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施爱,建设幸福校园;至善包容,成就幸福师生

时间:2022-03-08 12:23:20

明德施爱,建设幸福校园;至善包容,成就幸福师生

前言

贵阳市第四十中学位于贵阳市老城区与观山湖区黄金枢纽地带的白云大道,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普通中小学校。学校占地面积为2331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831.64平方米。办学58年来,造就了一批教艺精湛、敬业爱岗、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经验,为地方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回首耕耘路,阔步新征程

贵阳市第四十中学原系“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职工子弟学校”(简称水电九局子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曾先后在修文、乌江、南盘江、东风、平桥等地办有中小学。在地方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于1999年9月经贵阳市教育局批准在贵阳市云岩区和尚坡职工生活基地集中办学。

2006年到2007年间,在地方政府的关怀与推动下,学校移交贵阳市高新区教育局管理,名称由起初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职工子弟学校”更名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实验学校”。2007年2月,经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学校又更名为“贵阳市第四十中学”。

2007年12月,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政府与高新区管委签定移交协议,贵阳市第四十中学正式由高新区移交云岩区管理。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31人。其中,在职专任教师为128人,临聘教师为25人,退休教师为136人;在职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为103人,具有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为70人。

学校现有现有50个教学班,学生为2580人。其中,高中 有12个教学班,学生为575人;初中有16个教学班,学生 为809人;小学有22个教学班,学生为1196人。在近2600名学生中,城市新市民的子女就占到了60%以上。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信息技术教室等添置了较为齐全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学校已全部实现“班班通”教学,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推广使用,让学生学有余力,使教师教学游刃有余。

二、行“上善若水”教育特色,过“幸福完整”教育生活

学校是师生生命的共同体,是老师长善救失、挥洒才情、勤耕不辍的沃土,是学生乐学善思、释放青春、明志笃行的殿堂。一直以来,四十中都在致力打造一个绿色、和谐、平安的校园,一个让老师甘于奉献、学生乐于学习的校园,一个师生共享幸福的校园。

2015年,根据云岩区教育局学区共同体教育大规划的要求,包括四十中在内的“三马学区”共同体开始了以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核心的教育大行动。

“新教育”是“新”的教育,更是“幸”的教育,是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追求的教育实验。在实践“新教育”理念中,四十中以“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品行优良,学力坚实,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育人目标,通过六种途径,启动了书写“幸福教育”,建设“幸福校园”的帆船。

(一)构建“精美雅致、温馨和谐、促学净思、书声琅琅”的幸福校园

幸福校园是四十中教育追求的至高目标。幸福的校园应该精美雅致、温馨和谐;应该有绿茵茵的草地,有灿烂的花儿,充满自然气息;应该动静相和,洋溢欢声笑语;应该促学净思、书声琅琅,涌动文化馨香。在幸福校园中,师生身心愉悦,没有疲倦感和压抑感,情绪饱满,内心充实,精神升华。自实践“新教育”以来,四十中始终坚持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

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通过改扩建的方式,四十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创建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逐步在与幸福教育拉近距离。新建的综合教学楼投入使用,拓宽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脱离了狭窄、拥挤,走进宽敞、明亮,感觉孩子们的读书声越趋悦耳,脸上的自信和快乐更为荡漾。

(二)彰显“底蕴深厚、品位高雅、助人自助、暖意绵绵”的幸福文化

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展示,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它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学校行为,是学校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的引领下,四十中以“载德施爱、至爱包容”为校训,以“立德修身、心智相通”为校风,以“长善救失、革故鼎新”为教风,以“乐学善思、知书明礼”为学风,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办学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铸校之魂、科研兴校之源、质量立校之本、和谐强校之策”的治校方略,坚持以“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品行优良、学力坚实、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深入实践“人文关怀、创新实践、个性发展、幸福成长”的教育思想,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荀子》有这么一句话,“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无性也,积糜使然也”,可见好的学校环境对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四十中一直以建设“人文校园、幸福校园”为核心,从环境熏陶、文化滋润、活动引领三个方面着手,围绕“让每一位教师身心愉悦地工作;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教、学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努力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致力打造师生的“精神家园”,让每一棵树、每一堵墙、每一个字、每一幅画都变成“主体的画,无声的诗”,让学生在文化橱窗、黑板报等德育阵地中感知鲜活的育人内涵;让学生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中获得自信,展示自我。

(三)成就“身正学高、诚仁博达、敬业乐教、阳光大气”的幸福教师

教育的本质是智慧与爱的传承,因此幸福的校园要有一群拥有健康人格和阳光心态的幸福教师。教师的幸福感大多来自自身的成就感和社会的认同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进而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两者的幸福是“幸福教育”成就的基础。

