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灭绝的动物能复活吗

时间:2022-03-08 02:18:12

已灭绝的动物能复活吗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能复活吗?猛犸、毛犀牛、渡渡鸟、恐龙、爱尔兰糜鹿等早已灭绝的动物呢?

创造任何生物的方法都写在了该生物的DNA里。从理论上说,只要能找回完整的基因序列,一种已灭绝动物就可能复活,但是,如果找不回基因序列就无能为力了。通常,一个生物死亡后,如果,不加处理,其体内的DNA很快会被阳光和细菌破坏殆尽。只有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该生物的DNA才能得以保存。例如,如果该生物是冻死在西伯利亚那样冰冷的荒原上,或者死于漆黑的洞穴或一个完全干燥的地方,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在这个生物样本中发现完整的DN断。

不过,即使是在理想的条件下,基因物质也不可能保存100万年,这就是为什么56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不可能复活的根本原因。只有死亡时间较短的样本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DNA。用科学家的话来说,“保存年代少于10万年的样本才值得认真研究。”以目前人类所掌握的生物技术,还不能仅仅依靠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基因序列来创造活的生命。换句话说,要让已经灭绝的动物复活并不容易,它需要将目前的生物技术大幅升级,对此,科学家甚至还无法想象具体该怎么做。

但人们普遍相信,总有一天,总会有人尝试成功的。毕竟,仅仅50年前,又有谁能相信人类现在能够解读自身的基因密码、能治愈遗传疾病、能克隆各种哺乳动物。并且接近创造人工生命呢?

带来希望的猛犸

1999年10月底,俄罗斯科学家从西伯利亚的冻土下,成功地发掘出了一头保存完好的猛犸。这头俗称长毛象的动物,是法国考古队与俄罗斯学者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带泰米尔半岛发现的。由于最初是当地牧民扎尔科夫兄弟俩偶然踩到了猛犸露在地面上的门齿,才引起人们注意的,所以这头猛犸被命名为“扎尔科夫”。尽管人们曾于1947年和1977年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带中,相继发现过被封冻的猛犸,但这次发现的猛犸保存最为完整,而且猛犸身下藏有极其完整的水草。

猛犸“扎尔科夫”的发现已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极大重视,国际知名学者相继前往进行实地考察。经初步鉴定,这头猛犸生活在2万年前,是在47岁时饿死的。俄国科学家视这头猛犸为国宝,在挖掘时为避免它受到任何损伤,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费了很大力气,开凿出了一块含有猛犸的重达23吨的巨型冰陀;冰陀由一架“米-26”直升飞机运往建有猛犸博物馆的东西伯利亚西北部的哈坦加城;猛犸被保存在零下15摄氏度的恒温冰窖里,科学家采用了最先进手段,使冰陀一点点融化,直至出皮肉俱全的猛犸。

2008年11月,当基因学家公布了该猛犸几近完备的DNA序列时,能否利用已有的克隆技术让这种生活在2万年前的巨兽复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尽管让已灭绝的动物重返大自然会带来一大堆实际问题,诸如让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会不会危及现存的动物等等,但人们还是紧张、兴奋地期待着奇迹的诞生。

最近,一日本科学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克隆实验:使得一只死亡并冷冻了16年之久的老鼠“复活”了。自从克隆羊“多莉”诞生后,科学家们成功克隆了各种动物,但他们都是采用活着的动物的细胞进行克隆的。这是首次成功克隆存放如此长时间的冷冻动物。人们希望,这一技术将在不久的未来,使得猛犸和剑齿虎等早已灭绝的动物重新复活。

此前有人认为,冰晶会破坏冰冻细胞的DNA,使它们丧失机能。为此,日本科学家利用了冷冻动物的大脑细胞,他们认为大脑的高脂肪以及头骨可以有效地保护脑细胞,减小被冰晶破坏的可能性。他们从一只普通的雄性死亡老鼠的身上提取脑细胞并剥离出细胞核;然后,将剥离出来的细胞核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完成人工受精。当卵细胞受电流激活后,开始分裂并长成一个新生命胚胎。数日后,胚胎被置入代孕雌鼠的子宫内。三周后克隆幼鼠出生。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些克隆幼鼠并未出现任何畸形,而且已经进入成年期。

