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2004~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3-07 07:04:53

天门市2004~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天门市免疫规划实施情况,为制定全市免疫规划工作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五点法”在全市随机抽取5个乡镇调查“五苗”及扩免后新增疫苗接种率现况及影响接种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五苗”基础全程接种率在95.70%~99.71%;“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2.67%;扩免后新增疫苗基础接种率在51.84%~62.63%、单苗加强接种率在44.80%~86.870%;专业队伍稳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对全程接种率造成影响。结论 天门市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单苗加强接种率及扩免后新增疫苗接种率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关键词】疫苗接种率 现况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87-03

为了解天门市免疫规划实施情况状,评价2004~2010年报告接种率情况,为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有效提高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推动免疫规划工作深入发展,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和控制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疾病的目标,天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7至8月开展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06月30日出生的所有适龄儿童(含在该地永久居住和连续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

1.2 调查内容

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情况及按照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应当完成的疫苗加强免疫情况。

1.3 调查方法及标准

1.3.1 方法 采取“五点法”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5个乡镇,即将全市按地图对角线划分,以城区为中心与城区相连的乡镇作为中,东、南、西、北,各随机选取一个乡镇作为本次接种率调查单位。每个乡镇以村为单位,按人口总数从小到大排序进行顺序编号,偶数号的村作为调查村。采用询问家长,查看接种证、卡和接种日期,查看儿童卡疤等方法进行。

1.3.2 标准

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合格接种率:有接种证、卡者以接种证记录为准;无接种证,有接种卡者以接种卡记录为准;接种证和接种卡两者均无者,判断为未接种(对每名儿童的判断标准只能选择接种证或接种卡一种方式,不能一种疫苗以接种证为准,另外一种疫苗以接种卡为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才判为合格接种:(1)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2)免疫起始月龄正确;(3)接种针(剂)次间隔不小于28天;(4)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完成;(5)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计调查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出生、在本地居住超过3个月的儿童5726人,其中于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出生的儿童4762人,占83.16 %,作为本次评价接种率的适龄儿童;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出生儿童964人,占16.84 %,因未满12月龄,不作为“五苗”接种率评价对象,仅统计儿童建证建卡情况和乙肝疫苗首针接种情况。

2.2 建证、建卡率

建证、建卡率分别为94.91%、98.04%,从时间分布看,建证率逐年增高,建卡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从地区分布看,建证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马湾、汪场、石河、拖市、杨林,但均低于省定98%目标。

2.3 五种疫苗的接种率、五苗全程覆盖率、扩免后新增疫苗接种率和卡痕率

12月龄内儿BCG、OPV、DPT、MV、HBV接种率分别为99.71%、96.64%、95.70%、95.91%、97.80%,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为92.67%;扩免后新增MenA、JE、HepA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为: 51.84%、62.63、51.96%;观察4323名儿童卡介苗接种疤痕情况,有卡痕者3924人,卡痕率为90.77%(表2-1)。

2004至2009年,各年份BCG、OPV、DPT、MV、HBV接种率和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均在90%以上,卡痕阳性率在85%以上,不同年份间无明显差异(表2-2)。

2.4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

乙肝疫苗首针24小时内及时接种率97.99%(5611/5726);全程合格接种率97.80%(4657/4762 因2009年6月30日后出生儿童因至2010年6月30日未满1岁,故剔除)(表2-2)。

2.5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流脑A+C群加强免疫接种率

OPV(2004~2005年出生儿童)、DPT(2004~2008年出生儿童)、JE(2004~2007年出生儿童)、MenAC(2004~2006年出生儿童)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86.87%(1257/1447)、85.89%(3694/4301)、44.80%(1498/3344)、55.82%(1333/2388)(见表3)。

2.6 五苗不合格接种和未接种原因

2.6.1 不合格接种原因

根据合格接种标准判断,有284人次判断为不合格接种,占适龄儿童接种人次数的0.54%(见表4)。主要原因:卡介苗全部为超期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以未达到免疫起始月龄的提前接种为主,针次间隔不符次之,分别占脊灰疫苗不合格接种的76.40%(68/89)和17.98%(16/89);百白破三联疫苗以针次间隔不符为最,其次为未达到免疫起始月龄的提前接种,分别占百白破三联不合格接种的47.89%(34/71)和42.25%(30/71);麻疹类疫苗为未达到免疫起始月龄的提前接种和超期接种,分别占麻疹类疫苗不合格接种的57.41%(31/54)和42.59%(23/54);乙肝疫苗为超期接种和针次间隔不符,分别占乙肝疫苗不合格接种的80.36%(45/56)和19.64%(11/56)。

