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亨利·墨菲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3-05 02:29:17

浅议亨利·墨菲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摘 要】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尤其以建筑艺术为代表,传统中式建筑形态开始受到西方建筑形态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师开始外出求学,西方传教士流入,产生了以教会大学为代表的大批中西合璧的中国近代实验性建筑,开始了对中国传统建筑形态的吸纳、转变和再创造。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他受聘于当时的南京政府并主持编制《首都计划》,同时担任“首都建设委员会”建设顾问并负责南京的城市规划。在中国,他分别主持设计了雅礼、清华等多所大学校园的设计工作,是当时中国“古典建筑复兴思潮”的代表人物。他在中国期间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近代传统建筑形态同当时西方先进材料工艺的碰撞和融合。本文主要以亨利・墨菲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近代为时代背景,将亨利・墨菲对中国近代建筑形态转变的影响加以论述。

【关键词】亨利・墨菲 中国近代 建筑形态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民族建筑形态探索与过渡性研究”(项目编号:15JK1558)研究成果。

引 言

中几千年以来建筑形态的发展都基本延续着固定的程式,从未脱离开自身传统建筑理论,每一阶段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当中国国门自近代被迫打开之后,面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中国建筑师开始了反思,外来建筑师开始了尝试,中国建筑开始试探性的转变。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求变、复兴成为了这一时期实践的最重要的观念与方向。

时代背景

伴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特殊历史背景下,由于西方入侵后教会传播策略的需要,“国外基督教及其传教事业受到了资本主义原殖民主义和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而日益兴隆。各个教派相继派传教士闯入中国,随之也带来了西方的建筑理念”①。西方建筑师开始利用建造教会大学校舍进行中国建筑民族化的探索,这也是西方专业建筑师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最早尝试。将中国传统的建筑构成要素运用于西方教会建筑,确实是始于西方建筑师,“这种将西方建筑形式同中国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生硬模式成为了最早的中西建筑交融的开创性尝试”②。由于此时的中国本土建筑师或留洋学生刚刚开始从事建筑事业,时代就给了西方建筑师在中国施展个人能力的特有机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

亨利・墨菲在中国的代表作品

1.教会大学――长沙雅礼大学整体规划及建筑设计

义和团运动之后,一部分在华基督教会调整传教重点并重视教会大学的建设,在教育方面开始投入精力及资金。墨菲抓住这一机遇,为在中国各省传教的基督教会陆续规划设计了多所教会大学校园及建筑。

湖南长沙雅礼大学是墨菲到中国后的第一件作品,雅礼大学从前期就明确了需要的建筑风格,即“在保留中国建筑遗产的基础之上将现代社会的建筑理念融入其中”。雅礼大学校方希望墨菲建造一所比以往的教会大学更加中国化的校园。校园采用东西轴线围合式布局的形式,建筑样式为传统中式歇山式大屋顶,建筑结构用钢筋水泥结构体系替代了以往的传统木结构,柱子也是用混凝土模仿建造而成,中国式样的花格窗用铁件铸造,但也有遗憾之处。在模仿中国建筑大屋顶的同时忽视了支撑建筑屋顶重量的斗拱体系,中式大屋顶直接搭建在了西式平面之上。雅礼大学的教学楼设计,墨菲为了通风和节约内部空间在中国传统的庑殿顶上开了几扇老虎天窗,实用功能确实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建筑整体外部形态上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2.国立大学――北京清华学堂整体规划及四大建筑

清华学堂是1911年利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成立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但其性质仍属于国立大学。墨菲于1916年受聘,为清华进行校园的总体规划,保留了原有的工字厅等少量旧建筑,还全部采用了西式风格为清华学堂设计了体育馆、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四栋建筑,被称为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这组建筑也为清华以后的建筑风格及校园规划定下了风格基调,清华大学以四大建筑为代表的一批早期建筑在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大学二校门大草坪东边是一幢德国古典风格红瓦青砖的二层楼房,这就是清华学堂,是墨菲设计的清华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当时清华园内第一座“大楼”。

3.商业建筑――花旗银行中国分行

从1917年墨菲着手花旗银行设计开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墨菲几乎承担了该银行在华的所有项目。墨菲的设计素来以“传统复兴风格”见长,依然使用他惯用的折衷手法贯穿始终。

随着汉口花旗银行自身实力的增强以及资金逐渐雄厚,于是花旗总行开始筹备建设自有的办公楼。由当时汉口著名的魏清记营造厂施工,建筑风格属于简化的古典主义式样,建筑结构为钢混体系,门楣上镌刻着“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的英文,一层左侧另一个入口的上方刻有“花旗银行”的中文译名。花旗银行大楼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旗银行北京和汉口分行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开始的,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必然很多。整体为砖石结构,外墙材料选用花岗岩和水刷石作为主要用材。“西方古典建筑的巨大廊柱可以表现权利的威严和基业的稳固,在近代银行建筑中得到广泛的运用。”③整个楼体做工精细,比例严谨,外墙坚固厚重,现在已被改建为北京警察博物馆。

