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英语测试改革的反拨效应

时间:2022-03-03 02:02:25

四六级英语测试改革的反拨效应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变化,说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还阐述了CET测试对英语教学和学习所产生的反拨效应。

关键词:四六级测试改革 语言测试 反拨效应

语言测试作为一种实现教学目标、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外语教学和学习起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反拨作用(washback)(Huges,1989)。国外语言学家对反拨作用有以下几种解释:Buck(1988,17)指出:“教师和学生使他们的教和学适应测试的要求是很自然的。特别是当测试对学生的未来非常重要时,当测试通过率成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依据时。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这种影响(即语言测试者所指的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反拨作用的影响可能促进或阻碍教学和学习。”Shohamy(1992,513)认为反拨作用就是“利用外在的测试来影响和推动学校范围内的外语学习”。根据近几年来主要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成果可以得出:测试的反拨效应既有正面的,对教学起积极有益的促进作用;另一种是也可能有负面的,对教学产生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反拨作用。因此,我们要研究如何不断提高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指导我们的语言教学以及语言学习。

1.对学生的反拨作用

语言测试本身虽不能提高学习者主体的语言能力,但测试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与结果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1.1确立英语学习的新坐标

目前,四六级合格证书不仅是大部分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之一,还牵涉到学位、奖学金、评优、保研等多方面的利益,这使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利益之战”,其为教学服务的功能几乎为其社会功能代替,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失之偏颇,将“通过四六级”作为大学英语学习唯一的、甚至终极的目标,认为只要通过四六级,就万事大吉了。据调查,备考四、六级占据了大学生日常学习10%到20%的时间,一些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不惜铤而走险,考试舞弊、泄题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改革后,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未要求与学位证书挂钩,同时还采取了其它措施如只面向在校大学生、明确将考试定位为“为教学服务”、强调各校应尽力避免应试教育等等以降低考试的社会权重。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考生对四六级考试产生的焦虑情绪,让学生不致于因为担心通不过考试而不惜荒废专业课的学习,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英语上,因此有助于大学英语学习返归理性。

1.2有助于今日之所学为日后之所用

由于大型标准化考试的局限,四六级考试75―85%为多项选择题,其结果是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如著名语言测试专家J.C.Alderson指出的:“参加多项选择题考试的学生能够学会一些应试技巧……使自己的分数‘人工地’提高许多。”加之四六级长期不注重口语测试,导致“哑巴英语”成为其代名词。而将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单列出来进行考试,将语言能力看作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组成的离散系统,显然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语言测试界占主导地位的“分立语言测试观”的体现。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对考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力比重被提至35%,且将采用更具真实性的听力材料,阅读增加了快速阅读,主观题如听写、改错、翻译、写作等所占比重“可以增加到35―45%”,考委会还计划在技术成熟的时候用机考的方式,使口试成为所有考生的必考项目。这些措施向考生明确传递的信息就是:这是确确实实对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要通过这样的考试,靠背词汇书和语法规则或“钻空子”是行不通的,必须老老实实地去提高听说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改革因此能有效地促进广大考生调整英语学习的结构,重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使考试能更准确地检验考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考试结果与考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更加吻合,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

2.对教师的积极反拨作用

2.1探索采用新模式

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有三个方面:一是修改原来的教学大纲,二是改革教学模式,三是四六级考试改革。显然,第一步修订教学大纲是后两步的基础,它提出教改的方向,提出教学新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然而,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与教学设备。为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第二步特意提出改革教学的模式,把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网络教学、教学软件和课堂教学三者为一体综合应用的个性化、主动式的学习方式,这是朝着改革目标所作的外部条件的适应与配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第三步:改革四六级考试等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系统就是对监控机制的改革。由于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间的“伙伴关系”,测试既为教学服务,又直接影响教学,并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作用。因此,如果说此前的四六级考试极大地束缚了广大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的话,此次对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将能最有效地引导和推动教师配合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利用新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2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我国大学生获得以英语为工具参与国际交流、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能力。新的四六级考试以其一系列有助于考察考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措施,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课堂上要提供给学生更多语言表达和听的机会,同时也不可放松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多样性的小测试,比如课堂听写、口头报告、专题测试等,测试的目的当然不是为考试而考试,而是循序渐进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能力。教师还要在教学中适度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如:广泛阅读的习惯,泛听的习惯等对学生都必将大有益处。而且,一旦这些习惯形成,学生不再会受到各种教材和考试的约束,无意中就能将一门外语学好,且会终生受益。

3.对用人单位的积极反拨作用

考试改革的实施将促使用人单位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改革前,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后往往会发现,很多手持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证书的毕业生并不具备足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此次考试改革也将促使用人单位重新审视考试结果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变“证书第一”为“能力优先”,同时考试改革还有望促使用人单位在人才录用时能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来选拔合适的人才。

4.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消极反拨作用

不管如何,都应当承认,任何一种标准化的考试对教学本身的影响,消极的总是远远超过积极的。越是标准化的考试,对教学的负面效应越大。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坚决反对选择题进入教学,而且也反对考试中的主观题形式进入课堂。由于各种因素限制,考试永远只能测试有代表性的(当然不是全面的)、很小一部分考生的能力。用这很小一部分来指导教学,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由于种种原因,四、六级考试已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考试。外语测试的实施、规模、分数权重、项目设置乃至权威性等都是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国家,要完全改变目前四、六级考试的现状,摆脱英语应试教学,消除作弊等种种负面影响和弊端,或简单地说取消统一考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5.结语

针对上述的大学英语改革的积极和消极反拨作用,要想使四、六级测试能真正以考促学,为教学服务,就必须大力实施其积极作用的一面,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英语基本技能,学以致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韩宝成.从一项调查看大学英语考试存在的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

[2]李炯英.中国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问题与思考[J]外语教学,2002,(5).

[3]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4]肖云南.关于英语测试的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

[5]蔡基刚.深思大学英语改革走向[N].中国教育报,2005-3-4.

[6]姜啸啸.回归考试的本意―聚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N].人民日报,2005-3-31.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资助项目(08YKS010)

上一篇:提高英语阅读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提高高考英语阅读效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