2.6.2 未接种原因

“五苗”未接种原因除儿童监护人表述不清外,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未接种原因均以接种时孩子患病未去接种、孩子患病医生不予接种而事后没有补种为主,分别占未接种人次数的57.58%、58.97%、63.83%、66.67%;其次为怕接种反应、有人说接种不好、接种地点太远、接种时间不合适、家中无人带孩子去接种等缺乏积极性的因素,分别占未接种人次数的7.07%、11.28%、35.46%、9.88%(见表5)。

3 讨论

3.12004年至2010年6月,全市平均建证、建卡率分别为94.91%、98. 04%,建证率未达到省定98%目标。从地区分布看,5个乡镇均未低于省定目标,说明我市在适龄儿童的管理上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和提高。究其原因:一是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管不善。二是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未落实,没有及时开展补证工作。三是辖区内0~6岁儿童主动搜索工作未真正落实,未能发现辖区内未建证儿童;平均建卡率虽然达到省定目标,但从地区分布看,拖市、石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今后要加强预防接种卡证管理工作,及时为适龄儿童建卡、建证并建立和实施对入学、入托儿童查验接种证管理制度[1],尤其是要提高薄弱地区的建证率,统一卡证记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

3.2 12月龄内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类疫苗、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71%、96.64%、95.70%、95.91%、97.80%,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为92.67%,不同年份间无明显差异,表明我市原“五苗”基础免疫总体接种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为控制和降低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奠定了基础;扩免后新增的A群流脑2剂次接种率、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只有51.84%、62.63%和51.96%;通过调查,原因主要为:(1)2008年以前,我市A群流脑、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疫苗均为季节性接种,大部分儿童接种疫苗时没有携带预防接种证而没有及时填写接种记录。(2)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前,A群流脑、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甲肝均属于二类疫苗,由监护人本着“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选择接种,部分儿童因各种原因没有接种或没有全程接种。提示扩免后新增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我市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暴露出我市免疫规划接种资料管理尚不规范,今后工作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新增疫苗接种率。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预防接种资料、尤其是二类疫苗接种资料的管理。

3.3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流脑A+C群加强免疫接种率在44.80%~86.87%之间,远远低于省定目标,提示加强免疫为我市免疫规划工作的又一薄弱环节,今后免疫规划工作应重点加强。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加强免疫工作不是十分重视,宣传力度不够,“预约、通知”没有落到实处,家长不知道还要打预防针;二是部分家长认为1岁后儿童抵抗力强了,对加强接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愿抽时间带孩子去打预防针;三是部分加强免疫接种信息未录入到接种证或卡上造成调查接种率降低。我们必须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基础和加强免疫并重[3]。

3.4 不合格接种原因以“未达到疫苗免疫起始月龄的提前接种、针次间隔不符、超期接种”为主,其原因可能为:(1)基层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少数工作人员对免疫接种程序把握不严。(2)适龄儿童主动搜索工作没有落实,没有及时发现免疫不全儿童适时进行补种。提示我们应定期开展免疫规划知识培训,提高各级免疫预防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操作技能、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促进免疫预防工作进一步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4];儿童未接种原因中“怕接种不良反应、有人说接种不好、接种时间不合适、接种地点太远、家中无人带孩子接种”等缺乏积极性因素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公众对预防接种缺乏科学的认识,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大免疫规划工作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13.

[2]卫生部疾控司,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疾病预防(卫生Ⅶ)项目省免疫接种率基线调查报告[J].中国计划免疫,1998.4(1):1-9.

[3]柯昌显. 郧县2004-2008年出生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报告[J]。中外健康文摘,2010,31(1):25-27.

[4] 罗耀星.免疫预防与疾病控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2-3.

上一篇:盱眙县2006-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现状分析 下一篇: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