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沈从文故乡的味道传奇

时间:2022-03-06 07:03:52

凤凰,在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笔下是全世界最美的地方。其实吸引世人的不仅是它秀美的风景,还有它那富有特色的美食。

金亮号称“游走厨师”,近些年来,他一直在中国各地游历,通过专业厨师的角度考察各地美食风情。迄今为止,他已经考察了将近一百个地方的美食地理。在今年新开辟的这个栏目上,他为我们带来了去湘西旅行的私人美食体验。

金亮: 1991年毕业于温州华侨中学烹饪班;1992年随父亲瓯菜泰斗―金次凡入温州大酒店工作;1999年 12月参加了“第四届中国烹饪技术大奖赛”获得热菜的金牌和“全国最佳厨师”的称号,同月在北京获得了“挪威三文鱼中国技术大奖赛”的唯一特等奖。曾经工作于挪威海产局,近些年工作方向以游历中国各地,考察各地美食风情,并参与各种美食推广活动为主。

1,凤凰,最让人远离浮躁的地方

走了那么多地方,却没机会来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凤凰。多年来一直在梦中出现的湘西凤凰,终于在这次的湖南行中得到了圆梦,凤凰也成了我我的第97个目的地!对于常年在奔波的我来说,需要寻求的正是像凤凰般这样宁静和自然的境界,尘世中很多的浮躁、杂念都需要洗涤、净化和舒缓,或许我们还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精彩和情趣!放下工作,离开忙碌,凤凰正是我们的目的地!

我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的《边城》中开始的,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凤凰是朴素而迷人又具风情。凤凰的风景美在自然,美在天人的和谐。凤凰的山不高,但却很秀雅,凤凰的水不深,但却很清澈,群山环抱流水,流水环抱苗家土乡的亭台楼阁,还有那一群美丽的苗家女子,如画一样美的凤凰!古老的沱江静静的流淌着,穿越了美丽的小城,两岸的吊脚楼悬于河道上,彩虹般的虹桥跨越沱江,苗家女子背着竹篓走过跳岩,站在河边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如诗一般的梦幻!感谢沈从文先生让我们认识了他的家乡,质朴美丽的边陲小城――凤凰!

沱江是凤凰的母亲河,在沱江泛舟自然是不可错过的,坐上乌篷船听着艄公号子,看看两岸的土家吊脚楼,和泛舟江南水乡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是别有一番风味。现在每一位来凤凰的有人,都会选择在江边的吊脚楼居住,土家的吊脚楼都是木质结构的,从楼上到楼下再到江边都是用木梯连在一起。我一样选择了吊脚楼的客栈,靠在窗台上抽上一根烟,喝上一杯苗家茶,手上拿着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第一次感觉到身在边城阅读《边城》的滋味,内心中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油然而生!

2,在凤凰,我吃得忘乎所以

还在长沙的时候,就开始琢磨着,来凤凰要吃点什么好东西?我以前去过广西融水的苗寨和贵州凯里的苗寨,这苗家土乡之地,美味极具乡土风味,腌制的肉类和酸辣的口味肯定是首选之味了,而且我这次一定要寻找到地道的苗家美味,旅途中,吃好了才是第一大的享受。这回我可没有固定一家餐厅去品尝,而是沿着小城的大街小巷慢慢的走,只要有好吃的就停下来,这走一路吃一路才是舒服,这寻找中的饕餮就是安逸!

在凤凰,这样一些美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首先说说血粑鸭子。

血粑鸭子可是凤凰最为著名的一道特色菜肴,来这里的人都要尝上一尝。一道菜肴既可以吃出鸭肉的鲜嫩,还能吃出血粑的软糯,难得!制作时先将糯米粑浸入水中待用,在宰杀鸭子时将鸭血溶入糯米浸泡均匀,等鸭血凝固后,上锅蒸熟,便做成了血粑。将冷后的血粑切成小小的方块,然后再用茶油煎。鸭肉爆炒后再加入盐、酱油拌匀,加入清水,用大火煮十几分钟,有香气溢出时再加入切成大块的红椒。待鸭肉煮熟时,再将血粑和一些香料放入锅中,和鸭肉一起用小火炖。煮好的血粑鸭色泽金黄,既有鲜美味浓的鸭肉,又有香浓柔糯的血粑,令人食欲大增。

沱江水养育了一代代的凤凰人,也给凤凰提供了无尽的天然美味,沱江小鱼就是难得好原料,和江南水乡的旁皮鱼很相似,但是这肉质却更结实。油炸过得沱江小鱼香酥鲜嫩,连鱼骨都是酥脆的,配上点苗家的米酒,那滋味只有到了凤凰才能感受到!

