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一对多”

时间:2022-03-06 02:18:30

一对多基金产品自去年8月份开启以来,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据近期信息披露,大部分“一对多”产品被爆亏损,“一对多”为何如此?

今年8月18日,一对多基金已经一周岁了。观察他们的业绩表现,整体令人失望。

所谓“一对多”,即指基金公司向两个以上的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两个以上特定客户的财产委托,把其委托财产集合于特定账户进行证券投资活动,是前基金“一对一”专户理财业务的拓展。单个“一对多”账户人数上限为200人,每个客户准入门槛不得低于100万。

产品发行之初,吸引了不少高端客户的加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对多产品却开始慢慢沉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23日,一向以“绝对收益”为追求目标的专户“一对多”(据了解,共有34家基金公司发行了171只“一对多”产品),仅有约13只产品取得了正收益,大多数产品出现亏损,净值在1元以下。

如果以目前的结果来评断一对多基金的话,我们不由发出疑问:这还是当初基金公司呼吁的“顺应市场需求”、“业务前景好于‘一对一’”的一对多基金吗?带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

一对多亏在哪儿

“从一开始,我就不看好一对多基金产品,现在更是如此。”王群航明确地表示。事实上,一对多本是具有私募性质的基金,目前却由公募团队来做。而他们对大类资产投资的能力有限,这是导致一对多基金亏损的主要原因。

回顾我们国家理财市场的发展,其模式是“先公募,后私募”。一对多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它身上被移植了很多公募的东西,譬如,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大类资产配置这块做得不太好。这从他们在2008年初的仓位便可看出,到了2008年底基金公司才把仓位加上来。这也是为什么行业里经常说,“基金公司的仓位是市场的反向指标。”今年6月底,一些基金公司把仓位降下来,而大盘却起来了。

基金公司自己对市场的判断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是大规模的基金还是小规模的基金,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即他们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有限。由此可知,一对多的表现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我经常说‘仓位决定胜负。’”王群航说道。从今年的震荡行情里面,可以能看到,7月份反弹以来,冲在前面的基金有两类:一类是高仓位的基金,6月底时仓位没建上来的,7月底仓位便建起来了。而今年前半年业绩好的基金、排在前面的是因为仓位低,前期净值损失少,所以排名第一。但7月份一反弹,其业绩便跟不上行情,最典型的就是今年上半年业绩领先的一只基金,一开始第一,后来排倒数第一,这就是仓位问题;第二类是仓位配置很灵活的,在这次的行情里,很有起色。少量的基金产品的确仓位做得比较好。但整个基金公募行业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有限,所以,一对多再次出现亏损。

其次,个股方面也有部分原因。不过,总体来看,公募出身的人,其身上的烙印太重,这会影响他的投资。尤其表现在对大类资产的投资上。

未来的表现

在谈到未来一对多的表现机会时,王群航坦言:“我认为它不会比公募好到哪里去。”

因为有20%的业绩报酬的问题。其中,我们要看的是投资者的收益,而不是看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后者是基金公司的业绩,而投资者收益要扣掉20%的业绩。一对多基金要扣除20%的投资者收益,才可以跟公募基金去比较。

比如,大盘上涨了100%,一对多基金上涨了110%。这虽然可以表明他们做得好,但投资者的收益却是较为有限的,即在此基础上扣除20%以后,才剩下88%。其实一对多产品的投资者并没有公募基金投资者的收益高。这种情况下,一对多基金的业绩必须在125%以上才能赶上大盘。王群航简明、生动地告诉记者。

实际上,一对多基金将自己逼到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它做得比公募基金好,那么,我们要怀疑为什么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做不过一对多,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不公平;相反,如果一对多做得没有公募基金好,投资者会不高兴。“因此,我觉得未来一对多不会比公募好哪里去。”

TIPS: 当基金公司要求延迟契约怎么办?

对于一些临近期限的一对多产品,由于亏损超过10%,基金公司请求投资者将产品延期。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

王群航则表示,由于一对多是仿造公募基金的契约来做的,其开放对象不是公开大众,而是其所发行的对象。延期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制性的延期;另一种就是,基金公司是否提前在合同里“打埋伏”。投资者要重新看契约或合同是怎么制定的。

再者,根据这一年来的产品的表现情况来定。如果觉得不好,投资者可以放弃;如果觉得它还有希望,也可以保留。一切还要看投资者自己的选择。

上一篇:股基遭受灭顶之灾 下一篇:基金能否咸鱼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