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健脾法治疗硬皮病31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03-06 02:51:14

补肺健脾法治疗硬皮病31例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法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1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3年,观察两组治疗治疗前后全身皮肤积分的变化、肺纤维化发生率、食道及胃僵硬扩张方面的变化。结果:补肺健脾法治疗后对全身皮肤积分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肺纤维化和食道僵硬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结论:补肺健脾法对硬皮病及其并发的肺纤维化及食道僵硬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 硬皮病 补肺健脾法 全身皮肤积分 肺纤维化 食道僵硬 对照观察

硬皮病,现称为系统性硬化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小血管功能和结构异常,皮肤、内脏纤维化,免疫系统活化和自身免疫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一般认为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硬皮病分为弥漫型、局限型、重叠型,并发症多见。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或缓解病情的药物。根据临床及病理表现,中医认为其属于“痹证”之“皮痹”、“肌痹”范畴。笔者认为硬皮病的发生,其内因是虚,是发病基础;其外因以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外伤等常见,是疾病的触发因素。硬皮病经久不愈可损及肺、脾、肾三脏,早期责之于肺,中期责之于脾,晚期责之于肾,因此在早中期就应进行干预治疗,防止疾病的进展和恶化。笔者运用补肺健脾法治疗硬皮病31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的30例同期对照,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1例硬皮病患者均来自本院风湿科门诊和病房。61例病人中男性19例,女性42例1年龄最小7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者12年。61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0年关于硬皮病的诊断和分类标准。61例均符合皮痹气虚瘀阻证的中医诊断标准。主症:皮肤紧张,不能捏起,皮色黯滞,皮肤发硬甚至坚硬如革,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肌肤麻木不仁,畏寒肢冷,胸闷干渴,食欲减退,嗳气,动则气急,指尖皮肤破溃。次症:面色无华,神疲气短,乏力懒言,便溏,易汗,舌质淡偏黯,舌体胖,边有齿痕,脉细无力。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平均年龄48.36±9.28岁,平均病程4.80±2.50年;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47.28±9.88岁,平均病程5.01±2.85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性(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有肺纤维化者早期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食道、胃扩张或僵硬者给予胃动力药。治疗6个月为1疗程。

2.2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肺健脾法中药。基本方药物组成:黄芪、党参、山药、茯苓、炒白术、丹参各30g,积雪草20g,桑白皮15g,桂枝、五味子各10g,麻黄5g。水煎,分上下午两次温服。治疗6个月为1疗程。

3 疗效观察

两组随访时间2~6年,平均3年。观察指标为全身皮肤积分治疗前后的变化,肺部CT检查肺纤维化的发生及进展,吞钡检查食道扩张或僵硬的变化,并观察分析总有效率。

3.1 全身皮肤积分:皮肤表现分为五等,即:0分,皮肤正常;1分,皮肤水肿;2分,轻度增厚,皮肤紧张变厚,皱纹消失,肤色正常或轻度色素沉着;3分,中度增厚,皮肤增厚变硬,用手不能捏起,色素沉着明显,皮肤表面有光泽;4分,极度变硬萎缩,皮肤硬化萎缩变薄,紧贴于皮下骨面,皮纹消失,不出汗,毛发脱落,色素沉着与脱失交错。

3.2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指数(尼莫地平法)=[(治疗前全身皮肤积分-治疗后全身皮肤积分)/治疗前全身皮肤积分]×100%。临床痊愈:疗效指数≥95%;显效:疗效指数≥70%,<95%;有效:疗效指数≥30%,<70%;无效:疗效指数<30%。

4 治疗结果

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4.2 两组全身皮肤积分比较:见表2。

4.3 肺部CT检查:对照组经治疗后有8例新增肺纤维化,而治疗组新增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补肺健脾法对硬皮病,尤其是对合并肺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防治肺纤维化的发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4.4 食道吞钡检查:对照组食道扩张新增6例,而治疗组新增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补肺健脾法对硬皮病合并食道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具有预防食道并发症发生的作用。

5 讨论

硬皮病在中医学中归属于“皮痹”范畴,是指由风寒湿邪气侵袭皮腠而致的痹症。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皮肤麻木不仁,或皮肤发紫发硬,不能提起,皮肤色素沉着,同时伴有关节活动障碍,日久不愈,内舍于脏腑而致。本病可影响肺、脾、肾,而以肺气损伤和肺脾两脏俱损最为常见。肺主气,主一身之皮毛,主治节,朝百脉,通调水道,输布津液,生理功能正常则营养皮肤,气血顺畅,御邪功能强,肺为脾输布津液,若肺气受损,则脾升清泌浊功能受限,健运失司,导致肺脾两虚,肺气虚,气血推动乏力,血运不畅,脉道涩滞则致血瘀,脾失健运,导致水液不得输布,聚湿而生痰,久则痰瘀互结,遂成本病。因此,运用补肺健脾法治疗硬皮病是切中病机的。

补肺健脾法基本方是在《永类钤方》补肺汤的基础上,配以桂枝、麻黄、丹参、积雪草、炒白术、茯苓、山药而成。方中黄芪、党参为补肺气之要药;山药味甘性平,有平补肺脾肾气之功,与党参、黄芪配伍可增加全方补益肺气的作用,并有健脾助运之功。黄芪、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黄芪还有类激素作用。丹参、积雪草活血祛瘀,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亢进的胶原合成。五味子补肾敛肺,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白术、茯苓、山药健脾补肾,运化水湿,祛除生痰之源,达到“培土生金”的作用。麻黄、桂枝开宣肺气,温经通脉。桑白皮引药入经。全方共奏补益肺气,健脾助运,祛瘀化痰之功,达到改善全身尤其皮肤的血液循环,使组织血流量增加,从而使组织缺氧得到改善,抑制组织纤维化进程,从而实现治疗硬皮病的目的。

上一篇: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22phoxmRNA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