“苗家不吃酸,走路打踉跄。”酸食在苗家生活饮食中的重要地位。酸菜煮水豆腐,是苗家的主菜。制作简便,其味无穷。酸菜煮水豆腐,制作时酸咸浓淡相适,烹煮时间稍长,味道鲜美浓烈,吃起来十分可口诱食。烹煮时间短,清爽可口。吃酸菜煮水豆腐可以促爽提神,增强食欲,是凤凰苗家招待贵宾客人的美味佳肴。我在品尝这道菜肴的时候,那米饭是止不住就下去了,开胃之后还回味。

鸡蛋炒酸玉米,这可是最让我惊叹的美味,玉米腌制加工后,出来的是鲜艳的红色,和鸡蛋的黄色组合一起,成就了一道喜庆的菜肴。我还特地询问了餐厅的工作人员,想知道制作酸玉米的过程,服务员回答:在我们家只有我妈妈会做,我们只会吃的。

自从上回去了柳州融水苗寨以后,这对酸肉的滋味是越来越想念,带回家的酸肉也是片刻就被大家给消灭了,想在沿海迟到酸肉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对酸肉怀念之心就一直在回荡着。这不一看到餐厅菜单上的炒酸肉就来了一大份吃个够,绝对是苗家美味。很多人乍一看这炒酸肉还以为这肉是炸出来的,其实不然,因为酸肉外面裹着很多的玉米粉,所以干炒下去的时候,这米就自然被炒干炒焦了。

3,解馋,还是凤凰小吃

凤凰古城街上的小吃不太多,晚饭以后才摆出来。整整一条街上各式小吃摊子一家挨着一家,嘴谗的人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几十米之外就可以闻到香味,给我印象深刻的有几种:

顶心糕

将蒸糕的粉状物装在一个竹制的簸箕里,看上去好象是米粉,但是黄色,不知道是加了别的什么东西,还是染成了这颜色。已经蒸得半熟了的。顾客光顾了,摊主现做现卖。

用小勺舀了米粉装进个竹筒里,塞得紧紧的。那竹筒看上去有些长,实则中间被竹节一分为二,只有顶上一小段是用来塞米粉的。塞好的竹筒放进蒸笼里,摊主拿把蒲扇使劲扇火,蓝色火苗一下一下地往上窜。等候的间隙摊主不停找些话题聊聊,几分钟的工夫就熟了。

出笼的糕点还不是成品。摊主用个小勺挖了蜂蜜浇到糕顶,待蜂蜜充分渗透以后再递给顾客。米香混合着甜丝丝的蜂蜜,还有竹子的清新。

泡菜

但凡卖饮食的店铺一定有泡菜。一般放在门口的矮桌上,有的用瓷盆盛着,有的用大玻璃瓶装着,多是萝卜,切成块或条状的白萝卜。萝卜皮白里返红,吃到嘴里,酸中带甜,而且很甜。

一般说来泡萝卜是免费的,客人可以随意吃。

油炸果子

凤凰的许多小巷头,有油炸的果子的买,圆形,元宵大小。锅里的果子在滚烫的油里翻滚,炸好的用一把铁制的大夹子夹到锅上的铁架子上,滴干油,外壳呈金黄色,用一根竹签串了,一个一毛钱。入口尝出糯米的味道,香喷喷的甜果子。

姜糖

据说是凤凰城的特产。街上任何一家食杂店都可以买得到。用塑料袋包装,像我们小时候吃的宝塔糖,有黄、白两种颜色,宝塔型的。吃到嘴里味道却是一样,带一点儿姜的辛辣。等糖都溶化了,舌间上往往还留有几根姜丝。

4,凤凰的土制老腊肉和社饭

凤凰的土制老腊肉与市场上熏制的腊肉不同,它不是腊七腊八才现做,不是用机械工艺,不用各种原料而是常年挂在灶房屋架上熏制,农村一般不烧煤,更谈不上烧天然气,做饭都是用柴草,哪天不是烟雾尘尘?而且乡亲们做腊肉用的猪,都是那种被当地称为“地油子”的土种,从不用肥猪粉催肥、瘦肉精增加瘦肉,也不从用什么添加剂、化工饲料。再则加工的方法也不同,在熏制前还要加上适当的盐,精腌制3-5天。灶头常年烧的是木柴。山区气候温凉,大多又是木头房子,通风透气,腊肉可长期搁置,而且搁置时间越长,腊肉的味道越是奇香无比。在这样的灶头上熏干而成的腊肉,味道很特别。凤凰的大小餐厅都有炒腊肉这道菜,腊肉切上片配上辣椒和野葱一起炒,吃的让人口齿留香,湘西的乡土气息都在这一份腊肉之中了!

在凤凰有一样特色的饭食――社饭,是一定要品尝的。社饭自古就有,是土家苗乡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社饭是用大米、糯米、腊肉、猪油、野葱、青蒿菜等一起制作,鲜香软糯不腻。走过做社饭的小店,被香味给吸引了,小店的土家大姐很客气请我们来品尝,满满的来上一碗,绝对是个好选择!

凤凰的早晨很美,为了这美景我也难得起早吃早餐了,在凤凰的几天时间,我们的早餐只吃一样美味――苗家牛肉粉。凤凰小城有很多的牛肉粉店,但这味道相差还是很大的。在虹桥边上的一家牛肉粉店是最让我青睐的。香浓的牛肉汁,筋斗的宽粉,特别是一丝猪油带出来的香浓,配上点剁椒,连汤带粉舔个精光。如果再配上一根油条,还真有点神仙般的享受!

万名塔下有一个苗饼小摊,摊子很小,但是人气还不错。摊子上面的一段话吸引了我,于是,为一段话吃了一个苗饼,结果这一吃还真喜欢上了,可惜的是这香喷喷的苗饼不能打包回家,要不肯定多买上几个。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把凤凰称为“中国最美的小城”,所以凤凰也就成了很多老外来中国的“世外桃源”了,泡在沱江边的酒吧也成了他们的必选项目,偶尔还大声的高歌一曲,看来这老外很快就融入到凤凰的生活中了!

上一篇:掀起新疆“焖饼子”的盖头来 下一篇:摇滚青年的餐饮混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