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方法重效率提高文科综合复习的质量

时间:2022-03-05 04:25:36

讲方法重效率提高文科综合复习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73-01

高三文科综合学科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综合学科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学科的成绩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决定一个考生能否被高校录取,被什么层次的高校录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历年的高三师生得出一个共识:"得综合者得天下"。因此,在整个高三的备考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提高综合学科成绩的必要性、重要性,对综合学科的复习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这里给高三的任课教师和学生提几点建议:

1认真研究教材、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制定一个完整的高三复习计划

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对高中教材形成整体把握,明确复习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尤其要研究最新版本的教材,注意新旧教材的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并相应采取应对措施。在研究教材的同时,一定要向学生强调重视教材、重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其次要认真研究近几年的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熟悉考试要求、考试形式及近几年考点的分布情况。再次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完整的高三复习计划,使整个高三的复习做到心中有数。计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留有余地,以适应变化了的实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整个高三的复习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学校要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计划的落实,充分发挥计划在复习中的指导作用。

2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合

高考中通过设置情境等呈现出的许多问题,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带有一定的综合性,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完整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许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往往偏重于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而忽视了通过对知识的系统性整理来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结果只能是记住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不透彻,不深入,不系统,且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来掌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了解高中政治课教材中某一知识点与其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其次要引导学生理顺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再从宏观的角度使某一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张网。有了这张网,学生就能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全面地考虑问题,条理清晰地解答问题,任何一个细微的知识点都能"以点带面"地调取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脉络体系,长此以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逐步提升,学科知识在其自己构建的"天罗地网"中总能找到答案,学生自然游刃有余,信心百倍。

3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在整个高三的复习中,要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做到精讲多练。讲是基础,练是目的,讲是为了促进练的提高,练能检验讲的效果,实现讲的价值。"只讲不练,缺乏实践,只练不讲,困惑增长"。"讲"包括对教材的讲解和对试题的解析,在教材讲解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各科知识的考试要求,要让学生了解每科的重点、难点所在,并且要通过及时的辨析、比较,使学生清楚掌握易混淆的知识点。实践证明,讲清易混知识点能够极大程度地避免学生发生知识混淆错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应以几套经过多年实践检验、有较高信誉度的题纸为基础,同时博采众长。对重点知识要反复练、多角度练,通过"千锤百炼"使学生牢固且全面的把握重点知识,理解掌握难点知识,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在试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高度概括,力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不仅从练习中获得知识上的收益,而且品尝到做题的乐趣。这需要教师下功夫研究习题,研究学情,使学生通过熟能生巧的"会",带动"模棱两可"的不会,充分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这里要强调一点,就是在"讲"和"练"的过程中,文综合的史地政三科老师应加强沟通、交流。我们常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在史地政三科中偏科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而文综合一个重要的考查点就是学生对文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都了解"木桶原理"的寓意,而对学生的及时"补短"是某一科老师力所不能及的。史地政老师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往往能及时发现某些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弱势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让教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另外,在试题的选取中,若能选择一些涵盖史地政三门学科的材料和试题,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做题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练题"的实效。

4充分发挥教师在复习中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保证高三复习的顺利进行,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复习中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不可偏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夯实基础,抓住复习的重点难点,以及教给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提供高考的最新信息,并为学生分析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规律,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把关定向的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体现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对所学知识自主地进行归纳、整理、总结,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并能运用自如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体现在复习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采纳其合理观点,以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标新立异,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对言之有理的观点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

总之,只要综合学科的教师尊重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上一篇:怎样进行初中数学课题教学 下一篇:浅谈培智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