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不同范围切除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时间:2022-06-15 07:43:41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甲状腺癌不同范围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9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全切组次全切除组各145例,于手术前后测定所有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结果 所有患者T3与FT3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5),术后1 d,所有患者T4、FT4水平较术前有所上升,术后3 d,所有患者T4、FT4水平要显著低于手术前(P < 0.05),但TSH水平要明显高于术前(P < 0.05)。 结论 甲状腺癌腺叶全切术与腺叶次全切除术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并无明显差异,术后3 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出现较为明显下降,此时应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关键词] 甲状腺癌;甲状腺叶全切术;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7-0064-02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的涨幅约6%,其患者以女性居多[1]。外科手术联合内吸碘与术后的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目前是甲状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除手术切除是否干净外,甲状腺癌术后的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占据的地位几乎与外科手术的重要性持平。文献报道接受术后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患者的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要明显低于那些未接受术后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患者,但目前有关术后如何进行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术后甲状腺功能变化及不同切除范围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报道尚且不多[3,4]。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9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了甲状腺癌次全切除术与全切术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9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术后病理切片确诊为甲状腺癌;②术前甲状腺功能正常;③术前不合并甲亢、甲减、甲状腺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④患者本人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将接受腺叶全切术的145例患者作为全切组,接受次全切除术的145例患者作为次全切除组。全切组男51例,女94例,平均年龄(45.9±6.3)岁,其中甲状腺滤泡状癌15例,甲状腺状癌116例,甲状腺髓样癌13例,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术中对所有患者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显示8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60例未发生转移。次全切组男48例,女97例,平均年龄(46.3±7.1)岁,其中甲状腺滤泡状癌17例,甲状腺状癌114例,甲状腺髓样癌14例。术中对所有患者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显示7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66例未发生转移。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 0.05)。

1.2方法

于手术前1天、术后1 d及术后3 d在患者安静、空腹的情况下取肘静脉血5 mL,离心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 (TSH)的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时间段的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标准为0.05,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前,全切组与次全切除组所有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d及术后3 d,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差异比较仍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T3与FT3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5),且术后3 d的水平要显著低于术后1 d(P < 0.05);术后1 d所有患者T4、FT4水平较术前有所上升,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所有患者T4、FT4水平要显著低于手术前(P < 0.05),但TSH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 < 0.05)。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左右,但却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5]。近年来由于射线辐射、激素及碘摄入量的变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绝大多数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均为甲状腺状癌与滤泡状癌,即分化癌,故恶性程度较低,若在早期发现并进行正规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预后均较好,并获得长期生存[6]。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手术及术后TSH抑制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术式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但国外学者主张通过高精度的手术操作将癌变组织彻底清除,即进行甲状腺全切术。国外文献的报道显示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与喉返神经概率均为1%左右,两种术式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显著的差异,且全切术后癌症的复发率更低,故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在国内也逐渐得到普及。

无论是哪一种术式,术后患者均需要接受TSH抑制治疗,而何时补充TSH,补充剂量的大小均根据甲状腺相关激素的水平而定。TSH通过促进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与酪氨酸碘化等环节来调控甲状腺的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能够增加TSH的分泌及TRH对TSH的刺激,反之则对TSH的水平起到抑制的作用。正常机体中的TSH呈脉冲式分泌,具有日夜节律性,T3及T4的水平发生细微的变化即会使得TSH的分泌发生敏锐的变化,而TSH的半衰期为1 h,且短期内的波动幅度较小[7]。故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取单次采血的方法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此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分化型甲状腺癌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在肿瘤尚未成型时,TSH能够对磷脂酰基醇磷酸激酶造成刺激以促进癌肿的形成,所以外科手术后的TSH抑制治疗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8]。由于T3的生物活性要高于T4,且T4的结合位点在甲状腺球蛋白占90%以上,故外科手术中的各类操作所引起的激素释放主要以T4为主[9],我们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T4与FT4水平在术后第1天均较手术前有所升高,这与甲状腺体在手术中受到挤压后释放激素有关。而术后第3天,T4与FT4的水平开始发生回落则是由于随着腺体被切除,其合成与分泌激素的功能发生障碍,之前在手术中所释放的激素也逐渐被消耗。此时TSH也明显升高,预示着甲状腺残余腺体的功能无法满足机体的需求,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发生[10,11]。而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T3的水平也逐渐下降,到第3天继续下降,这可能与T3的半衰期较短,仅18 h,而手术后机体内作为转化为T3原料的T4也不足,此时T3与FT3均低于手术前的水平并呈下降趋势。所有患者的TSH水平均在术后第1天发生较大的下滑,但在第3天已明显高于术前的水平,这与患者术后T4及FT4的变化几乎相反,尤其是FT4,故术后对患者FT4及TSH的水平进行监测能较好地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进行了解。但通过对接受两种不同术式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进行监测,我们发现两者在各个时间段激素水平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虽然次全切除术后所残留的腺体要多于全切术,但两种切除范围之下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差异并不大,这亦可能与研究样本的大小有着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腺叶全切术与腺叶次全切除术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并无较为明显的差异。术后1 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并不明显,术后3 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此时应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参考文献]

[1] 刘玉琴,张书全,陈万青,等. 中国2003-2007年甲状腺癌发病死亡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0):1044-1048.

[2] Strosberg JR. 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unusual neuroendocrine tumors: 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and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J]. Semin Oncol,2013,40(1):120-133.

[3] Zhang GA, Hou S, Han S, et al. Clinicopath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leptin and leptin receptor expression in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J]. Oncol Lett,2013,5(3):797-800.

[4] 关海霞,滕卫平.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研究新进展[J]. 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61-63.

[5] Nixon IJ, Patel SG, Palmer FL, et al. Selective use of radioactive iodine in intermediate-risk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2,138(12):1141-1146.

[6] 翟建敏,原韶玲. 甲状腺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10):791-795.

[7] 尚文周,李世宽. 某医院甲状腺癌手术1099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63.

[8] 于颖娟.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8-19.

[9] Kamble MT, Nandedkar PD, Dharme PV, et al. Thyroid function and mental disorders: an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 interaction[J]. J Clin Diagn Res,2013,7(1):11-14.

[10] Durmaz E, Barsal E, Parlak M, et al. Intrathyroidal ectopic thymic tissue may mimic thyroid cancer: a case report[J].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2012,25(9-10):997-1000.

[11] Zhang GA, Hou S, Han S, et al. Clinicopath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leptin and leptin receptor expression in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J]. Oncol Lett,2013,5(3):797-800.

(收稿日期:2013-03-11)

上一篇: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与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关... 下一篇: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