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时间:2022-03-07 11:06:58

含义阐释

“文采”在字典上的意思是“华丽的色彩”。写作中的“有文采”,就是指语言变化多,用语精美。但是“有文采”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华丽,它需要思想做支撑。

“有文采”的语言概括起来应具备如下特点: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富于变化,错落有致;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同学们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具备上述特点,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因为精美的修辞语句,会使文章内容丰富,气势充沛,文采华美,形象生动。

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得好,则文采斐然;用得不好,则东施效颦。精心运用修辞手法,既要注意遣词造句,又要合理地选择句式;既要简明、连贯、得体,又要准确合理,在通达的表述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精妙的比喻,可使文章由深奥变得浅显,由晦涩变得易懂,由直露变得含蓄。排比若用于叙述,可使文章形象具体;若用于议论,则铿锵有力,颇有气势;若用于抒情,则可使文章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此外,拟人能赋予事物以感彩,夸张可增强语言的直观性与穿透力。总之,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使一篇美文锦上添花。

提升要领

初中阶段,排比、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同学们不仅要在造句或写文章时运用到,且要能运用自如恰当,这是初中生的必备能力。

一、善用排比。

排比就是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用以增强语势,抒发感情,给人以整饬美。例如: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孝心无价》)

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阐述什么是“孝”,告诉读者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因为“孝”是无法弥补的,读来令人感到感情强烈真切。

二、善用比喻。

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比喻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比喻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例如:

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挫折中的一阵清风,当你惊慌失措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

这段文字把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相结合,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刻化,让读者明了于心又回味无穷。

三、善用拟人。

拟人可以使枯燥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因而能增强语言的审美效果。例如: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春之怀古》)

上面这段文字,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的到来写得有形有声有色,在作者笔下生动活泼。

四、善用对偶(对仗)

中学生写文章,当然要以散句为主,但是全用散句就难免单调、散漫,显不出文采。“物相杂故曰文”(《易经・系辞》),因而散句中要杂以对偶句、对仗句等。这些整句庄重有力,匀称和谐,能增加文采。例如:

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它贯穿着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作了民族的魂,随着日月的更替,让人们深味着其中的永恒。(《距离产生美》)

上面这段文字使用对偶句,整段文字整散结合,参差错落,既有流畅的旋律,又有铿锵的节奏。

五、善用通感

通感,又称移觉,就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辞格。在日常生活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例如: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记念刘和珍君》)

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这两段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浓黑”是视觉形象,而“悲凉”是心里感觉。作者把感觉转化成视觉形象,让读者看到作者的悲凉是又浓又黑的,使悲凉有了形象感。“草坂”是视觉形象,而“乐曲”是听觉形象,作者把视觉形象转化成听觉形象,突出了“绿茸茸的草坂”的美。

例文评析

(2011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满分作文)

父爱的馈赠

一考生

感受着海风温柔的轻抚,打开记忆的八音盒,聆听一曲父爱的旋律……

父亲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于是,我曾经一度以为生活中缺少了属于父爱的那一抹色彩,可是生活却每每在不经意间给予我独特的感动。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生日时跑前跑后,大肆采办,甚至亲自下厨,忙得不亦乐乎,全然不顾那时的家是贫穷的。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要入学的时候,费尽心力把户口办好,跑遍每个学校打听教学质量,冒着酷暑给我办理入学手续,然后笑着对我说:“闺女,上学去吧!”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每个华灯初上的夜晚,为我把作业本写好名字,准备好一支支削得漂亮的铅笔,收拾好纷乱的书包;在每个开学的前夕,买一张张漂亮的彩纸,剪了一刀又一刀,叠了一叠又一叠,把我的新书装点得让人“垂涎”。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雨中撑一把黑色的大雨伞,等待我从教室跑出来,乖乖躲进他的怀里,大手拉小手一起走回家。只是每次他的衣服淋湿了一半,却从不让我察觉。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熟睡时,偷偷查看玻璃瓶中的许愿条。于是,第二天桌子上多了一支口琴,不久后,又有一架电子琴出现在卧室。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却从未真心留意他脸上的灿烂微笑。

会有那么一个人,常常责备我不够努力,常常唠叨一堆他小时候的不容易,常常让我掉眼泪,却又一定要把我哄到开怀大笑。

会有那么一个人,心甘情愿在烈日下,在寒风里,以他的驼背,他的皱纹,他的白发,他的酸痛,他的坚持撑起一个家的和乐,给予他的爱女一份美好的希望。

如果说母爱温柔绵长似水,那么父爱则沉默坚毅如山。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迷失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父爱是一片海洋,生命有父爱相伴,我不孤单!感谢父亲!

