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洗尽见本真

时间:2022-03-04 05:14:16

中国的语言文字有意境之美、音韵之美、节奏之美……富有个性和特色的语言风格,构成了母语的丰富性和鲜活性。为了把握母语的多种特性,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积累。因而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便是实践性,语文实践是得母语之妙的唯一渠道。

大家都说,薄俊生老师的课不摆花架子,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却处处透露着真意。我说,那是因为薄老师一直在引领着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亲密接触中,通过理解、感悟、积累、欣赏、评价等学习活动,真真切切地掌握一些运用语言的本领,使语言文字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成为学习人类文化的门径。

这就似一杯好茶,粗看平淡无奇,细品却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薄老师的课是耐人寻味的,经得起一品再品。

品味一:俗与雅

世间事物往往有雅俗之别,“俗”往往为大家所轻视、鄙弃,而“雅”则为大家所仰慕、追求。但走进薄老师的课堂,你会发现,这里似乎有点“俗”:没有表面的热热闹闹,没有哗众取宠的表演,没有脱离主题的盲目拓展,也没有那些无助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声、电、图、影的大杂烩,取而代之的是琅琅书声,是静思默想。

但细细品来,我们会发现,他总在创设一种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真实语境和一种可亲历、可体验的实践情境。这里有的,是紧扣文本的理解感悟,是声情并茂的描述朗读。他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去诵读吟咏,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直接迅速地感知言语的优美、领悟作品的韵味,形成对言语的感悟和积累。因此薄老师的课堂,自有一种清淡、拙朴之气,从大俗中显出大雅。

创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真实语境

在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薄老师点出“朗读就是代作者说话,代文中人和物说话”,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逐步淡忘读者的角色,担当起作者、文中人和物的角色。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与文本对话的真实语境。

师:朗读课文就是代作者和课文中的人物说话,把作者要说的意思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把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我们的朗读体现出来。现在就请大家代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事物说话。(生自由朗读。)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姿势看得出大家读得很投入!现在谁想代作者介绍蔷薇花。(指名读,出示句子“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芳香扑鼻”。)

师:在这句话中,作者觉得蔷薇花怎么样?把这些意思介绍出来,你就是作者了。请大家再自由练读,代作者介绍。(生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我仿佛闻到了蔷薇花浓浓的香味。

师:还有谁愿意代蔷薇花来说话?(生读。)

师: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蔷薇花很美,是粉红粉红的。

师:多么美、多么香的蔷薇花啊,如果你喜欢的话,请你代作者来介绍蔷薇花。

“代作者说话、代文中的人和物说话”,这样的直白再“拙朴”不过,却找到了“朗读”这种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和“与文本对话”的最佳结合点,不仅把深奥的教学理念转化成了一个要求明确、简便易行的学习方法,而且一下子拉近了读者(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人和物之间的距离,把枯燥无味的阅读方式变成了一种鲜活可感的“生活”方式。“代作者说话、代文中的人和物说话”让学生在自主感悟、理解、欣赏、评价中自由张扬个性,将无声的言语转化为有声言语,进入了语文实践的“佳境”。

创设可亲历、可体验的实践情境

应该如何指导朗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绝对最好的方法。薄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之时,没有纯粹形式上的“读好读重”“读出……语气来”之类的话,而是以“听出什么意思来”“读出……情感”作为朗读指导的根本方法。的确,朗读指导要从内容人手(读出意思),辅之以方法点拨(注意词语轻重),纯粹的技巧指导只能把学生带入误区。创设一种可亲历、可体验的实践情境,对诵读技巧进行艺术性点拨,是薄老师课堂中最常见的,看似“通俗”,却是学生最受用的。

以下是他《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小节的朗读指导片段:

生读: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师:读得可以吗?给点掌声!可刚才这名同学的朗读给人的感觉,好像水滴有时滴在这个地方,有时又滴在了那个地方。谁再来读,把这段话的意思读出来。(生读。)

师:滴水滴得近了一点,但是还有滴在其他地方的感觉。(生读。)

师:这次有没有滴在同一个地方?

生:有!因为“总是”读得特别响。

师:是啊,我们要表达一个意思,就要把表示那个意思的词读出来。可是我听了还有一个感觉:滴水穿石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怎样读才能告诉大家,这是一大奇观呢?(生再读。突出了“奇观”。)

师:读得真好!真的是奇观啊!一起读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有效的语文实践,评价语言诱发了学生进一步走进课文。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对语言文字的赏析、品味也落在了实处,在关键之处的巧妙点拨,其实教会了学生如何读书。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的认识往往只会停留在“读书”上,只会停留在“文字”上,而现在,提升到了“体验”,提升到了“感悟”,朗读时已不需要老师作“要读出重音”之类的提示,就会有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情感流露。

与“代作者说话”一样,薄老师用另一种方法为学生营造了进入文本、进入角色的通道,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亲近母语,投入学习。

品味二:浓与淡

薄老师的课堂重视涵泳。所谓涵泳,就是通过潜心体味,密咏恬吟,达到对言语作品深入的、全方位的感知与体悟。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沉浸到作品中,体察之、玩味之,才能感受和领悟文本的妙处。

薄老师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言语习得的规律,匠心独运,引导学生凭借丰富的言语经验,虚心涵泳,潜心化解,将作者言语作品中的知情内化为自己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结构,形成了敏锐的语感能力。看似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课堂教学,其实正是当前在浮华的外衣背后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所必需的明智之举。于是语文课真正找到了语文课的感觉,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比照探幽,品味言语

涵泳品味必须在吟诵熟读的基础上,潜心专注地研读课文,进行词与词、句与句的比照,让学生在比照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情感,在比照中体味语言表达的优美,进行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薄老师通过陈述句和反问句,步步推进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巧妙的表达方式,做到朗诵和感悟并举,阅读与写作相联,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发展”。

师:自己读课文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意思。

生: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要目标专一。

师:就这一段话字面的意思来说,是说什么?

