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03 01:21:37

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行政区划形成了阻碍区域协同发展的一道“墙”,各区域政府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人为分割市场,促使形成一座座“经济孤岛”。环渤海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潜力区域,区域内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三个子经济区,经济区之间由于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形成了产业低端性、产业趋同性、发展不平衡性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提高竞争力和内生发展能力,成为环渤海产业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产业转型 产业同构 一体化 政策协同

环渤海与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环渤海区域由河北、山东、辽宁、北京、天津组成,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三个子经济区域。从土地资源来看:环渤海辖区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4%;从人力资源来看:2014年区域人口达2.4378亿、占全国的17.92%(2014统计年鉴);地理区位上,整个区域面向“三北”,是我国北方的窗口,区域内天津港、秦皇岛港、大连港、青岛港均是我国主要的港口;政策资源上,国家从战略上布局了三个开发区[1](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蓝色经济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落实,环渤海的一体化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区域内存在着产业低端性、产业趋同性、发展不平衡性等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渤海需要在一体化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环渤海发展困境分析

(一)区域内发展呈块状分离

环渤海以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为中心,形成了三大城市经济群:以京-津-唐为核心的京津唐城市群;以沈-大为核心的辽中南城市群;以济-青-烟为核心的半岛城市群。[2]各城市群内部经济合作程度较高,而城市群之间因行政区划形成了块状分离的经济结构。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对三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情况,进行研究描述。引力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表1为环渤海主要城市之间基于引力模型计算出的经济联系强度值,从表中可分析出:首先,从基础经济区内部来看:联系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京津唐、沈-大,济-青-烟,京津唐经济联系强度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其内部交通的发达,可见,经济的一体化与交通的一体化联系紧密;其次,从三大基础经济区之间来看:京津唐与济-青-烟的经济联系强度要强于沈-大,但是总体的联系强度值较低。可见,环渤海内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不足,区域市场是相对分割的,经济群态为相对分离的块状经济,三者的区域间合作联系程度不高,更多的是以自身内部的经济合作为主,大区域间的联动能力还未实现。

(二)区域内产业结构水平失衡以及发展稳定性差

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平衡发展相比,环渤海经济发展呈失衡状态。产业结构水平上:北京的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三、二、一的合理分布,第三产业比重已趋近于发达国家,2014年北京三次产业比重为0.8∶22.7∶76.5。天津三次产业比重为1.3∶51.7∶47,比山东、辽宁、河北的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其中河北的产业结构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4年河北三次产业比重为12∶52.7∶35.3,而全国为5.7∶48.7∶45.6。发展稳定性上:环渤海总体经济增速较快而波动性很大,如天津市2008-2009年GDP的增速波动接近20%,其他省市的增速波动在5到15个百分点之间,经济增长呈现不稳定特征;GDP增速波动除与经济环境相关,还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鲁奇[3]等学者曾以河南省为例研究了产业结构水平,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水平高低与经济增长稳定性呈正相关)因此,可以说明环渤海整体产业结构水平较低。

(三)区域内产业发展方向趋同

环渤海产业的发展呈现趋同性特征且一体化程度低。本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研究环渤海的产业情况。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Xik和Xjk分别表示区域i和区域j产业部门k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Sij表示两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当Sij=1时,则两区域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当Sij=0时,则两区域产业结构完全不相同;通常情况下Sij介于0和1之间,Sij越大,则两区域产业结构越相似,Sij越小,则两个区域产业结构越不相似。[4]

表2统计了2008-2014年环渤海三省两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据表可知:三省两市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总体趋势为数值降低,说明三省两市的产业正往合理方向发展。但其中河北与天津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幅度达0.3;河北与辽宁从2010年开始也呈现上升趋势。从总体数值来看:除北京与河北以外,其他各省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都大于0.5,其中2014年天津与辽宁达到了0.9069,河北与辽宁达到了0.8634。因此,可以看出环渤海的产业结构相似度高,产业趋同发展。

二、环渤海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

环渤海产业转型发展实质上是区域一体化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经济人”的角度看,环渤海内产业结构趋同、发展失衡是各地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形成的,区域间的合作与发展是建立在利益趋向性的基础之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利益驱动下的战略选择。[5]

