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彰:畅谈闯海潮海南梦

时间:2022-03-03 05:34:05

前往采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的路上,还是有些紧张,虽然周文彰副院长在海南任职时,有过照面,知道他是一个较好亲近的人,但仍然有些紧张。在出租车上,把事先准备的问题看了再看。到了国家行政学院,他正在开会,开完会还有接待,因此我的采访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周副院长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我的采访。他为人爽快,开门见山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后还送给我他最近出的书法集,以及亲自签名的名信片。

海风:海南历史上有过几次闯海潮,为何1988年闯海人让人们如此关注与回忆,从历史角度来看,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不同?

周文彰:海南有过几次闯海热潮,一个是农垦。人民解放海南岛之后,一部分就地转业,成为农垦大军,在海南开发农业,进行农业的实验。第二个热潮就是知青,当年有大批知青到海南来开发;而最大规模的就是1988年的人才潮,这是海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闯海热潮。

这次热潮与其他的几次有着显著的不同:一是自觉性,自己要去的,很少是在一种政策规定、环境逼迫下去的,是内心里就想到海南去,经商、工作或投资等。二是和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筹备、诞生是同步的。经济特区的诞生为闯海潮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同时也是一个强大的吸引力。三是这次闯海人是奔着一个新的天地去的,这个新的天地就是开放。在当时全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比较封闭的机制下,海南建立经济特区就像春风为大家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最后一点,这次闯海是在海南省委政府渴求人才,求贤若渴的感召下去的。一方面海南党政机关需要人才,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企业需要大量人才。

这次闯海人当中大致有这几个类型:第一种是事业型的。这个应当是占绝大多数的,这表现为各种学历层次的毕业生,还有在内地有比较稳定的工作了的人们,他们都想到海南做出一番新的天地。第二种是致富型的。从内地奔向海南,奔着现代化来的,就是想要解决当时内地低收入,想来海南改变企业、家庭或个人经济境遇。第三种是逃避型的。逃避原来所在的艰难的生活环境,逃避单位领导的紧张关系,逃避情感遭遇……第四种是享乐型。海南环境好,资源好,山青水美。想早一点享受海南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的人是一种综合原因的驱动。

海风:当时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您也加入闯海人之中,能否给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周文彰:我个人也是被海南建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大潮所吸引,当时我正好面临博士毕业,想找工作,已在海南工作的王绎频,是海南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处长,他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博士,他说海南办经济特区人海如潮,现刚刚筹建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需要大批人才为特区出谋献策。

中我是政治教师,结束后,我所讲的那些东西有些被证明是错误的,是荒谬的,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政治教师很尴尬,所以我就想离开政治,钻研历史。大学里我选择的专业是主攻西方哲学史,后来我意识到研究西方哲学史,一辈子只能是个学问家,不能成为一个思想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后读博士期间,我萌生了做一个思想家的愿望,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人的思想有没有价值还取决于别人理不理,学者的观点如果能直接把思想提供给党委、政府参考,那价值就更高了。一个是经济特区诱人前景,一个是工作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我选择了海南。第一次来到海南,工作的事没能落实。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南京大学工作,当时正是冬天,我面对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住房问题。当时学校的住房还是比较紧张,对我们博士,学校把一些旧房子进行改造,两个单间连在一起,改成套间。住在别人住过的房子,我们想哪天才能住上新房子。第二个是冬天太冷,家里没有暖气,也没有火炉,我有两个月没有看书,这个时候我又想到了温暖的海南岛。于是我又联系调动工作,这才实现了到海南岛的愿望。

海风:回过头来看当年的闯海人才潮,你认为对现在有没有借鉴意义?

周文彰:很有借鉴意义。第一个是任何地方都需要人才,海南也不例外。海南过去、现在、将来,改革发展都需要人才。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体现了海南人求贤若渴、包容人才的心态。第二个是人才流动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创造好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发展海南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人才无国界。发展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环境的竞争。第三个是人尽其才。后来有很多到了海南的人才又陆续的返回了,有些人才觉得没法融入海南这个环境。所以,把吸引过来的人才用好、留住、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与海南同呼吸共命运,这也是海南需要长久考虑的一个问题。

海风:在海南工作的二十年间,你觉得收获最大的或是有哪些遗憾的事情?

周文彰:我1989年进入海南,当年36岁,2009年56岁离开,这20年是我一生当中最难忘的。在海南找到了我发挥作用的舞台,从政府的研究机构到宣传文化机构,到海南省的领导成员,是海南给我提供了舞台,也是海南各级领导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我的培养。我始终钟爱海南,努力去了解海南人民所需,做了一些像文明生态村、齐心塑造海南形象、推动海南文化发展、塑造宣传李向群、甘远志等英雄典型、发起打造书法之乡、建设诗歌岛、

“植树造林、共建海南西部生态文明”、主编“海南历史文化大书系”等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有些取得了一些成效,有些事情没有做完就离开了,这是我感到遗憾的。

当年策划首届椰子节,我为海南提出的口号是“让世界了解海南,让海南走向世界”。2009年策划对国际旅游岛的广告宣传,我设计出的口号是“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对海南国际旅游岛进行了立体的宣传。在央视一频道新闻联播的黄金时间、四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等几十个频道全面展开,同时海南五个电视频道,海南所有的平面媒体同时展开国际旅游岛的宣传,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和大家一样,对海南的梦想就是把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什么样?我有两种理解:一个是国际游客蜂拥而至的目的地,所以叫国际旅游岛。第二个是国际著名旅游产品的缩影地,一个游客到了海南岛能看到世界各地主要旅游产品。来海南就是看世界。我们应该同心协力,深入发掘国际旅游岛的内涵,制定蓝图,对海南岛做整体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我们的海南梦。

上一篇:美国梦与中国梦 下一篇:刘建华:为一种文化认同策划椰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