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场电影的窒息

时间:2022-03-04 08:52:34

看一场电影的窒息

一直喜欢周迅,她总能把角色刻画到骨子里。看她的电影让我心痛到窒息。但我还是喜欢悲剧,宁愿这样折磨自己。

还是灰蒙蒙的年代,还是青蓝色的基调,还是一个问题少女。《生死劫》开场三分钟,我便大概知道了它要讲的是怎样一个故事――还是青春伤痕。三十分钟后,我开始打冷颤――这个女孩必死,却万万不能死得解脱,要偷生。这岂不是更加狠毒。

胭妮从小寄人篱下,感受不到亲情。贫穷、庸俗、自私的家庭环境将胭妮变得偏执孤僻,冷漠麻木。本来她已经抓住了改写自己命运的机会――考上大学甚至怀着初生时的激情和欣喜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和木玉的相遇更是让胭妮觉得自己何等幸运,何等幸福。然而劫难也就是在这一天悄然而至。

上帝要谁灭亡,必先叫他疯狂。自我陶醉和麻痹,自视过高和憧憬让恋爱中的人失去判断,亦或拒绝判断。“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木玉的真实生活,我想一个有头脑的,理智的人会选择离开。”胭妮不要理智,飞蛾扑火般疯狂地迎向那诡异的光明。爱情让她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即便是花言巧语,胭妮也心甘情愿地相信。“如果我离开他,我就什么都没有了。”――对于孤单而言,饮鸩止渴也是好的。爱情中,任凭是谁都不肯承认,自己中意的对象原来是渣滓,是修罗,是魑魅魍魉。

她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的战斗力和承受力,误会可以自在而茂盛地活下去,然而一切都是一场幻觉而已。那个不堪的男人给她的爱情居然是一个阴谋。她也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一枚棋子罢了――让女人为自己生孩子,再卖掉自己的孩子来换取钱财!

当孩子被抱走,胭妮失心疯般哭嚎,追赶,歇斯底里。此时,她还记得起那个在逼仄的胡同里被四川女人惊吓到面无血色的自己吗?爱来爱去,竟然是一场恐怖的轮回。面对重蹈覆辙的芳芳,胭妮欲言又止――“人在痴迷的时候任何人都点不醒,生活是教不会的,只有自己去救自己。”

好的爱情是一扇窗,通过它可以望到万象更新的精彩;坏的爱情却是一堵墙,只会叫人自欺,盲目,作茧自缚。而胭妮和木玉的这场角力,可以叫情吗?他们的“爱情”畸形,寒怆,琐屑又心怀鬼胎。

说实话我一直期待着胭妮在真像跌破后能够变成末路狂花――那就是另外一场游戏了。直到那把匕首从袖管里滑落――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得到超度,当然不可能涅磐。因为她错了,错了就得付出代价。

影片最后是周迅坐在镜头前的一段独白。虽然演员演绎得稍显过火,不过还是会让人产生时空错乱的感觉,挺容易触动观者神经的。

导演展现女性美丽与痛楚的手段极端个性化,这次是对剖腹产镜头的大胆捕捉和使用。“现代人对爱情的向往,让很多人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丧失了自我,陷入爱情误区。正是这种惨烈的现实,才更真实地表现了当代一些年轻人的畸形爱情观。”――李少红如是说。

影片结束,我从内而外地感觉到一股凉意。突然想起梅姑生前的一句话――“爱就是瞎了眼,瞎了眼睛的时候看不到,那个时候什么都是美好的。”劫后偷生,回忆爱情。她的爱情穷途末路,任人宰割,血肉模糊。可是又有谁真的会因为担心所托非人而按捺住不去开始呢?爱情是凌迟,更是救赎。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为了它像胭妮一样闭目塞听,赴汤蹈火。

90分钟的观影不是不叫人窒息的,痛感伴着眼泪在我身上发挥了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

上一篇:于残酷中获得轻盈 下一篇:碎戏之照明用光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