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22-03-05 12:23:01

多管齐下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信息,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培养阅读能力;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山区的学生阅读量少,很多学生除了语文书,就几乎没读过其它课外书籍了。因此,让学生有书读,并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减少阅读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理应引起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因此,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应考虑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据媒体报道,“一个中国人一年才读0.7本书,与韩国的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以色列的64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国人的最爱是打牌、上网、游戏和看电视,家庭和社会缺少读书的氛围,阅读量少反应在学生身上就是高考逼着学校推行“应试教育”。因此,应试教育导致很多学生没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也剥夺了孩子阅读兴趣和权力,很多家长也只重视单纯的分数,不会特别关心学生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认为要让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只关心分数转变为关心学生每天是否坚持读书了,关心学生读的什么书,有什么收获等。老师也应改变传统的按字词句段分别讲授的模式,放手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体会,进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课堂内外要相互配合,课内学方法,课外去操作。课外书籍内容丰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好书来阅读和欣赏,课外阅读还可弥补语文课堂教学的不知很多弊病。为此, 教师首先应交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并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

1.让学生自由大胆的读,要读得正、流利,读的时候还要有一定的速度,并通过长期坚持阅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时要尽量避免唱读或几个字反复结结巴巴的读。

3.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和思是相辅相成的。提问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减少阅读的盲目行。在学习《搭石》这课时,提出什么是搭石?什么情况下人们需要搭石?引导学生具体体会家乡人们怎样走搭石 ,感知走搭石中表现出的谦让美、尊老美、勤劳美……整体理解课文,为具体学文起到铺垫作用。

4.指导有感情地读,体会文章内涵。在教学中,应抓住有感情朗读这一环节,比如:朗读的语速语气、句子的停顿和该重读的地方等,并在初读时加强指导。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为了体会父亲的伟大和执着,在朗读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语句时,让学生抓住写时间的词,读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读得重,读悟出父亲的执着艰辛,体会出父爱的伟大,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父爱如山,使书面语言还原成具体的情、景、物,使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入学生身心之中。这样,教师只需稍作点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便能心领神会。

5.指导边读边思,发挥想象,开拓思维,理解文意。要使学生深刻领会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字里行间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边读边思。如读《黄山奇石》中“天狗望月” “仙女弹琴”这句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让学生大胆想象并联系我们家乡的山进行对比,从而体会到奇石的“奇”,进而对黄山奇石的奇形怪状有更直观的印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6.抓住重点词句段,教给方法,指导读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指导他们品词、品句的读书,这样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得到欣赏,认识事物上得到启迪,思想感情上得到陶冶,在理解语言文字中理解课文内容。

7.课文内容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升华感情。课文内容来源于生活,理因回到生活中去,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说说现实生活中的父爱如山的事例,从而使感情得到升华,心灵得到陶冶,进而加强引导,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等美好品德的教育。

三、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愿意读书

读书是辛苦的,也是枯燥无味的。因此,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就不能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死读书,读死书, 教师应设计开展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坚持利用语文课前的3―5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的书,或背一些好词佳句、讲讲一个故事,或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一古诗,或,或明一道理,学生兴趣盎然,阅读兴趣大增,视野开阔,语感增强,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这样即说又读,学生才能读好书。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比赛。为了检验学生课外阅读和培养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可以开展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汇报会,也可以举办故事会、古诗朗颂会、手抄报比赛、作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一定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一旦接触到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就可以让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分类贴上在上面,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或交流,老师可以适当的指导、点评和鼓励。阅读中如果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在不能摘剪贴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专用的积累本摘抄下来,并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阅读欣赏”供学生阅览,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学生有丰富积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积累到的素材运用到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之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新颖又妙语连篇,这就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学基础。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会读书、爱读书,勤读书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既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又要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采取一些好的措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因此,从学生抓起,从小做起,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使爱读书、勤读书的良好风气在国人间传递和发扬。

上一篇:佛教美术在印度的诞生和成立 下一篇:《大自然的语言》创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