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光芒

时间:2022-03-03 05:31:05

母爱的光芒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然而,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她的殷殷教诲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支持着我,她的远见和智慧依然像长夜里的明灯照亮我的心田。

在我小的时候,母亲是端庄、贤淑和美丽的代名词,满头的秀发,双眼深情有神。从母亲的目光中,我每每会感到一种力量。尽管随着时光流逝,岁月的沧桑无情地镌刻在母亲的额头,但母亲的双眼,始终闪烁着慈爱、坚定和智慧的光芒。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上过学,除认识自己的名字外大字不识,但她却是一本无字的书,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无私的母爱像一股清泉在儿女们心中绵延流淌。记得我八岁那年,年仅四十五岁的父亲突发脑溢血,丢下母亲和六个孩子离开了人世。那时,两个姐姐刚刚成年,大哥十六岁,二哥十三岁,弟弟五岁。父亲过早地离去,家中的天塌了,两个姐姐按照农村风俗拔亲出嫁后,母亲毅然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带着我们四个未成年的孩子,挣扎在无尽的艰难困苦中。看着母亲的艰辛,许多人善意相劝,让母亲趁年轻早点改嫁或招亲成家找个帮手,而母亲总是坚定地摇头拒绝。她说,孩子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她失去了丈夫不能再失去孩子,再苦再难也要咬牙把孩子们培养大,撑起这片天。

母亲生性刚直要强。父亲去世后,我家成了生产队的老亏支户。为了生计,母亲拖着带病的身体,常年下地劳动,挣工分糊口。但是靠母亲一人养活我们弟兄四个实在是勉为其难。每到年关,日子是最难过的时候,不但口粮拿不回来,还要遭别人的白眼。母亲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又很要面子的人,但为了我们过年能吃顿饱饭,总是硬着头皮跑到大队部申请救济粮,要不到的时候,就独自一人在阁楼上默默流泪。过年是农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人家的孩子都在鸣鞭放炮,走亲访友,欢天喜地的;母亲担心我们穿着破烂衣服出门让人瞧不起,于是把我们关在家里,为我们讲述爷爷被日本鬼子枪杀的故事以及父亲十三岁撑起家业的苦难经历,教育我们家穷不能失态,人穷不能志短,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穷日子和苦日子。母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年由于发大水,生产队庄稼欠收,许多村民为吃饱肚子,成群结伙到附近的隔湖农场偷谷物。当时二哥尚未成年,在别人的鼓动下也加入其中,出发之前被母亲知道了。母亲十分恼火,愤怒地把二哥从人群中拉回了家,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向母亲投以惊诧的目光。母亲去世后乡亲们异口同声赞扬母亲:她一辈子连别人的一根稻草都没拿过。这看似平常而又朴素的评价,却是母亲刚直自尊的真实写照。真是这样,在当年那样的困难时期,有谁敢拍胸脯说没拿过生产队田地的东西?我的母亲做到了。

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明事理,大事小事分得很清,特别是在培养孩子上不惜一切代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因家境极其困难,许多人劝母亲让孩子辍学回家给自己做个帮手,母亲从不理会,发誓要尽最大的努力把我们培养成材。记得初中毕业那年,一天放学回家,我硬生生地对母亲说,不想上高中了,要自己养活自己。正在剪鞋样的母亲深感意外,但还是平静地对我说:你的心思妈懂,可是家里再难,妈再没本事,也要保证你读完高中。当时我十四岁,自认为已经长大,根本听不进母亲的话,火气冲天地扔了一句坚决不上学的狠话。母亲本想吓唬我一下,谁知情急之中,把手中的小剪刀意外扔出了手。小剪刀的一头正好扎中了我的大腿根部。因扎得较深,剪刀立在腿上,血流不止。母亲急得手足无措,用哀求的口气让我赶紧拔出剪刀。为了达到辍学目的,我硬着头皮,忍着剧痛,要挟母亲答应辍学要求。母亲的情绪一下子失去了控制,她边哭边说,“不上高中,没有文化不会有出息,不读高中怎么向你故去的父亲交待,万万不能让母亲后悔一世啊!”母亲的话像一根针扎在我的心尖上,那份伤心之痛远远甚于肉体之痛。我把小剪刀取出来后,母亲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颤抖着为我包扎伤口。止住了血,母亲一把搂住我,放声大哭。母亲的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裳,我和母亲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很久很久。我的左腿上至今还清晰地留着一道疤痕,它成了母亲望子成才的见证和催我奋进的动力。可以说,我们几个弟兄都没有辜负母亲的良苦用心。在组织的培养下,我转业后已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弟弟至今还在机关工作,已经擢升为团级干部。

