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3-07 04:46:31

高校班级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摘 要】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测量学生对班级满意度的32个项目并对其进行了因子分析,提炼了班级文化、班级工作,教学艺术,班级活动,设施与环境、人际关系、教学安排7个公因子。性别、班级活动参与频率、恋爱经历情况3个变量显著影响班级满意度的部分维度,而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不同婚姻状况3个变量对班级满意度感知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班级;满意度

大学生满意度是大学生需求或者期望满足程度的反馈,是大学生对学习、生活一种总的心理感受与个人评价。学生满意度测评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保持率和打造高校教育品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满意度方面,高校班级满意度仍缺少探讨。高校班级满意度研究对高校班集体建设和管理有重要指导作用,对高校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构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研究设计

首先,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头脑风暴法,结合班集体管理实践经验、访谈和问卷预调查,精心编制满意度调查量表;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满意度的主要维度;最后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技术,分析班集体不同特征学生满意度状况的差异,为班级差异化管理提供借鉴。

初始的问卷量表共包含42个题项,内容涉及学习风气、设施、人际关系、班级管理、班级文化、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课余生活8个方面。初始量表通过预调查过程加以修正,预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后量表信度检验显示Cronbach’s α为0.976,说明量表的总体信度较好。预调查问卷在专家意见、学生意见基础上进行了简化,最终确定的正式量表由32项指标组成。问卷第二部分要求受试者回答自己的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参加班级活动的频率、总体满意度等8项基本资料,以便和满意度做进一步的分析。

本次调查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的学生为抽样对象,发放时间为2012年3月至4月,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83.3%,问卷回收后将数据录入Excel,然后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的样本特征是:性别以女生为主,占92%,这符合湖南第一师范学生的性别构成;128人来自农村,占51.2%,110人来自城镇,占44%,有12人来自大中城市,占4.8%;样本中独生子女占36%,非独生子女占64%,父母婚姻完整的占89.6%,有7.6%学生父母离异,还有2.8%的学生父母亡故。总体来说,本次抽样调查较能够反映湖南第一师范学生的总体构成。

二、数据分析

(一)数据描述性统计

采用均值计算和频数统计的方法,对参加班级活动的频率、大学规划、恋爱经历、总体满意度、各个指标满意度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有142人经常参加班级活动,占56.8%,107人偶尔参加班级活动,占42.8%;大学有自己的规划,且严格执行的仅为27人,占10.8%,有自己的规划,但未能很好执行的人数最多,占76%,无规划的33人,占13.2%;恋爱经历方面,正在恋爱占9.2%,有过恋爱经历,但已经分手的占8.8%,没有过但希望谈恋爱占0.8%,没有恋爱经历,顺其自然的同学最多,占81.2%;学生对班级总体满意度的均值为3.44,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各指标的满意度处在2.38~4.09之间,满意度水平偏低,其中班级网络交流(均值3.45)、班风(3.47)、教学态度(3.50)、与同学关系(3.87)、与室友关系(4.09)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而寝室设施(2.38)、教室设施(2.58)、寝室环境(2.74)、心理咨询(2.86)、课程设置(2.88)的满意度评价偏低,是需要改善的指标。

(二)因子分析

为了降低满意度指标的多重共线性,并剔除影响小的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这32项指标进行降维。因子分析前先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体Cronbach’s α为0.938,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效度分析结果表明,KMO统计量值为0.900,巴特勒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说明调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分析采用主成分法,利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轴旋转,以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7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4.532%(表1)。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效果,对公因子的内在信度进行了分析,公因子7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462,删除“学习风气”后,信度系数达到0.608,达到可以接受水准。删除该变量后,对31项变量进行第二次因子分析,KMO统计量值与巴特勒球形检验的P值保持不变。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525%。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效果,将因子载荷小于0.45因素舍去,最后有30项指标参与分析。因素共同度介于0.462~0.759之间,均大于0.4,说明公因子对各因素的解释程度较好,Cronbach’s alpha在0.608~0.896之间,说明公因子的内在一致性较好。根据公因子包含的因素内容,将7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班级文化、班级工作,教学艺术,班级活动,设施与环境、人际关系、教学安排。

(三)方差分析

本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来检验不同的学生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满意度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来确定6项人口统计变量是否影响学生的班级满意度7个维度和总体满意度,进而为班级的差异化管理提供思路。

性别: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0.05水平下,不同性别在人际关系(T=2.608,P=0.010)、班级工作(T=2.300,P=0.022)、班级文化(T=-1.987,P=0.048)、班级活动(T=-2.024,P=0.044)方面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且女生满意度明显高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性别比例失衡所致,较低的满意度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管理人员应在这4个方面对男生重点关注。

是否独生子女:独立样本T检验T值在0.257~1.470之间,双尾P值(2-tailed Sig.)在0.143~0.977之间,均高于0.05显著性水平,因此认为是否独生子女对学生的班级满意度没有影响。

父母婚姻状况: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在0.006~2.319之间,显著性概率(sig.)P值在0.100~0.994之间,均高于0.05显著性水平,因此认为父母婚姻状况对学生的班级满意度没有影响。

参加班级活动的频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经常参加班级活动的学生在人际关系(T=4.950,P=0.000)、班级文化(T=4.304,P=0.000)、教学艺术(T=3.705,P=0.000)、班级活动(T=2.124,P=0.035)5个方面的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T=3.680,P=0.000)要明显高于偶尔参加班级活动的学生。老师和班委会要精心设计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使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中,提高他们的班级满意度。

恋爱经历:在恋爱经历变量的影响下,学生对教学安排(F=2.835,P=0.039)、班级工作(F=3.553,P=0.015)、教师教学艺术(F=2.879,P=0.037)、班级活动(F=5.638,P=0.001)的满意度评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表明,已经结束恋爱的学生和没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对教学安排的满意度要高于希望谈恋爱的学生(方差齐,读取读取LSD数据)。已经结束恋爱的学生和没有恋爱经历,顺其自然的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正在恋爱的学生(方差齐,读取LSD数据)。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恋爱经历的学生的教学艺术、班级活动满意度的两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相关人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三、结论与讨论

学生对班级总体满意度的均值为3.44,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各指标的满意度处在2.38~4.09之间,满意度水平偏低,需要改善。大学班级满意度主要体现为7个维度:班级文化、班级工作,教学艺术,班级活动,设施与环境、人际关系、教学安排,管理部门应在这7个方面整体提升班级满意度。性别、参与班级活动频率、恋爱经历3个变量显著影响学生对班级满意度感知,而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不同婚姻状况3个变量对班级满意度感知没有显著影响。管理部门应根据这些差异特征,确定差异化的班级管理策略。

本文设计了班级满意度调查量表,采用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技术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但限于研究经费和研究能力,在研究样本、调查时点选择、量表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改进量表,扩大抽样范围,严格抽样方法,得到普遍适用性的结论,从而对班级管理实践提出更富指导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陶美重,胡坤秀.提高学生满意度的意义和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9(1):82-84.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级课题(XYS11Z17)。

作者简介:邓昭明(1986- ),男,湖南洞口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旅游管理;胡雯婕(1995- ),女,湖南新宁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上一篇: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中辅导员的作用初探 下一篇: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