亨利・墨菲与南京《首都计划》

北伐战争结束后国共对峙,次年成立了“首都建设委员会”,墨菲受聘为南京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建设顾问,负责主持《首都计划》工作。吕彦直等一批国内建筑师也同时受聘相助,吕彦直当时正担任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师,他作为墨菲的助手向其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意见。《首都计划》序言中称:“首都建设问题,遂亦为各方所瞩目,良以首都之于一国,固不为发号施令之中枢,实亦文化精华之荟萃。战国者,观其首都,亦可以衡定其国民文化地位之高下,关系之巨,盖为是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首都计划》及其各种详图由国民政府正式公开,这也是南京历史上第一部完整、正规的城市规划,还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

在南京城市规划中,墨菲扮演了关键角色。《首都计划》作为城市规划,是中国首个按照功能理念来进行现代城市分区的,规划强调“发扬光大固有之民族文化”。墨菲设想将南京建设成一个真正中国化的首都,提出应该用“纯中国建筑风格来设计所有的新建筑,灰色的城墙花多大的代价都要保留,因为,这是中国的特征,如果拆除将是极大的错误”。

亨利・墨菲建筑设计的局限性

作为一个外籍建筑师,他一直想要呈现的是“完全中国本土化的风格”,但其建筑作品必然也存在许多的局限性。譬如,中国传统建筑基本都是南北朝向,而金陵女大的校园建筑几乎都为东西朝向,这种错误在后期南京大学规划中也出现过。其次,他的作品始终停留在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来模拟中国传统建筑这样的初级阶段,虽然在模仿的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始终未能脱离固有的风格,在设计构思上也没有显示出创造力和创新性。他主持制定的《首都计划》,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相对于今天城市规划的概念定义而言,一个城市的产业扩展一定是需要纳入考量的,但是《首都计划》对于城市产业的构想和城市变迁的预见还是相对微薄的。

对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影响

不可否认,墨菲“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的探索及实践工作很大程度影响到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代建筑设计师。他从1918年起就开始为他的建筑事务所招收相关专业毕业的中国学生,这其中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的吕彦直。吕彦直通过公开竞赛获得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南京中山陵的设计权,这两个项目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建筑作品中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代表作,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墨菲的“中国古典复兴”式理论的体现。

在此之后,中国第一代设计师学成归来,在建筑上就有了提倡探索中国“固有形式”的主张,开始进入了中国近代民族建筑史的发展兴盛期。这是中国自己的第一代建筑师掀起的“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讨论与实践热潮,是在接受西方现代建筑设计体制、技术、功能及其设计方法的基础之上继承中国建筑艺术之优秀传统,来创作符合中国民族建筑形式的作品。在这次探索中,出现了一批既满足新的功能结构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有号称岭南派包括吕彦直、庄永昌、葛宏夫、卓文扬、裘燮钧、李锦沛等建筑师的一批代表性作品,如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堂、市政府大楼等。但西方建筑设计师对中国民族形式建筑探索的意义,仅仅在于起步较早且有首创的贡献,并不存在对中国民族建筑艺术水准的推动力,而中国第一代建筑设计师的作品才是真正以民族精神作为出发点的。

结 论

墨菲是一位顺应时代的设计师,他在华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式传统建筑形态与世界现代建筑形态最早期的碰撞与融合。作为“传统复兴风格”的代表人物,他一直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抱有极大的尊重和热情,并试图在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可否认他不仅对中国近代建筑形态的发展和转变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也有深刻的影响。但当中国第一代设计师陆续学成归国或历练成熟,逐渐开始崭露头角后,首批国外建筑师也就完成了其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从另一个方面看,中国悠久深远的文化也通过墨菲传递给了西方世界,亨利・墨菲某种程度上也担任了近代建筑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注释:

①李时岳:《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人民出版社,1985,第2页。

②董黎:《从折衷主义到复古主义――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建筑形态的演变》,《华中建筑》2005年,第53页。

③汤羽杨:《北京近代银行建筑》,《华中建筑》1998年1月,第16卷第1期,第112页。

参考文献:

[1]Jeffrey W. Cody(郭杰伟):Building in China: Henry K. Morphy“Adaptive Architecture” (1914年―1935年)香港中文大W出版社,2001。

[2]董黎:《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珠海出版社,1998。

[3]张复合:《北京近代建筑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董黎明:《教会大学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复兴》,《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方雪:《墨菲在近代中国的建筑活动》,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10。

[7]赵万霞:《从燕大到北大》,《建筑与文化》2007年第5期。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作者现在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陕西西安

上一篇:浅谈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与融合 下一篇:18世纪英国家具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