目前,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着手研究,克隆原来生活,在澳洲1936年才灭绝的塔斯马尼亚虎;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复活5年前灭绝的一种野生白山羊。在所有复活计划中,青少年们最关注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恐龙的复活了。可惜,经过6000多万年的时间,恐龙的基因都被分解了,即使从理论上讲,也不可能再复活了。

科学界对动物复活计划褒贬不一。反对者认为,复活猛犸并不具备特别的意义,因为它在生物进化链上的地位已经很清楚。而且,根据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物种灭绝是自然现象;人为干涉生物界的自然淘汰。违背了自然规律。赞成者认为,这是一次大胆的挑战。如果能通过克隆技术成功复活猛犸等已经在地球上灭绝的动物,对于拯救濒危动物是一大突破性进展。尽管争论不止、2009年1月,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还是选出了一些最可能被复活的已灭绝动物。他们的选择不仅基于复活的可行性,更基于每种动物的“超凡魅力”――复活这种动物将带来多大的惊喜。以下是被选出的动物的一部分:

1万年前灭绝的剑齿虎

传说中的这种动物拥有特别的犬齿。也许将成为未来的一道风景。如果能从保存在永久冻结带的样本中成功分离出合适的DN断,从而获得剑齿虎的基因组,那么剑齿虎活着的近亲非洲狮应该是个不错的卵子捐献者兼代孕母亲。

1.1万年前灭绝的短脸熊。

这种体形高大的动物将使现存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北极熊相形见绌。如果站起来,重达一吨的短脸熊要比北极熊高三分之一。由于有样本保存在永久冻结带中,重获短脸熊的DNA是可能的。短脸熊活着的近亲是南美的眼镜熊,这两个物种约500万年前才分道扬镳。但不幸的是,眼镜熊的体重只有短脸熊的十分之一,它可能无法成为一个很好的代孕母亲。

1936年灭绝的塔斯马尼亚虎

塔斯马尼亚虎又称、“袋狼”,最后一只叫“本杰明”的袋狼于1936年死于澳大利亚霍巴特动物园。由于现存有各种时间不到100年、保存完好的组织,因此最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DNA,从而完成袋狼的基因排序。至于复活,像袋狼这样的有袋动物也许要比大多数哺乳动物更容易一些。它们的孕期通常只有数周,胎盘的形成期也很短暂,这意味着胚胎和代孕母亲之间的排斥风险较小。袋狼的代孕母亲可能会是袋獾。胎儿出生后,可以在一个人工育儿袋里用奶喂养。

1.1万年前灭绝的雕齿兽

这种外形如同“甲壳虫”汽车的巨型犰狳,曾甩着它尖尖的球棒似的尾巴,在南美洲的乡间出没,有些人甚至认为现在还能看到它们。由于没有冰冻的雕齿兽,获得可用的DNA只能寄希望于在凉爽干燥的洞穴里发现它们的保存完好的样本。但除此之外,复活雕齿兽还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现存的最适合做代孕母亲的犰狳体重至多30千克,远不如雕齿兽。大小上的差异意味着代孕母亲难以进行正常妊娠。

8000年前灭绝的大地獭

大地獭站起来有6米高,估计重达4吨。由于灭绝的时间相对较晚,几具带有毛发的标本已经被发现,而毛发是DNA的一个绝好来源。这是否意味着有可能得到大地獭的基因组?科学家的回答是:“绝对可以。”但复活大地獭的最大困难也在于没有合适的代孕母亲。它的活着的近亲――三趾树獭,相比之下太小了。三趾树獭也许可以提供卵子以产生一个巨型的大地獭的胚胎,但是胎儿将迅速长大到代孕母亲无法容纳的程度。

除此之外,最有可能被复活的还有渡渡鸟、毛犀牛、爱尔兰糜鹿等。

上一篇:百科文摘 第5期 下一篇:莹馨的梦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