杂草,食量逐龄增长,五至六龄为暴食阶段,具有群集危害、暴食、杂食的特点,幼虫常常群集迁移危害,故又名“行军虫”。幼虫啃食叶片,三龄以后食量大增,严重发生时将叶片全部吃光。根据它的发生特点,及时采取防治对策。

2.1 加强虫情监测预警,做好防治动员部署

各级农业部门加强监测调查,组织实施拉网式普查,全面掌握发生动态,明确发生分布区域和重点防治田块,根据发育进度提出最佳防治时期,及时预报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适时开展防控行动。同时,严格执行周报制度和重灾情实时报告制度,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按照省里的要求,从粘虫发生以来市农业站每天调度一次虫情,上报省农委和市政府,为省市领导指挥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各县(市、区)也要求县、乡两级虫情测报员,对粘虫的发生动态实行日报制度,设专人值班、值岗,随时调度虫情发生与防控进展情况,严格执行重大灾情随时报告制度,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2.2 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位

8月份是玉米和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重要阶段,也是粘虫危害关键时期,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玉米、水稻高产稳产。为搞好二代粘虫的防治工作,市、县两级都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二代粘虫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二代粘虫防治工作。同时,市里先后下发了《白城市2012年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预案》、《关于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二代粘虫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各地搞好防治工作。8月8~9日,市农委组织有关人员,对5个县(市、区)二代粘虫发生防治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促检查。8月15日,市农委组成5个技术指导组,分赴5个县(市、区)检查指导防虫工作。各县(市、区)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把粘虫监测和防控作为玉米、水稻田间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夺取粮食丰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各地采取下发紧急通知、举办电视讲座、召开防治现场会等方式,积极宣传,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层层落实属地防控责任,强化宣传发动,指导农民适时防治,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保障生产安全。

2.3 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应急防控准备

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仅是农业部门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各级农业部门密切协调好宣传、财政、供销(生资)、林业、交通、卫生、石油等部门,做好农药、药械、柴油等防治物资的供应工作,确保组织、物资、资金、技术措施等落实到位。根据虫情动态,实施启动了应急防治预案,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控相结合措施,及时控制暴发危害,努力将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防治方法:粘虫具有暴发性、迁移性和毁灭性特点,喜食禾本科作物,1~3龄为最佳防治时期,4~6龄达到暴食期,防治方法采取触杀性化学药剂防治,可选用5%高效氯氰菊酯或20%功夫乳油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500倍液喷雾。

2.4 加强防护,保障人畜安全

粘虫发生时正值高温季节,植株高大、田间通风状况不佳,在喷施农药过程中,不得使用甲拌磷、甲胺磷等国家禁用或限用的高毒农药,以免造成人员中毒事件发生,施药后要将残留的药袋药瓶清理干净。建议各地使用高秆机械喷雾机进行防治,在施药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戴口罩、穿防护服)。

作者简介:左志敏(1963-),男,汉族,吉林省白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研究方向:植物保护。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下一篇:运用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启发性思维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