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补肾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3-07 01:10:08

宣肺补肾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宣肺补肾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遵循随机、均等的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中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中患儿均在常规组基础上另给予宣肺补肾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安全性好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关键词:宣肺补肾法;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率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刺激性干咳为唯一或主要症状,存在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咳嗽通常发生于夜间、遇冷、感冒或吸入油烟等状况下,活动后咳嗽加剧。随着该病发生率逐年升高,已引起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1]。临床上常给予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阻滞剂、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均可得到一定改善。但是此种方案疗程较长,且副作用明显,治疗后易复发。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2]。宣肺补肾法具有开提肺气、宣肺祛邪的功效,为分析此种治疗方案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特开展试验探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6例,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联合组48例患儿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6.4±1.5)岁;病程5 w~1.5年,平均(0.9±0.2)年;发作严重程度:轻度15例,中度22例,重度11例。常规组48例患儿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6.3±1.2岁);病程4 w~2.0年,平均(1.0±0.3)年;发作严重程度:轻度17例,中度21例,重度10例。联合组患儿与常规组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相关标准;②年龄

排除标准:①存在过敏史者;②合并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咳嗽者,如咽炎、肺部感染等;③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者,如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症者。

1.3方法 常规组患儿给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孟鲁斯特纳(顺尔宁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5 mg,国药准字J20070068)口服,年龄≤5岁者剂量为4 mg/次;年龄>5岁者剂量为5 mg/次。1次/d,均于睡前嚼服,持续治疗4 w。

联合组患儿在上述疗法的基础上另给予宣肺补肾法治疗:①药材组方:杏仁、桑白皮、贝母、莱菔子、苏子、葶苈子、瓜蒌、白芥子、肉苁蓉、仙灵脾、黄芪、枸杞子各10 g,麻黄、半夏、甘草、枳壳各6 g;②服药方法:由医院中医药剂科按照上述比例制成免煎颗粒,按照每包10 mg完成包装后发放给患儿服用,1剂/d,于睡前2 h用50 ml温开水冲服,持续治疗4 w。

1.4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尼莫地平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儿主症、次症和舌脉象进行积分,其中主症每项记为0~6分,次症和舌脉象每项记为0~3分,以高分值表示症状严重。治疗前后总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与治疗前总中医证候积分比值即为疗效指数。显效:疗效指数≥75%;有效:疗效指数

安全性:密切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方法。复发率:2组均于治疗后给予为其6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并记录复况。

1.5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中医证候积分采用(x±s)描述,行t检验。治疗效果、安全性和复发率采用%描述;治疗效果等级分布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若P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联合组治疗前后总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5.8±3.1)分、(5.2±1.3)分;常规组分别为(26.1±3.4)分、(8.2±1.5)分。2组治疗后总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2.2安全性和复发率 治疗期间联合组有1例过敏反应、2例腹泻、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4/48)。常规组过敏反应、腹泻和头痛各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2组发生不良反应患儿均未给予特殊措施干预,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联合组不良反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字2=0.154,P=0.695);随访期间联合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17%(2/48);常规组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16.67%(8/48),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字2=4.019,P=0.045)。

3讨论

目前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等炎症相关细胞参与的一种气道炎症反应。该病较易反复发作,以非典型哮喘为主要临床表现[3]。孟鲁斯特纳是该病临床常用治疗药物,服用后临床症状可得到一定改善,但是长期用药安全性不够理想,且较易反复发作。故而本研究试图在孟鲁斯特纳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降低复发率。

中医学认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当属"哮证"、"咳嗽"范畴。风、寒、瘀、痰、湿等外邪蕴阻于肺,以致肺脾亏虚、失于宣降、肺气郁滞。宣肺补肾法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可达健脾益肺、补肾益气之效[4]。方中麻黄、杏仁为君药,以宣肺散邪、止咳化痰;苏子、桑白皮、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贝母、半夏为臣药,以化痰降气、升清降浊;肉苁蓉、枸杞子、黄芪、仙灵脾为佐药,可益肺固表、补肾纳气;加以枳壳、瓜蒌宽胸理气、清肺化痰;甘草为使药,以奏调和之功。诸药合用,着重于培补肺肾、宣肺祛邪、化痰止咳,共达祛邪正安之功[5]。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总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提示宣肺补肾法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应用疗效良好;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提示中医疗法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综上所述,宣肺补肾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满意,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石艳红.宣肺补肾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J].广州医药,2010,41(3):57-59.

[2]姚敏,陈燕萍.宣肺补肾方为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4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35.

[3]姚义忠,白晓红.宣肺活血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7):225-226.

[4]占国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2):130-132.

[5]刘玉梅.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58-59.

上一篇:氦氖激光联合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 下一篇:对壳聚糖纳米粒在气道粘膜粘附性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