母亲心地善良,待人宽厚,境界高尚。小时候一家七口人挤在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平房里,吃不饱,穿不暖,冬天母亲为我们烧火取暖,夏天为我们驱赶蚊子。孩子们睡着了她才能休息。到了晚年,生活改善了,看到邻里们经济上有困难,经常无私地把儿女们孝敬她的零花钱拿出来帮助别人,自己却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分钱。有一个近邻,在我小的时候经常欺负和为难我家,因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多少年以后,邻居的孩子不争气,沾上了坑蒙拐骗的恶习,被人告上法庭,法院责令限期还款,否则依法执行。这个邻居东挪西借,可最后还缺三千元,急得团团转。母亲知道了,二话没说把身边仅有的三千元及时送到邻居手里。邻居接过钱,在母亲面前长跪不起。事后,很多人对母亲的举动不解。但母亲却说,3000元若能改变人的一生非常值得,过去的恩怨与助人相比一文不值。母亲的话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深深震憾了,谁都没想到瘦弱的母亲有那样仁慈而博大的胸怀。她让我真正领悟了“忘记仇恨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这句名言的真谛。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总是装着儿女和他人,惟独没有她自己。就是在生命垂危之际,想到的也是我们,恳求医院不要给儿女增添负担。

母亲虽然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没见过大世面,但深知国比家大,深深懂得好男儿志在四方和报效国家的道理。我第二次高考落榜后,情绪十分低落。母亲尽力开导我、鼓励我。几个月后冬季征兵工作开始了,我决心到部队大熔炉经风雨,见世面。体检合格就要离开家乡时,我和母亲的心绪都发生了变化。因为第一次出远门,我对母亲依依不舍。母亲同样不忍我远离,我无数次看到母亲躲在一边悄悄地流泪,理智和感情在交替折磨着她。离开家乡那天,母亲和哥哥、姐姐及亲戚朋友在轮船码头为我送行。就在轮船启锚的一刹那,我看见一直挂着笑容的母亲突然泪如雨下,向我挥手告别的动作像要把我从船上拉下来一般。我到部队后,听哥哥告诉我,母亲在家整整哭了一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我。直到回家探亲,母亲看我一切尚好,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第一次探亲,我和母亲每天聊得很晚很晚,母亲说她的思念,她的担忧,她的愁绪,但更多谈的是嘱咐和期望。母亲总是这样深明大义。我入伍三年后,母亲又把弟弟送到了部队。我和弟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双双考上了军校,提了干部,立功受奖的喜报不断寄往家里。母亲喜在心里,逢人就称赞我是她的“金儿子”。

母亲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农家妇女,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然而,她用无私的母爱浇灌了儿女健康成长。母亲身上展示的言而有信,自强自立,仁爱宽厚,深明大义等优良品质,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多少年来,在我悲伤时,母亲是慰藉;在我软弱时,母亲是力量。我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告诫自己“不管做什么,先把人做好“,要努力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言而有信的人,自强自立的人,淡泊名利的人,为民造福的人。虽然母亲已离我而去,但我深信母亲的精神永生,在母爱的光芒照耀下,我一定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脚印。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的建设 下一篇:“文学终结”论与文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