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疑促趣

时间:2022-03-06 10:05:14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疑促趣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乐于思考、乐于求得问题的答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层次性

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 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如教授《少年能自强》这一课时,我讲完故事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故事的主人公有什么弱点?(2)他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弱点的? 如果他对自己的弱点无动于衷,学习上仍不努力,结果会怎样?(3)从牛顿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做学习上的强者这件事,你懂得了什么?对于自己的弱点,你是怎么对待的?这些问题的设计既紧扣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牛顿顽强的意志力,又循序渐进地指导了学生思维的路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设计课堂提问要富有启发性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 一定要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富有启发性 ,以利于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如教授《人生自强少年始》这一课时,在讲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个知识点时,我根据课本的插图设计了这几个问题:(1)詹天佑、林则徐、戚继光、郑和分别是中国历史中的什么人?(2)他们各自有哪些丰功伟绩?(3)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功绩,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共同的品质是什么?经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概括,这几位英雄的光辉形象自然就显露出来了,重要的是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 ,认识到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品质,那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边思考边总结,进而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3.设计课堂提问要加强针对性

针对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育观点能渗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正向的心理效应,课堂提问必须加强针对性。如教授《自己的事自己干》这一课时,我根据课本上萌萌、小曦在随家人游玩时不同的表现的活动题,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你们同意谁的做法,在家里你们是怎么做的?(2)有的同学在家里是独生子女,爸妈什么都不让做,该怎么办呢?由于设计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因此人人争相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种愉快而热烈的讨论中,不仅强化了学生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应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自立认识,而且增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参与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学会自立的主动性。

4.注意联系学生实际,以实增趣

《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和社会实际,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由于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实践为基础的,并通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的过程逐步形成发展的。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光靠思想品德课是远远不够的。思想品德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是教会学生教材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政治现象。

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不是让其机械的学习书本知识。一方面固然要求教师很好的掌握教材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求我们教师去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精讲教学内容,对于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则重点把握,对于需要举例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学生课后多关心时事政治。这样,在讲清教材知识后,可以适当的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去思考、探索,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又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杜绝放羊式的自习方式,充分的利用课堂的40分钟。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较贴合学生实际,主要在教授学生如何适应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及如何做人,很多话题学生有话可说,因而,在教学中,更应该多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出发,注重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政治现象,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其很快领会所要掌握的知识点。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妙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添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道德的熏陶,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以上就是我在这近一年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浅显体会。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我想,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应该在与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这才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在发展中求得生存!

上一篇:让教育公平走进课堂 下一篇: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