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冬小麦苗期旺长原因及控制措施

时间:2022-03-04 11:06:50

凤阳县冬小麦苗期旺长原因及控制措施

凤阳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5万~6万hm2,其中旱茬麦2万hm2左右。2011年凤阳县小麦秋种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旱茬小麦群体过大、生长过旺,不仅使田间密闭,通风透光性差,病虫害易发生,部分麦田甚至出现麦苗倒伏现象,而且由于早期大量消耗营养,后期营养跟不上,极易造成小麦早衰,使小麦病、秕粒增加,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

1小麦旺长原因

1.1播种期偏早

近几年异常气候频发,小麦适播期间土壤不是过干就是过湿,往往导致小麦不能正常播种出苗。2011年玉米、花生、大豆等旱作秋收后土壤墒情较好,有许多农户担心后期干旱种不上,所以在9月底至10月初就开始播种小麦,特别是武店、官塘、刘府等乡镇早播面积较大。播种期过早,冬前小麦生长期偏长,生长量偏大,是2012年小麦苗期旺长倒伏的一个重要原因。

1.2播种量过大,基本苗偏多

受2010年秋种期间气候干旱小麦出苗不齐及传统种植思想影响,2011年秋种期间大部分农户小麦播种量过大,顾台、黄湾等沿淮沙土麦区,条播用种量在260 kg/hm2以上,撒播用种量在300 kg/hm2以上[1-2];其他旱茬麦区有部分农户用种量甚至高达337.5 kg/hm2。可见,播量过大,导致小麦苗期旺长。

1.3秋种后雨日偏多,气温偏高

2011年秋种期间,凤阳县雨日偏多,9月26日至11月30日66 d里降雨日为21 d,降水量为131.6 mm,土壤墒情较好,往年撒播不能出的浮种,2012年大部分都可出芽并成苗生长;秋种后气温持续偏高,从而造成小麦中前期加速生长,使小麦苗非常旺盛。

1.4施肥比例不合理

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农户由于较重视氮肥而轻视磷钾肥的施用,常发生氮肥用量过大、磷钾供给不足的情况,使小麦前期生长偏旺。

2控制措施

2.1播前做好准备工作

播前进行精细整地,机耕达到27 cm以上,耕后耙地2~3遍,以保证田面达到“早、深、净、细、实、平”的标准[3-4]。为促进小麦生长,要根据田间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小麦的需肥规律,做好化学肥料氮、磷、钾和有机肥的的配施,提高土壤的肥力状况,以满足小麦对各类营养元素的需求。为防止小麦旺长,可在种子处理时用缩节胺0.4~0.8 mL拌1 kg种子,同时可配合使用其他杀虫杀菌剂。结合地块的整治情况、土壤湿润度,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适量适期播种,将基本苗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群体结构和个体协调发展。凤阳县冬小麦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20日。

2.2采取镇压等措施

通过麦田镇压,小麦大分蘖茎、主茎将会遭到损伤,为修复损伤,大部分养分会集中于大分蘖和主茎,很少再向小分蘖输送。因此,可采取镇压麦田等措施,提高田间植株生长整齐度。一般可镇压2~3次,以分蘖高峰期过后,分蘖向两极分化、节间未拔出地面时进行为佳。过早镇压,分蘖还未向两极分化,不仅不能控制分蘖,还会促进分蘖增加;过晚镇压,被镇压的小麦茎节恢复较缓慢,对后期成穗影响较大,易导致成穗率降低。镇压时应注意田间土壤的湿润状况,土壤较湿时不要镇压,以免造成土壤板结;早晨、阴天不要镇压,以免因麦苗含水量过高,茎叶脆,压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强化春季肥水管理

3月底至4月初,为防止追肥造成节间过长、抗倒性降低,采取“春氮后移”的施肥技术,可在小麦茎部节间已固定、小麦进入拔节期后施肥。一是此时小麦已经开始两极分化,小分蘖吸收肥水能力减弱,大分蘖吸收肥水能力增强,而且成穗数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不会发生群体偏大的状况。二是拔节孕穗期是小麦需肥水较多的时期,通过在拔节期进行施肥,可以促进小麦穗粒增加,籽粒饱满[5]。三是灌浆至成熟期的肥水条件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充足的土壤养分,可以促进根系、叶片的活力,使籽粒充实,粒重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2.4利用化控药剂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应及时调查田间群体状况,当田间植株生长过旺、易发生倒伏时,可在第1节间开始伸长以前用烯效唑、多效唑等进行控制。为防止小麦生长迟缓,对产量造成影响,凤阳县一般在3月20日前进行,施用1次即可。一般15%多效唑粉剂、5%烯效唑粉剂、壮丰安用药量分别为750 g/hm2、1 200~1 500 g/hm2、1 500 mL/hm2,选择其中任意1种对水450~600 kg均匀喷雾。

3参考文献

[1] 袁继超,王昌全.作物生产理论与新技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10.

[2] 薛荣菊.小麦防倒伏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8):89.

[3] 戚从清.2010年涡阳县小麦倒伏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95-96.

[4] 陈世敏,杨瑞霞,马步朝.4种控制冬小麦冬前旺长措施的效果对比[J].甘肃农业科技,2008(5):19-21.

[5] 郭静成.小麦高产田喷矮壮素的时期[J].宁夏农林科技, 1976(2):33.

上一篇:郎溪县水稻新品种展示及适应性试验 下一篇:汾阳市花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