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的特性与繁育综述

时间:2022-03-03 05:52:48

前言

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J.Tseng) 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别名大叶茶、一叶青、多罗树等。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在皖南山区散生于崇山峻岭中。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百余种成分。其成品茶清香有味苦、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益寿茶”等美称,据《本草纲目》记载,苦丁茶“叶气味苦平,无毒,煮饮止渴、明目、除烦、消痰、利水、治淋、清上隔、利咽喉”。

一、苦丁茶的经济价值

苦丁茶的药用效果非常明显,中医认为,它具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头痛、牙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等。现代药理研究则表明,苦丁茶中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锌、锰、铷等微量元素,而且具有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头晕、头痛、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备受中老年人的青睐。目前市场上其优质产品已升至1 500元/kg以上,早春鲜芽100元/kg以上,最低已在30元/kg左右,按每666.7m2产量500kg计算,产值在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

二、繁殖技术

1.繁育方法

1.1种子育苗

1.1.1种子采收 10~11月果实成熟,即由黄绿变为红色时及时采收,以免降低品质,造成损失。采收回来后应及时浸水搓去外种皮,将种子清洗干净后,放在通风避雨处阴干,然后混湿砂贮藏至翌年春播种。

1.1.2种子处理 苦丁茶属于生理后熟,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如不打破苦丁茶种子的休眠期,需待1年以后才陆续发芽,发芽率低且不整齐。一般采用湿砂层积法,也可用变温处理或以不同浓度的化学品外理,打破种子休眠。常用处理方法有2种,一是选取大粒饱满的种子,播前用60℃温水浸泡24h后,再与小砂粒混合,用手摩擦,使种皮变薄待用;二是可用浓硫酸浸2~3min,待种壳变软后用湿砂催芽,再播种于苗床上。

1.1.3苗期管理 按常规林木育苗技术播种,待出苗后,显真叶时,每月喷1次敌克松或波尔多液或多菌特防病。当有2~4片真叶后就要及时追肥,用肥以氮肥为主,兼加磷钾肥,每月2~3次。苗期2个月左右,进行第1次移植,然后搭阴棚防日灼,以后还要加强苗期的防病、施肥工作。1年生可进行第2次移植,2~3年生苗木就可出圃。苦丁茶因有主根长,侧根、须根少而细的特性,可采用容器育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1.2无性繁殖育苗

无性繁殖有扦插,压条和嫁接3种方法,经过试验和实践证明,苦丁茶不论采用哪种无性繁殖方式,成活率均能达75%左右。本地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法,此法操作较方便,且成活率达80%以上。

1.2.1扦插苗床准备 选择土质肥沃、排水性好、呈微酸性、地势平坦而又不积水、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地形向阳而又不受风害的地块作为苗床。苗床整理,全面深翻碎土,施入

基肥后,精细整地。苗床之间开设40cm左右的畦沟,床面宽100cm,高15~25cm,床面平整后,在上面铺盖一层过筛(1cm筛孔)心土,厚度4~6cm。用水喷湿苗床。苗床应进行

消毒。

1.2.2插穗选取与处理 扦插育苗苦丁茶以嫩枝扦插最好,具体方法:在5~6月,选择中、幼龄母树上采集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的优良嫩枝,截成5~8cm长,上端削平、下端成斜面,每段留1~2个腋芽,剪截时,插穗上端留一叶的1/2或全叶,下端的切口靠近腋芽基部或节间,与横切成垂直横断面,则切面小,愈合快。剪去下端叶片,放入100mg/kg生根粉溶液浸泡2~3h待用。

1.2.3扦插 选择阴雨天或傍晚,密集深插,以叶面不重叠为度,将插穗直插入苗床,深度为插穗总长的2/3,较短小的插穗,宜深不宜浅。并搭盖透光率为70%或50%的遮阳网,以后保证适当的温度和较高湿度。苗期管理同播种苗。

1.2.4移植 扦插30d后即生根长叶,腋芽开始萌生3~4mm,表明插穗已经生根,继续培育一段时间,新根长到1~2cm,即可移植到营养袋中,等苗高30cm左右,则可拿到园地进行定植。

2.苗木定植

2.1栽植地选择

苦丁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在平地或低丘陵山地、山脚、沟旁、地角均可种植。为了获得高产优质,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土层深达80cm以上),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且要求水源充足又便于运输、管理的地块。选择的造林地要做好清园工作,将杂草、石块等杂物全面清除,并均匀翻耕整地一遍,开好排水沟,使雨后沟干畦爽为宜。

2.2定植

定植时间宜在3~4月。苦丁茶以杆茎青灰、叶尖白者为上品。选用质好、健壮而能达到标准的优良苗定植。对苗木要按大小进行分级,力求整齐。采取密植矮化技术措施的园地,株行距2.0m×1.8m(2 500~2 800株/hm2),穴规格80cm×80cm×60cm,每666.7m2施有机肥3 000kg左右,施基肥后,回填土。定植时在穴中央挖深30cm的小坑,将苦丁茶苗揭去营养袋,尽量保持袋土完整,置于坑中央,让根系舒展,勿使根系碰触基肥以防烂根死苗。栽植时应使苗立与穴土紧密,当填土至1/2时,手轻压土,提苗后再填至高出根颈以上3cm左右,再压实,浇足定根水。盖上遮阳物,临时遮阳10~15d。如遇有霜冻应及时覆盖地膜,以防冻害。

3.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要进行科学管理,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因苦丁茶属深山老林原生,最好不用或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以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为市场销、出口售打下基础。

3.1水肥管理

定植后如遇晴天、天旱应每隔2~3d喷1次水,如遇连绵雨天,应清沟排水。待苗木定根后方可多次灌溉水肥,水肥应掌握好浓度和次数,以免造成肥害,并结合除草松土,留意病虫害的发生。

3.2合理施肥

定植后的茶苗应不施或少施氮肥,以减少病害及氨挥发杀伤茶苗。幼龄树氮、磷、钾三者施用比例为1:1:1,视苗情薄施分期稀释施用。土壤贫瘠的地块宜多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以增加土壤肥力。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追肥用沼气肥或速效化肥宜在芽前及采摘过后进行。对1年生苗应多施水肥,每50kg粪水加入尿素100~150g充分稀释后浇根施用。(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林学院)

参考文献

[1] 沈强,司辉清,于洋.苦丁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茶叶通报,2010,1.

[2] 邱丰艳,王小精.冬青属苦丁茶的药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

[3] 王新,陆慧宁,林少琨.苦丁茶冬青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3.

[4] 程春泉,许裕奎.野生苦丁茶的移栽与加工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1).

上一篇:政府“一站式”服务研究概述 下一篇:我国当代大学生功利追求的理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