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时间:2022-03-06 10:07:00

6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门诊送检的6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依次观察标本分布与不合格原因,并分析合理改善措施。结果 本研究60例不合格标本分布以痰液、咽拭子及分泌物最为常见,其中采集不规范与送检不及时是导致标本不合格的最常见原因。结论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较为常见,其标本分布与诱发原因均较为多样化,针对性地开展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强化环节管理,督促广大医护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标本采集工作,从而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促进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也日渐受到重视[1]。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微生物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是能指导临床医生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2]。而标本采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物病原菌的检出率,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现将本院临床送检的60例微生物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门诊送检的痰液、中段尿、咽拭子、粪便、血液、分泌物、脓液、胸腹腔积液等标本60例为研究对象。

1.2纳入标准 痰液:非深部痰,涂片检查,>10个鳞状上皮细胞/LP且小于25个白细胞/LP,如唾液痰;中段尿:无菌操作不到位,标本被污染(同份标本中检出3种以上不同微生物);血液:疑为菌血症时,未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血,发烧患者,未在寒战发热前采集血液;男女尿道及宫颈分泌物:未插入尿道及宫颈3cm深处取,标本受阴道分泌物污染等。标本排除标准按照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规范:①采集量不合格。如血液采集量不满足成人51~0mL,婴幼儿1~5mL。②标本采集容器不合格。如对痰液、中段尿、胸腹腔积液等标本,未使用无菌容器。③患者标识不清、信息不全。未包括患者姓名、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相关临床信息,涂改导致难以辨认。④标本送检时机不合格。对常规培养的标本,>2h送检,4℃冷藏超过24h,标本因不及时送检、已干燥等。对60例标本按内容、分布及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在60例不合格标本中痰液、咽拭子与分泌物占据前三位,标本的分布见表1。在不合格标准原因中采集不规范与送检不及时占前两位,标本不合格原因见表2。

3讨论

标本采集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第一道程序,标本采集过程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4]。从表1可以看出,本院不合格标本中,粪便标本的不合格率最高,其次是痰液标本和中段尿标本。可能与本院粪便标本的送检率较低、医护人员不重视粪便检验有关。分析表2可以看到,标本采集不规范是导致标本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标本的运送不及时和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另外,由于少数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医院的培训不及时等原因,临床上也会发生留取标本时不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条形码任意手工涂改、打印不清楚的现象[5]。特别是在标本采集时机的把握方面,经常会发生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在患者发烧前30~60min采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留取血液、中段尿标本的情况[6]。

本研究显示,在标本量和不合格率分别位于前3位的标本中,痰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最主要是由于未按规范采集,患者未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脓痰,这可能与临床上痰液标本大多由患者自行留取,有时因医护人员交代不清,患者没有正确理解留取方法,分不清唾液和痰液,特别是老年人,容易造成取材不合格。还有的是因患者痰少或不易咳出而影响痰的留取。中段尿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因为标本留取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而导致标本污染。咽拭子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采集标本。粪便和分泌物主要都是因为采集后不及时送检致使标本干燥,病原菌的检出率大大降低。

正确采集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的准确[7]。为了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为临床及时、有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医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①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将无菌操作技术纳入到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中,定期组织关于标本采集规范、送检流程等知识的培训和考核[8]。②加强对护工等标本运送人员的培训,不断强化标本及时送检的重要性,并认真监督和检查。③把协助患者收集标本作为日常护理的一项内容,从注意事项的交代到协助患者收集,要一一落实到位,尤其是急、危、重及老年患者,要协助、跟踪标本收集情况,不能全部交由患者或家属完成。④定期分析标本的不合格率,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临床科室,对其不合格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强化环节管理,督促广大医护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标本采集工作,从而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促进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葛永香.10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9(7):88-89.

[2]张国英,夏学红.4605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3,24(9):1301-1302.

[3]何敬远.微生物送检标本常见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其针对性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91(7):304-305.

[4]苏琼.50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吉林医学,2014,11(18):67-69.

[5]王桂英.7455例临床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5,37(3):291-292.

[6]张健.对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59(14):130-131.

[7]徐利威,朱水龙.2009至2012年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分析[J].特别健康:下,2014,22(5):354-355.

[8]王淑媛,柯培锋,庄浩林,等.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0):2738-2739.

上一篇:郑州地区3220例14岁以下呼吸道感染儿童MP―IgM... 下一篇:护士执行电子医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