京津冀的经济总量、人力资本、资金、技术水平和政策红利在整个环渤海中处于领先地位。区域内北京发展水平最高,其人力资本特别是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创造力的“三高”人才是国内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其优势在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天津的优势在于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河北的优势在于农业、原料采掘业。[6]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青岛为核心,以济南、烟台为次中心,形成了辐射全省的布局,依托港口优势,辐射日韩,直接承接国际业务,优势在于石油、海洋装备制造业、化工等行业。辽宁沿海经济带面向东北亚,是东北的对外平台,其优势在于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

可见,京津冀、山东半岛、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产业战略上存在相同之处,因此,实现一体化是可行的。实现环渤海的一体化要打破行政区的体制,形成区域内合理分工和高度的跨界合作,发挥核心城市的聚集、扩散作用,促进区域的融合发展。

三、环渤海产业转型发展对策

(一)依托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从空间上对环渤海进行产业再造

破除行政区划的体制障碍,促进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扩散,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完整的产业链。京津唐、济青烟、沈大之间应建立无缝化的合作模式,在总体协调的战略下调整产业布局,发挥优势产业(如:天津的电子信息产业,大连的石化、船舶业,青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对于区域内产业同构的部分,可建立跨区域的联合企业,或集中于同一区域进行发展,实现规模效应。对于相互竞争造成的产业链缺失,应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对区域内的产业进行统筹和协调,从体制上对其进行保障;建立区域内的补偿机制,弥补各地的贡献差,实现区域内的发展成果共享。

(二)依托地域相邻优势,建立自由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

自由统一的市场体系可以促进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整体竞争力。[7]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争夺造成了环渤海发展水平的失衡和产业的趋同发展。建立自由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良好的市场交易和供求环境对于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强整体竞争力极为关键,环渤海各地方政府应破除市场壁垒,建立起没有区域、行业以及所有制区分,没有税收壁垒限制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相互联系的有机市场体系,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及内生发展能力。

(三)依托区域技术优势,从结构上对产业进行再造

安虎生指出:工业化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阶段和技术密集化阶段,并预测信息化阶段即将来临。[8]环渤海有很好的基础去把握信息化阶段的机遇:环渤海在技术基础、人才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石油、化工、生物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居全国领先地位;且“三高”人才集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环渤海并没有将其技术基础、人力资本的优势发挥出来。环渤海的产业结构性调整应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产业要由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特别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第二产业要对传统的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注重发展信息化产业,在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方面进行开拓发展;第三产业要着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善、效益突出的产业模式,打造具有独特性的环渤海产业类型。

(四)依托创新型国家战略契机,建立跨区域的协同产业政策体系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2006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即2020年我国要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自主创新战略,环渤海融合了我国高精尖的技术、人才,把握住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契机具有禀赋优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需要建立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政府之间推出的协同产业政策体系。协同的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在政府之间互动联系与合作的基础之上,各政府之间应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制定出协同发展的产业政策,使推出的政策能很好地形成合力,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创新发展,最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综上所述,环渤海产业转型发展需要解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业趋同化、产业低端性的问题,构建合理的市场经济结构,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和内生能力,其核心是要实现区域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出发构建协同产业政策体系,对产业进行再造,构建自由统一的市场体系,使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实现功能分区。联系度强的产业结构体系。总之,实现环渤海产业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从一体化的角度进行转型再造。

参考文献:

[1] 隋映辉,于喜展.我国沿海经济区产业转型与战略选择[A].上海交通大学.2010国际都市圈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C].上海交通大学,2010(6).

[2] 刘良忠,柳新华,徐清照.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发展创新模式――山东和辽东半岛次区域优先发展带动战略探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4).

[3] 鲁奇,张超阳. 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

[4] 罗若愚,赵洁.成渝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探析与政策选择[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5).

[5] 罗若愚,周立群.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3).

[6]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科协、天津市社科联、天津市科协、河北省社科联、河北省科协.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科协、天津市社科联、天津市科协、河北省社科联、河北省科协,2011(24).

[7] 周立群,夏良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证据[J].江海学刊,2010(4).

[8] 安虎生.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02.

上一篇:关节腔内注射益赛普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 下一篇:60例剖腹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