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谈如何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

时间:2022-03-08 04:54:24

由《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谈如何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

摘要: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了因学校、教师过错,导致学生伤害,学校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体育课也包括其中。针对这一点,文章总结了一些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 学生伤害事故 处理办法 预防 措施

体育课是广大学生十分喜欢的课,但是体育课以身体活动为主的特点和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的群体性、对抗性和不可预测性,注定了体育课中难免发生伤害事故。本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亲身经历和听到了许多体育课上发生的伤害事故。这些伤害事故轻则影响学生的学业和健康,重则致残,甚至死亡。这就给发生事故的学生和家长留下永远的痛,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学校的声誉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依据有关法律,教育部在2002年6月25日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而《办法》第二章第九条中规定了因学校、教师的过错导致学生受到伤害,学校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体育课也包括其中。本人通过研究《办法》和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自己与同行们在安全教学方面的经验,针对以下一些条款,总结了一些预防避免事故发生的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办法》第九条(一)学校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的因素。

措施:(1)体育老师应要求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能用不安全器具代替。如用板凳充当跨栏架等。(2)合理安排场地器材,练习前应注意场地的平整,周围的环境也要安全,同时检查练习的器材有无损坏,从而排除因场地器材给体育课带来的伤害事故。

《办法》第九条(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措施:(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体育教师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对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如新学期开学时,体育教师可专门利用一节理论课,用亲身经历过的伤害事故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利用查找报纸、浏览网页等方法,了解各地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处理办法,从而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树立体育课“安全第一”的理念。

(二)认真执行体育课教学大纲及其他相关的国家规定,组织好体育课的各项安全工作。

1.体育教师要时刻关注有关学生体育安全的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的放矢。

2.体育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要设置好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以不伤害学生的身体为第一原则,对教学环节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并且要对容易出现危险的教学环节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3.体育教师在上课前应检查学生的衣着鞋袜。如衣服要适合运动,不穿皮鞋、凉鞋、高跟鞋等,衣袋中不装有碍锻炼的物品,如小刀、手表等。

4.在安排教材时,对比较危险的项目,如铅球、标枪、足球、篮球比赛、体操等项目,只能安排一项教材,体育教师必须始终在场指导、监督学生,不得分散精力做其他事情。因为大多发生的伤害事故多是教师分散精力时出现的,这一点尤其重要。

5.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气候条件,认真做好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因为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肌肉温度,从而使其正式锻炼时身体能够适应,预防体育课上发生运动伤害,并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6.体育教师应加强课堂组织管理。体育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课堂组织松散、学生之间相互打闹或不按教师的要求来练习。如跑步中有意推拉对方,如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发生碰撞。如标枪练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向一方投掷,但有的学生不听指挥,进行对投,就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并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严禁有打闹、推拉、动作粗野、故意犯规、恶意犯规等违反体育运动规则等行为。

7.教师应对学生加强自我保护的教育,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伤害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其相对应的措施,提醒学生冷静、沉着对待伤害事故。教师应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跌倒时可迅速前倒滚翻,从高处落下应屈膝缓冲,从双杠、单杠掉下尽量以不要害部位着地,减轻伤害。在足球、篮球比赛中不做恶意伤害对方的动作。

《办法》第九条(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注意的。

措施:

1.新生入学,学校应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了解学生过往病史,并请家长签名,同时,每年给学生体检一次,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隐性疾病,排除安全隐患。如我市政府每年财政拨款给在校学生体检一次,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也查出了一些学生和家长不知道的自己所患的隐性疾病。从而,减少因体育活动给这些患病学生造成的体育伤害事故。

2.体育教师应对本班学生中因健康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有所掌握,从而保证这些学生的安全。

3.体育教师应提醒身体有病的学生不要坚持上体育课,应等病好后再上体育课。因为一些疾病如果坚持上体育课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如北京一学生患了比较重的感冒,但还坚持上体育课,并进行剧烈活动,从而引发心肌炎猝死。

4.当进行剧烈活动时,教师应留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如观察学生练习后的面色、出汗量、呼吸、注意力等,尽早发现隐患,并且提醒学生如有不适及早报告,以便作适当安排。

《办法》第九条(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

措施:(1)如果体育课中学生要害部位如眼、脑、胸腹、内脏等受伤,因为难以直观观察病情,则应一律及时送往医院治疗,以免误诊,延误病情。

(2)凡需要紧急救护的,必须做好现场紧急救护。如心脏停止跳动,应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如学生因摔伤导致脊柱骨折,当怀疑有这种骨折时,要禁止他翻动,转运时必须用门板担架抬送等。所以体育教师应掌握一般紧急救护基本程序和方法。

《办法》第九条(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措施:(1)体育教师要明确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学生的危害,加强法制学习。如我市一名教师体罚学生并引起严重后果,被开除公职且追究法律责任,这些都应引起教师的警戒。

(2)体育教师平时应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提高自身在学生中的魅力,树立好的形象去影响学生,减少学生违纪行为。对课堂中学生的违纪行为要用耐心代替急躁,要用爱心关怀学生,用“软方法处理”、“表扬式教育”、“幽默式教育”等教育方法,从而使学生心服口服。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应把课堂安全放在首位,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断提高课堂组织能力,严格课堂纪律,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从而使体育课上的安全事故概率降到最低。

上一篇:激发运动兴趣,让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 下一篇: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习作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