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中国人生存处境的思考

时间:2022-03-04 03:04:12

关于当代中国人生存处境的思考

【摘要】尼采、雅思贝尔斯等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学者早在若干年前就提出了关于人的生存问题。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处境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生存哲学从哲学理论的视觉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危机提供了一定的指引,从而让人从理性的角度进行重新的自我审视和自身的重塑。

【关键词】生存哲学;生存处境;精神危机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209-01

一、先哲们所探讨的“人的生存哲学”

尼采作为现代西方人本哲学研究开始的标志性人物,在其许多著作里都凸显了对人的自由、变化、改进、创造的渴望。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最著名的“上帝已死”和“超人精神”思想贯穿整部著作,他大力提倡“超人”,他认为“超人”是“尘世的精义”,而“人是一条肮脏的河”,这也说明了他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有所偏见。他认为“人应该是一种被超越的东西,超越自身,在精神上不断超越自己。人生像走绳索一样,充满危险性,需慎重对待。人如果没有超越性,将是一种可笑的存在者。”他在文中,用“没有牧人的羊群”来讽刺当时人的平均化问题,“人人需求同一,人人都是一个样,谁若感觉不同,谁就自动进疯人院。”④他在阐述精神的三种变形时认为,精神自由应还原到初始的状态,他认为孩子是最纯洁、清白无辜、健忘的,精神是人之根本所在。现代人则受制于科学、理性和知识,这些都使人类成为了只具有“奴隶道德”的“末人”,即缺乏自主性、一味服从别人的人。在他看来,“末人”是与“超人”相对的一个概念,“末人”代表了虚无、伪信仰,是他对现代人的一种批判。

雅斯贝尔斯是有神论者的代表,在其著作《生存哲学》和《时代的精神状况》中大量的论述了关于人的生存问题和精神状况的问题。他也同样谈到了人的平均化问题,他认为“个人在今天正被大众的人所消灭”,大众化打破了精英化。在关于西方人的精神状况问题上,他认为人类状况越来越紧迫,精神受到了沦丧和蜕变,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我们在生活中痛苦地周旋。在谈到哲学与科学技术时,他说:“我们今天的哲学,乃是接受了科学的这种经验之后的哲学。因对腐朽的哲学感到失望而走向实际的科学,又从科学重新返回真正的哲学,这乃是一条弯路,他必然要在形成今天可能的哲学方式时起着决定性作用。”⑤他同时对科学的界限也做了明确的界定。但从“人类的全部存在变质为技术完美的机器中的一部分,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大工厂。在此过程中,人类已经并正在丧失其一切根基。人类成为在地球上无家可归的人。”⑥这段话来看,雅斯贝尔斯虽然承认技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未将科学与技术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本身就具有严重的危机状况,他对科学技术也是做了十分深刻的批判的。另外,他也对现代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家庭、工作、政治、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提出人的异化理论“商品拜物教”,指出了发达商品经济结构以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的本质,即“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因此,人作为一个主体而失去了其自身的主体性即人性的自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人的物化、商品化问题。马克思所提及的人本主义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上的,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二、当代中国人生存处境的问题

首先,人的平均化问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是十分突出的问题之一。世俗化、大众化体现在了大多数人身上,这其实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不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都根深蒂固的印刻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之中。虽然孔子在一方面修正了周代关于天帝、天命只与天子、诸侯、大夫等贵族阶级有关的看法,而使每一个君子直接地面对天帝,在人生的道路上由“畏天命”进而“知天命”,但他在另一方面依然保留了天的神秘性和对天、天命的信仰、敬畏。孔子强调要在人事活动中,特别是在道德活动中去体认天命。

其次,科技的发展也为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现代人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如今的人也丧失原本所拥有的许多能力。网络化的高速发展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不否认网络化的出现为今天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反观之,也正是因为这种便利,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的沟通,人自身也缺乏了基本的思考能力。

除此之外,关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还有很多,包括人的物化也在当今社会得以体现,比如现在多数公司和单位都拥有的人力资源部,“人力”一词本身就把人“物化”“商品化”了,人不再是一名带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劳动力,一个为公司发展创造效益的劳动力。

三、生存哲学的研究启示和意义

在当下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下,对生存哲学的研究能够给我们的生存方式提供最佳的答案,解答关于“人”和“人的存在”的问题,使人进行自觉的自我重塑。

就像对待科学技术问题一样,科技固然能够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生活,但我们却不能被它所主宰,当前中国的科技发展迅猛,我们的精神观念就愈发的要加强批判力和自主性,避免我们的精神状况沦为科技发展的牺牲品,重蹈西方资本主义精神危机的覆辙。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M].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2][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黄明嘉,译.广西:漓江出版社,2004.

[3]邓晓芒,赵琳.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怎样加强与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多元文化的相融性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