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阅读教学高效的全新视角

时间:2022-03-07 04:32:13

“嫁接”,阅读教学高效的全新视角

[摘 要]“嫁接”是让学生从整体观照的视野中,构建适切的资源支撑、拓展整体的教学时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之旅。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为“嫁接”寻找适切匹配的资源、探寻彼此激发的渠道、探寻多样有效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全新视角;高效;嫁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50-01

语文教学中的 “嫁接”,是指拓展语文教学的边界,打破以教材为唯一中心的教学壁垒,有意识地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资源来优化语文教学的配置,并通过自主、积极的语文实践,以语文学科的本质力量进行深入地悦纳与吸收,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一、拓展:为“嫁接”寻找适切匹配的资源

从嫁接的视角看,语文课程的拓展,就是选择相同或者相近的资源,便于和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融通。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练习1”要求背诵一组与秋天相关的成语和一首描写秋天的儿童诗《秋天到》;“练习2”的“做做说说”也要求学生将对秋天的观察以绘画表现出来或者描写下来;课文《秋游》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老师带领学生外出秋游的情景。同时,思品教材为学生选编了《秋天到了》《回味秋天》《巧手剪秋天》的内容,以多样的形式展现秋天,引领学生对秋天进行深入感知。两门完全的同课程,无论是在进度还是内容上,都同时编排了秋天的内容。在统整联合之下,我们可设置综合性的主题单元展开教学。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其教学资源蕴藏在学生广阔的生活和丰富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类群资源,为语文课堂的顺利“嫁接”提供支撑。

二、融通:为“嫁接”探寻彼此激发的渠道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嫁接”,并不是形式上的附着与内容上的叠加,而是认知上的融通,形成1+1>2的综合效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引入课外资源的目的在于对教材内容这一教学本体的激活。因此,教师对嫁接资源的遴选,不仅要对资源本身的价值进行审视,更要赋予其激活教材内容的机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资源介入之后,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感悟、积累、运用等语文实践性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兴趣,使得介入的资源价值最大化,与教材内容融通,构建成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

如,在教学于谦的《石灰吟》时,教师先后选择了石灰的产生过程和于谦的生平经历两份材料。首先,这两份材料有着自身独有的信息价值,石灰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对石灰的外表、品性等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而于谦的生平资料让学生对于谦其人、其文有了通透的理解。其次,这两份资料对学生理解这首诗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石灰的产生与诗歌的内容形成对应之势,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大意的有效拐杖;生平资料的介入有助学生洞察于谦与石灰之间的共性特征,为深入理解咏物诗的表达密码提供了认知的支撑。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根据石灰产生过程的资料,深入到诗歌语句中,自主体悟诗歌的基本大意;随后,要求学生自由阅读于谦的生平,并联系石灰在制作过程中所经受的折磨,寻找于谦与石灰之间的共同之处,从而借助石灰深入体验于谦的优秀品质。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仅仅了解石灰是如何生产、于谦有着怎样经历等知识性认知上,而是借助这些资源充分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与文本内容形成了良性的化学反应,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裂变:为“嫁接”探寻多样有效的方式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成功的嫁接对植物品种的进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课堂教学而言,语文教学对其他领域内容的吸收,不仅可以在内容上对本体形成拓展,还能在教学活动的形式上有所调整和更新,在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裂变中,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而有效。

如,在教学《詹天佑》时,对文中所说的帝国主义者的“要挟”“嘲讽”,全国人民的夥撸詹天佑的“毅然接受任务”都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学生都觉得难以理解。如何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课文情境,体会人物思想呢?笔者为学生嫁接了“新闻会”的形式,邀请一部分学生以“帝国主义”的角色出席会,一名学生扮演詹天佑,其他学生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参与。整个过程,以新闻的形式展开,“帝国主义者”率先发难,结合故事情境,自行设计语言,将“要挟”“嘲讽”的形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而“普通群众”的义愤填膺也在会现场得到表现,“詹天佑”的一段“真情告白”,使学生感受到詹天佑的思想境界。这样,有效地解决了课文理解的难点,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历练。

这一案例中,教师从课文内容特点出发,巧妙地“嫁接”了新闻会的形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角色的契机与平台,吸引了学生参与实践、思考的过程,使教学信息和学习主体之间形成多向互动的良性状态。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应从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嫁接”是让学生从整体观照视野中,构建适切的资源支撑、拓展整体的教学时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之旅。

(责编 韦 雄)

上一篇:科学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 下一篇:用好三大思维,为探寻文本秘妙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