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雄精神引领下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

时间:2022-03-04 09:51:52

吴健雄精神引领下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

作者简介:单晓敏(1981.12-),女,江苏省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硕士,中学一级。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江苏太仓215400)

21世纪追求的是经济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则依托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无疑,不断学习新鲜的教育教学理论,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成才的目的,成为了现代教师所达成的共识。因此,培养或成长成为科研型教师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中学开展教育科研的情况是好的,学校有教科研课题,有专门负责的机构,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注意把课题研究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结合起来,较好地发挥了教育科研对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育创新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但客观而言,对教科研的态度有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到位,教育科研动机并不强烈

主要表现在:(1)青年教师科研“神秘论”,认为教育科研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的工作,心理上对教科研有畏惧感(2)中年教师科研“经验论”,认为教育科研无非是写几篇文章,应付评职称和提干的需要而己,习惯上滞步于已有经验。(3)老教师教科研“无用论”,认为职称评定好后,无须搞科研。这种种的错误认识会进一步弱化教师的科研热情与动机。

2、教科研急功近利,主要体现在

研究不注重实效,不注重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只是到有关文献、杂志、网上去摘抄。把研究课题当成学校的形象包装,学校评星升级的点缀,对外宣传炒怍的亮点,或者实验刚刚开始,就开始总结“成功”经验,这样的实验结论往往片面、主观。

3、教师教育科研疲于应付:教师把科研看作是评职称的“敲门砖”,为了能评职称,教师往往是临阵磨枪,东拼西凑,或把网络上下载的资料当作自己的研究成果,冠之以时髦的题目,总把“旧瓶装新酒”。待到职称一定,科研也就抛之云外了。

究其原因:

1、教师缺乏丰富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理论功底来自于学习,而相当多的教师缺乏学习,所有的知识功底还是大学里积累的知识。我们曾调查过部分教师,很少读过《学习的革命》,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个建议》,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因此,搞好教科研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2、缺乏科研氛围:教师每天重复着备课、上课,作业机械性劳动,关注的是所教学科的排名,所教的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得的名次,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攀比的是考取了多少本科生,很少去创设一个教科研的浓厚氛围,让大家在浓厚的学习研讨气氛中碰撞激发思维智慧,提升各自的教学水平。

3 缺乏专业引领:有些教师有科研欲望,却不知如何下手。

我校重视科研型教师的培养,重视最新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教学实践的探索。重教科研工作和课题研究,并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原则。学校对吴健雄精神进行过系列研究。吴健雄精神是指“终身不渝的爱国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谦虚俭朴的律己精神”,吴健雄博士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那么,如何在吴健雄精神引领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吴健雄博士热爱科学的情感引导教师端正科研动机,培养教育科研的热情。吴健雄博士在接受嘉新特殊贡献奖时说道:“我生活简单,日常费用很少,我想将全部奖金用在鼓励国内学术的用途上,这不是更符合嘉新基金的“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本旨吗?”当一个教师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时,他就会本着对社会与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萌发对学生的爱、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爱,并因此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培养科研型教师,我们应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使教师认识到教育事业的神圣。

2、吴健雄博士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困难面前永不言弃的意志引导教师敢于科研,不怕困难与麻烦,并以坚强的毅力把课题做好。衡量一个教师有无科研精神,主要标志就是看其在科研中是知难而退,课题半途而废,还是知难而进,使课题善始善终。吴健雄博士对实验工作是全然投入的,经常在实验室中工作到很晚。为了取得实验数据,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吴颐教授在回忆其姑妈吴健雄的谈话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为了验证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一关就是半年。”如果说任何一个科学家荣耀的背后都有一个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那么可以说,每一位成长科研型教师的人都要有一个壮士断腕式的对理想坚持和行动实践。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健雄精神的膜拜和感动的层面,我们的科研型教师成长和健雄精神之间的关系及时廓清了,也难以成为明德的靓丽风景线;“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的《咏梅》一词中的最后几句,它赞美了梅花坚贞不渝的精神气节。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就应像梅花一样,摈弃浮躁,耐住寂寞;不畏艰难、挫折与坎坷,执着探索,这也是一名科研型教师总的素养。

3、吴健雄博士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教师以平常心搞科研:吴健雄博士在进行放射性研究要花无数小时的时间来等候样品衰变,在实验工作上的严谨坚持是得到相当普遍称赏和肯定的。教科研工作是一项费时、费力,短期内难以奏效的事业,她需要我们作好长途跋涉、任劳任怨的准备,保持一颗“平常心”。赞可夫的“教育与发展”实验持续达十七年之久,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伴随他走过终生。因此,当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深入进去,不受利益驱动,不受外界干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教师必须认识到进行教育科研不仅是搞好教育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从内心产生搞好教育科研的积极愿望。逐步培养自己对教育科研的兴趣,唤起对她的热情,努力去实践。没有了热情,就没有了追求,也就失去了对教育科研的内部驱动力。因此,正确树立科研价值观,是科研型教师的必要条件,也是爱岗敬业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江才健 《 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 吴健雄》 复旦大学出版社

[2]管建刚.致青年教师的真诚建议[J].教师博览,2006,(4):24-25.

[3]田永生,课改:呼唤科研型教师 考试周刊,2007,(1)

上一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构建文言文高效课堂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