生:雨水不能把石块滴穿,是因为它目标不专一,一会儿滴在这里,一会儿滴在那里。而水滴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就能把石块滴穿。

生:第5自然段说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也不要半途而废,要目标专一。

师:目标专一,结果会怎么样呢?

生: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两段话,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都是讲水滴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生:水滴目标专一,雨水目标不专一。

师:这两种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一段话讲能把石块滴穿是从正面来讲的,下面一段话讲不能把石块滴穿是从反面来讲的。后面加一句“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叫什么写法?

生:设问。

师:这样就更强调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一起读这段话。(生读。)

师:讲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来说。

(师出示两段话:1 如果我们也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2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比较一下,这两段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这两段话都是告诉我们,只要不三心二意就可以把事情做成功。

师: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那么有什么不同呢?第一句话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的?

生:反问句。

生:第二句是陈述句。

师:第二句话中目标专一和三心二意是相反的,持之以恒和半途而废是相反的。这种对比的运用进一步强调了做事情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这也是不同的表达方式。祖国的语言太丰富了,同学们以后写作文,也可以这样来写。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文本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章往往都以鲜明的色调和浓郁的芳香铺就欣赏之路。薄老师和学生一起虚心涵泳,反复品味词句,造就了真切的审美心境,引起学生体验情绪的高涨。的确,对于文本的一字字、一句句都需要反复咀嚼,深入品味。在这个环节中,薄老师引导学生将两段文字进行比照阅读,学生慢慢地品味到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一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二是用不同的句式来说,三是用反义词语对比着来说。如果长期徜徉于这样的语文课堂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会不高吗?

想象联想,丰厚语感

中国画论有“计白以当墨”之说,说的是“留白”艺术是创造意境必不可少的,它给观者留下联想、想象的余地和空间,因而,它可以表现更多的东西。我们的教学艺术同样如此。文本的“空白点”以及“不确定性”使作品呈开放的未完成状态,为读者运用想象与联想进行填补与充实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在教学中,薄老师非常讲究教学布白艺术,巧妙地启发学生利用文本“空白”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更深层次的语文实践。以下是《掌声》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注意这样一个词语。(板书:默默。)

师:你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小英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想象并交流。)

师:“默默”前有两个字,“总是”是什么意思?

师:小英每天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想象并交流。她希望和同学们一起做操、比赛、活动。)

师:她担忧她学习赶不上别人,总是坐在教室一角,一动不动一言不发,这样的表现叫什么?(板书:忧郁。)这里有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英的心情是矛盾的?

生:犹豫。

师:她心里犹豫,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交流。)

生:想上又不想上。

想象和联想是触发学生感悟文本的媒介,是培养学生对言语有较深感知力和较高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在以上片段中,薄老师抓住了“默默”“总是”“犹豫”这三个词语,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揣摩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联想、想象和品味,学生的情感进发自会源源不断,与文本的语言文字达到情感共鸣的体验层次,文本的意义世界也在学生的阅读中得以充盈丰满。

品味三:入与出

没有科学的必要的训练,就没有正确的有效的实践。语文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重要板块,也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薄老师追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回归本原的、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朴素的教学。因此,他也非常注重在此基础上的语文训练。

怎样才能使语文练习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语言发展更具积极作用呢?课堂上,薄老师不但把学生带入文本,让学生接受、领悟、吸收、获取文本的情感内涵和知识智慧,而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出文本,“知人论世”,读以致用,使文本迁移、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阅读主体的自我超越。

在《剪枝的学问》一课教学活动的尾声,薄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王大伯种桃出了名,参观者络绎不绝,王大伯应接不暇。大家想想怎样才能帮助王大伯解决这个难题?你愿不愿意为王大伯当一回义务讲解员呢?

那我们该怎样向参观者讲解王大伯的种桃经验呢?大家准备一下,呆会儿介绍给大家听。

2.请同臬相互练习一下。

3.现在,我们听课的老师就是新来的一批参观者,谁愿意为他们作一次讲解?(发小帽,拿小旗。)

4.还有哪些同学愿意当义务解说员?愿意的自己到这些参观的老师前面为他们讲解。

在本课的教学中,薄老师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一脸疑惑―将信将疑一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认真地感知文本,仔细地理解文本,深刻地感悟文本,为学生的建构和整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末的这一练习设计,将课文作为一则典型的语言材料,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模特。这种实践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巩固”,更是为了“发展”。学生必须通过这一练习,重新梳理课文,整合课文语言文字,进行重组和创造想象。

走进文本是根本,走出文本是深化。让学生当一回义务解说员,是一种极现实、极有效的语言实践,于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就不是一句空话。在迁移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走出了文本,真正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结语

薄老师的课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殿堂,以“俗与雅”“浓与淡”“入与出”数语概之,似乎过于粗陋且有些矛盾,但它们确实辩证地统一于薄老师的课堂上。是啊,绚烂之极,平淡之至,薄老师的语文教育艺术确是简单而又深刻,清晰而又丰富,独特而又生机勃勃,质朴而又楚楚动人的。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提高,铅华洗尽见本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回归语文的本真,才能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停留语言精彩处感受言语生命力 下一篇:为学生语文能力的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