四十中结合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的教师课程,努力打造以教研促成长、以读书促成长、以科研促成长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每一位教师的成功搭建舞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丰富营养,让教师有职业成就感,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让教师的生命释放辉煌。

借助校本研训这个平台,四十中对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引领,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一是“三年过一关”,即对新教师进行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过关考核;二是“五年露一手”,即教龄满五年的教师要择期上教学展示课;三是“十年磨一剑”,即对教龄满十年的教师提出的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四是“二十年具一格”,即二十年教龄的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能在课堂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五是“三十年立一言”,即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经验体会,能提炼出自己的独特教育思想。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将教师成长的几个重要阶段化作成长的阶梯,关顾到不同阶段的教师,激发各个阶段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在消除教师容易出现的职业倦怠感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博学而后言传”“正己方能身教”“人品与学业双修,知识与道德相长”就是老师们所追求的幸福。只有教师有了幸福感,学生才会感觉幸福,校园才能充满幸福。

(四)培养“德馨学实、诚信阳光、乐学善思、知书明礼”的幸福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依此,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

四十中一直坚持“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品行优良、学力坚实、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立、学会求知、学会健康、学会审美、学会做人。

1.学会自立。“自立、自尊、自信、自强”是做人的根本。在学校中,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艺比拼、学校活动竞赛等,教师只负责通知,其他的都让学生们独立安排、布置,借这些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学会科学统筹,学会理性处理,为将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自己多彩幸福的生活奠基。

2.学会求知。常言“知识是进步的阶梯”,有知识,才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四十中一是开展以“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的儿童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习惯;二是结合传统节日、典型时事等时机开展感恩、法制、爱国、经典诵读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3.学会健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幸福教育的重点。要因为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又地处城郊结合部,学校单亲、城市新市民、留守、贫困家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他们的监护人大多忙于生计,疏于管教,是以,对四十中来说,引导学生锻炼好身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锻炼好心理。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因此四十中深入开展“千师进万家”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五类学生”(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城市新市民)帮扶方案,通过健全档案、深入家访、个别约谈、心理辅导及“五个一活动”(一次“促膝谈心”,一次“上门家访”,不少于一次“自助同餐”,一次“有益身心健康活动”,达成一次“小心愿”)等方式,在学生心灵空间中构建爱的驿站,努力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激发积极情绪,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快乐、幸福地成长。

4.学会审美。人对美的追求是一种天性。四十中一直很重视美育和学生日常行为的结合,除了设有专门的“形体与礼仪”课外,还在其它学科中渗透美育,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衣着美、形体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行为习惯,学会正确的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享受美。

5.学会做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得到幸福享受的根本所在。四十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道德讲堂,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并借助“日行一善”、爱心让座、乐于助人等传达正能量的方式进行体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正心、正身、正行的良好习惯。

(五)开展“体艺熏陶、张扬个性、才艺双全、意趣洋洋”的幸福活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始浓。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四十中也一直坚持贯彻“通过幸福活动打造幸福人生,建设幸福校园”的德育理念。

一是推进每月一事。每月确定德育中心,并充分结合重大节日点,以周会、广播站、宣传栏等为德育阵地,积极开展如爱国教育、法制安全教育、道德讲堂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系列主题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二是研发卓越课程。在中学部建立如话剧社、文学社、管乐队等兴趣社团,不断增强学校内部活力;在小学部开设“1+X”多彩课程,让学生在舞蹈、书法、朗诵、绘画、数学思维、腰鼓、鼓号队、合唱队、巴乌、葫芦丝、非洲鼓、十字绣等30个课程中自由选择学习,尽力做到基本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求,让每一个孩子不出校门就能够掌握一门技能或者培养一种爱好。通过开展的活动努力实现“阳光社团”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双赢,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空间里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校园歌手大赛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展示的舞台;足球社团的建立以及在各类足球赛中获得的成绩更使学校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所科研重点课题(足球运动在学校中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列为了“足球示范校”;DI社团的屡获佳绩,也让学校被评为“DI模范学校”。

三是缔造完美教室。以“一笔一划皆心思,一文一字总关情”为出发点,让班主任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动手缔造专属于他们自己班级的完美教室。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全人课程的确立,生命故事的叙述,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四是家校合作共建。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其目的是营造互动、沟通、协调、一致的家校和谐关系,形成同向、同步的教育合力作用,以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诸方面健康发展。

五是发挥模范作用。根据学生的成绩、行为等表现,每班评选出校园之星;根据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评选“多彩自信少年”,让学生在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打造“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民主合作、其乐融融”的幸福课堂

