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和多巴胺联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3-07 02:16:05

川芎嗪和多巴胺联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川芎嗪和多巴胺联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3例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用药结束后评价疗效,观察患者心脏彩超检查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D下降,LVEF升高;其中治疗组有极显著差异(P < 0.01)。 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难治性心衰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LVEF,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难治性心衰;川芎嗪注射液;多巴胺;LVEF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7-0074-02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反复,病程较长,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1]。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在难治性心衰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但随着近年来对心衰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 非洋地黄和血管扩张类药物也广泛应用于临床[2]。我们采用川芎嗪和盐酸多巴胺合用治疗顽固性、难治性心衰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住院就诊的难治性心衰患者113例。入选患者中男79例,女34例,年龄45~79岁,平均(61.5±8.3)岁,病程2 d~8年,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5例,心绞痛3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风湿性心脏病2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45~76岁,平均(60.4±8.2)岁,病程2 d~7年;治疗组男44例,女13例,年龄47~79岁,平均(62.5±9.5)岁,病程4 d~8年。两组病例间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地高辛、ACEI 和利尿剂等常规抗心衰药物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予盐酸多巴胺(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74) 60 mg加入5% GS 50 mL中,泵入浓度(2~5)μg/(kg·min),根据血压调整流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川芎嗪注射液160 mL(无锡市第七制药厂,国药准字H32023383) 加入500 mL葡萄糖中静滴,每日1次,控制流速在(20~30)滴/min,直到心衰控制在I级以上。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变化,记录左室舒张末直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现代心脏内科学》[3]判断临床疗效。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双肺湿啰音消失, 呼吸困难不明显,心率正常,浮肿消失,尿量增多;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症状和体征部分减轻;无效:心功能改善不明显或病情恶化。以治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4,P < 0.01)。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20例,有1例死亡,总有效率达到89.5%,对照组有3例死亡,总有效率为67.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佳(χ2 =7.891,P < 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变化

由表2可见,经治疗后两组患者LVD均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前两组LVEF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升高,其中治疗组有极显著差异(P < 0.01),治疗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限制水钠,卧床休息,给予洋地黄、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拮抗剂和非洋地黄类肌力药进行治疗,以及消除并发症和诱因后临床症状仍未能改善甚至恶化,仍有心衰症状的患者,称为顽固性心衰[4]。其原因与诱因较多,包括心肌损伤、心脏机械、严重电解质紊乱、肺栓塞、严重缺氧血症、心脏极度扩张、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利尿过度、特异性心肌损害等[5,6]。

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包括心悸、胸闷、喘咳、口唇发绀、水肿、小便不利、脉搏细弱等,多见于各种心脏病晚期,病程较长,患者心肌和瓣膜的退化日趋加重,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弱,长期心衰可引起肺淤血与水肿, 增加肺循环阻力,使血液黏稠度增高、缺氧而致心肌供血不足,进一步降低心肌收缩功能,形成恶性循环[7,8]。

盐酸多巴胺是一种拟交感神经类药,是去甲肾上腺素于体内生化合成的前体物,具有兴奋α、β及盐酸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对机体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影响。盐酸多巴胺的作用受体随剂量不同而改变,小剂量[

难治性心衰在治疗上常采用综合疗法。本研究在给予利尿、强心、减少心肌负荷、维持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多巴胺加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9.5%,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佳(χ2=7.891,P < 0.0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LVD均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组LVEF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 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

本文结果表明,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多巴胺,疗效显著,是治疗顽固性、难治性心衰较为理想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鄂艳. 酚妥拉明、多巴胺、门冬氨酸钾镁、硝酸甘油、呋塞米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450-451.

[2] 尹慧.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难治性心衰临床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3):679-681.

[3] 陈国伟,郑宗锷. 现代心脏内科学[M]. 第4版.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585.

[4] Zomers PJ,Langanber CJ,de bruijn KM. Tropisetron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after gynaecological surgery[J]. Br J Anaesth,1993,71(5):677- 680.

[5] Bunce KT,Tyers MB. The role of 5- HT in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J]. Br J Anaesth,1992,69(7 Suppl 1):S60-62.

[6] 王奇强.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2,(8):70.

[7] Scuderi PE,James RL,Harris L,et al. Multimodal antiemetic management prevent early postoperative vomiting after outpatient laparoscopy[J]. Anesth Analg,2000,91(6):1408-1414.

[8] Honkavaara P. Effect of ondansetron on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middle ear surgery during general anaesthesia[J]. Br J Anaesth,1996,76(2):316-318.

[9] 巩贵宏,张继文. 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速尿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J]. 吉林医学,2010,(31):5539-5540.

[10] 崔秀卿,冯淑红,刘喜艳.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 河北医药,2010,(18):2501-2502.

[11] Loewen PS,Marra CA,Zed PJ. 5- HT3 receptor antagonists vs traditional agents for the prophylaxis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J]. Can J Anaesth,2000,47(10):1008-1018.

(收稿日期:2013-03-12)

上一篇:6%羟乙基淀粉对感染性休克患儿TNF—α、IL—10... 下一篇: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