点评

这篇考场满分作文,其特点一是细节描写突出。“我”过生日时的父亲,“我”入学时的父亲,为“我”做学前准备的父亲,雨中等待“我”的父亲,实现“我”愿望的父亲,责备“我”的父亲,一个个熟悉的场景仿佛读者读来也历历在目,令人动容。场景的不断变换,将父爱的方方面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二是善用修辞。文章采用了排比段的形式,可谓新颖独特。作者将生活中的点滴以“父爱”为主线逐一串联起来,从而彰显了“馈赠”的主题。“会有那么一个人”,排比段的精彩运用,将父爱的馈赠展现得淋漓尽致;倒数第二自然段精彩的排比句表达了对父爱的深刻领悟;结尾牢牢把握住文章的主题,点题深刻有力。

即学即练

【文题呈现】

生活中,总有各种人、各种事、各种感受,或引起你的回味,或引起你深思,或启发你进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总有那么些……让你时时想起。

请以“想起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先补充题目,不少于600字。

【佳作展示】

想起了那团火焰

黄 曼

正是寒风呼啸的季节,窗外雪花纷飞,天空晦暗,苍苍茫茫。

我坐在桌前,望着一叠试卷和复习资料,不由得瑟瑟发抖,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悲凉。真的有一种冲动,放弃的冲动。我无法想象在这无数天的艰苦努力之后结果如何,或许不会有任何回报,或许一切真的只是徒劳。那,我又何苦这样继续折磨自己?

不知不觉,苦涩的泪水悄然滴下,顺着冰冷的脸颊滴落在试卷上,我忽然感到,脸上残留的那点温度,湿湿而又暖暖的,就像那团火焰一样的温度。

是啊,那团火焰多暖多耀眼,我的心又再次颤动了。

那天,我独自一人坐在火盆前烤火,不停地用火钳拨弄着几块颜色暗淡的木炭。终于,火盆里只剩下几粒火星,星星点点的微弱光亮好像在下一秒就要消失。我随手抓起桌旁的报纸,把它扔进了火盆里,瞬间,迸射出一团绚烂的火焰,它是那样的通红,那样的炽热,那样疯狂地舞动着。我被它感染了,心中升起了火一样的激情,全身的血液仿佛也在随着火光的跳动而沸腾。可是,正当我欲赞美它的热情时,它却悄然熄灭了,只剩下几点飘飞的灰烬。它最终还是消逝了,可它曾经也燃烧过,它用生命化作光亮,美丽动人。即使它最后烟消云散,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我呢?我也要燃烧,我也要化作一团火焰,我要重温那份炽热。现在我的努力、我的刻苦和坚持,不也是在集聚温度,准备迎接那张耀眼的成绩单吗?

有人说过:“人的一生,不能燃烧便会腐朽。我要燃烧,我不会腐朽。”是啊,我想要成为一团火焰,我怎么能让自己腐朽?

再次握住手中的笔,在试卷上坚毅地写下每一题的答案,依然冰凉,可我知道我要在这片冰凉中让自己燃烧,去寻找温度,即使现在只是零度,我也不会恐惧。

窗外,雪花依然在舞蹈,地上也已是一层厚厚的坚冰。我相信,不久后就会是春天,因为我会用火焰融化这片坚冰,照耀整片生命的天空。

亮点透视

本文选材新颖,构思独特。作者让笔下那团火焰变成了自我的象征,生动展现了“我”那种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精神,使得文章选材有新意,构思有特色。本文联想丰富,立意深刻。作者由生活之火想到心中之火,由自然的寒冷想到融化心灵的坚冰,从内心的纠结想到豁然开朗的绚烂,将自我融入火焰之中,使得生命的天空明亮而绚烂。正是作者这种丰富的联想,使得文章内容丰厚而意蕴深刻。文章善用辞格,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更增强了生动性与感染力!

上一篇:丰富:形象丰满 下一篇:作文提纲 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