幸福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独立健全的人格和鲜明健康的个性,是让他们拥有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内心和优雅的举止,是让他们未来更加文明、更加幸福……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四十中坚持一手抓教师,一手抓学生,“两手抓,两不误”。

一是蹲点教学,分段指导。在校级领导蹲点指导学部教学与管理的基础上,将中层干部分配到各年级,指导各年级的理论学习、队伍建设。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督促教研组、年级组教学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增强教师的团结精神、协作能力,成就“幸福”教师。“长善救失,革故鼎新”,是四十中教师在平凡岗位上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的真实写照。

二是构建关注生命的幸福课堂,追求师生共同幸福。在课堂上,老师们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注重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注重推动学生间互助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中,分享成功,获得成就感,产生幸福感。

三是植根课堂教学,开发校本课程。植根于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除开设国家、地方课程外,还围绕学校文化建设,开发了《我与诗歌对话》《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我有一双巧巧手》等9本校本教材,以“润物无声”的形式,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心灵,助推学生自由、自主、自信地全面发展,彰显学校“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

三、薪尽火传,硕果累累

几十年风雨岁月,几代园丁辛勤耕耘,四十中这桃李园已是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教科研方面,在一名区级名校长、3名市级骨干教师、一名区级学科带头人、五名区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四十中强化课题全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实效,带领新进的一批青年教师不断增强科研意识,不断实践,积极参与到近年申报的4个区级、5个市级、1个省级、1个部级课题中,使科研队伍正不断壮大。

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是落实科研工作的有效途径。四十中在教科研工作中,不断建全各项科研制度,通过对“每课一反思”“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活动月”“推门听课”“青蓝工程”等活动的开展,注重教师学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学、研”一体化,整体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2011年,贵阳四十中荣获贵阳市一般高中(>100人)“入口出口”成绩评估三等奖;荣获云岩区区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先进学校”称号;荣获云岩区“十一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一等奖;荣获云岩区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2年,贵阳四十中荣获云岩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

2013年,贵阳四十中荣获贵阳市普通高中高考“入口出口”二等奖。被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列为“英特尔求知计划”项目学校;还被评为了“校园党建特色示范点”学校。

2014年,贵阳四十中获云岩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优质校荣誉称号;荣获贵州省DI活动竞赛“文艺复兴奖”“优秀组织奖”和中国区DI创意比赛二等奖;荣获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心理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在贵阳市中小学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被云岩区进修学校评为集体三等奖;荣获云岩区科技教育竞赛活动“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荣获“《当代教育》第四届贵州省小学生作文竞赛‘学校团体五强’的称号”;荣获“贵阳市教育系统庆祝第30个教师节师生武术操比赛”三等奖;荣获“云岩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季”初中乒乓球团体第二名,小学乒乓球女子团体第二名和男子第三名、初中足球团体第三名和高中足球第一名。在全国中学数学高效课堂交流展示活动暨第二届中学数学教师高效课堂主题说课大赛中,还有一名教师获一等奖、二名教师获二等奖;

2015年,贵阳四十中获贵阳市普通高中高考“入口出口”三等奖;获区“足球特色学校”,并获区足球比赛高中一等奖,初中二等奖;荣获贵州省“DI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团体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并被评为贵州区DI模范学校;获区“贵阳市生态文明绿色学校”称号;荣获年度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贵阳赛区“最佳组织奖”;被中国管理科学院素质研究所科研重点课题(《足球运动在学校中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定为足球示范点;荣获云岩区校园足球联赛“三马学区”小学男子组二等奖;荣获云岩区青少年校园足球“金种子”比赛高中组男子一等奖和初中组男子二等奖。另外,在“全国中学数学创新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暨全国中学数学说课(微课)大赛”中,一名教师获一等奖。

后 记

回首过去,贵阳市第四十中学已经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不仅超额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任务,巩固提高了学生的入学率,加强了“控辍暴雪”,而且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较大提高,“9+3”计划深入推进,高考成绩逐年攀升。这不仅是学校领导班子带领的结果,也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师生相互配合勤奋努力的结果。

展望未来,四十中将按照云岩区教育局的规划,围绕“三马学区”的中心教育思想,以朱永新教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工作目标,时时要求自己、处处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创新工作思路,拓宽视野,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为建设一所让师生“在教育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感受教育”的“幸福校园”,为教师成为“幸福教师”并培养“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学历坚实、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幸福学生”,克勤克俭,绵尽心力!

我们相信,四十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再创佳绩,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上一篇: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思... 下一篇:三个国家 三个命运 三个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