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来改善既有住宅顶层和底层的居住环境

时间:2022-03-03 12:44:48

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来改善既有住宅顶层和底层的居住环境

【摘要】在既有住宅中居住环境相对较差的主要是顶层和底层,怎样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来改善既有住宅顶层和底层的居住环境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对既有住宅的顶层和底层居住环境的缺点进行分析,并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来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绿色建筑,既有住宅,顶层,底层,居住环境

引言

居高不下的房价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二手房,而二手房中价格相对便宜的大都是已经十几甚至二十几年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由于当时设计标准低,建造工艺落后,墙体、屋顶、门窗等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节能的要求,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白白流失,而且也使得居住环境较差,这些问题在既有住宅的顶层和底层尤为突出。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怎样利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来改善既有住宅,尤其是既有住宅顶层和底层的居住环境、节约既有住宅的能耗,将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既有住宅顶层的缺点主要有冷,热,漏,高等

由于既有住宅以平屋顶居多,顶层的面积较以下各层为最大,其室内保温、隔热效果及热稳定性最差,造成“冬冷夏热”的现象;漏是指由于屋面直接接受风霜雨雪的冲刷、侵蚀,再加上施工质量不过关及维护不善,屋面极易发生渗漏水现象;高是指无电梯的既有住宅的顶层楼层太高,使老年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上下不方便。

2 既有住宅底层的缺点主要有采光差、卫生差、通风不畅、噪声干扰等问题

首先由于底层楼层低,易受相邻建筑物的遮挡,不仅日照时间很难保证,而且也使底层住宅的空气循环减缓、换气受阻;其次相对于其他楼层更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如门铃、汽车行驶噪音等的干扰;第三过去的老房子一般都保留了底层的垃圾道出口,使得底层住户的卫生条件较差。

3 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综合进化为目标并优先考虑建筑的环境属性。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建造、使用等问题,还要考虑到建筑废弃后的再利用或处理问题。

绿色建筑可以从Reduce,Reuse,Reunite,Recycle(简称4R)来理解。

3.1 Reduce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节能、节省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 Reuse即建筑及资源的再利用。

3.3 Reunite即建筑及建筑材料的再结合。

3.4 Recycle即建筑及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4 利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改善既有住宅顶层的居住环境

4.1改善顶层住宅的室内热环境――Reduce

4.1.1 改善顶层住宅“冬冷夏热”的室内热环境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是“平改坡”。经过“平改坡”改造后首先可以解决雨水渗漏问题;其次是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第三也可以美化住宅的立面造型,从而装点美化城市环境。

4.1.2 顶层加建小型体量房间。加建部分可以根据居民需要做成娱乐、会所、运动场所、附属用房等。当然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要在不影响原有住宅的日照的情况下方可实施。

4.1.3 在屋顶设置可移动的水箱或蓄水屋顶。可移动的水箱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并加以利用;而蓄水屋顶是利用水分的蒸发来给屋顶降温。水的来源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装置来解决,利用过的水还可以经过处理后用作其它用途,例如用于植物的灌溉或回灌地下水。

4.1.4 种植屋顶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叶面的蒸腾作用及对太阳辐射热的遮拦作用,来减少太阳辐射热对屋面的影响。而且在城市绿化、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等方面有作用,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隔热措施。这种绿化遮阳的方法也可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同“平改坡”相比,“平改绿”在施工和种植养护上已经拥有成熟可靠的技术,改造费用较低。

4.2 解决登高问题的设想――Reunite

登高问题是一个很难回避的问题,这也是无电梯多层住宅顶层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解决的方法可以将这些既有住宅分组,用外走廊将临近的既有住宅单元连接起来,根据单元的多少来设置一定数量的电梯及疏散楼梯。这样住户从楼电梯进入走廊,再从走廊进入各个单元的楼梯,在走廊和楼梯间的适当位置布置绿化和小品,以及一些休憩的空间,也为居民创造了交往的空间。也可以根据既有住宅的层数,不设电梯,只设置中层楼梯及走廊平台,住户通过加设的楼梯直接上到中间楼层,再进入各自的单元楼梯,这样将整个建筑高度分成了两段,缓解了登高的困难。

5 利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改善既有住宅底层的居住环境

5.1 利用间接日照改善底层住宅的采光――Reuse

底层房间通过北侧相对的建筑南向墙面反射获得阳光,就相当于在北半天空有一个“虚拟太阳”,将“虚拟太阳”的不同方位与北向进光窗洞相连就获得反射阳光的路径通道。根据住宅建筑的空间关系和太阳不同季节的运动规律,在墙面适当位置合理安装高反射率的镜面材料,将阳光反射到底层住宅室内,提高日照和天然光水平。在夏季因太阳高度角加大,亦将阳光反射在室外,避免造成室内过热。也可以利用窗台板设置反射材料。

5.2 利用合理绿化配置改善底层住宅的通风条件――Reunite

紧靠既有住宅的密集灌木只会增加住宅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如果灌木丛的高度刚好遮挡室外的凉风进入到室内,则会严重影响夏季的通风。因此灌木丛最好离开既有住宅外墙4米左右。处于这种位置的灌木丛不但不会影响通风,而且还会对进入是室内的风有下压作用。考虑夏季遮阳时需种植高大树木,但高度需高于二层窗台,并且必须是落叶乔木,冬季不遮挡阳光照进底层室内。

5.3 利用合理绿化改善底层住宅的声环境――Reunite

绿化带对降低交通噪声具有一定作用,据测定,绿篱能反射75%的噪声,10m宽的草坪可降低噪声0.7dB(A),10-14m宽的乔灌木结合绿化带最大可降低噪声5dB,25-30m宽的隔离林带可降低噪声10-12dB。但现实情况这样大的宽度通常无法保证,这就需要注意绿化树种的层次搭配关系。但绿化的高度也是有限的,它对五层以上的楼层几乎没有屏障作用。如果高层住宅有隔离噪声的需要的话,可以采取对住宅的阳台外墙进行立体绿化来达到降噪的目的。

5.5 自动化垃圾收集系统改善底层住宅的卫生条件――Reunite

既有住宅底层垃圾道的卫生问题的解决可以借鉴香港的公营房屋自动化垃圾收集系统。自动化垃圾收集系统是一种真空管道垃圾收集和输送系统。家居垃圾弃置于投放口后,会自动经真空吸缀,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中央垃圾收集站,并于该处与输送气流分离,压缩进密封的贮放柜,以3:1比例缩减垃圾体积,其后由收集车辆运走,倾倒与废物转运站或堆填区。可设置三种不同颜色的可循环再造废物收集箱分别收集纸张、铝罐和塑料,以便资源的再利用。

6 结语

根据既有住宅的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来改善既有住宅顶层和底层的居住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将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卜一德主编,赵亚军,秦家顺副主编.绿色建筑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 [2] 沈天行,袁磊.将日光引入北向住宅底层的技术.建筑学报.2004.4

[3] 董树勋,赵祥,贺明飞,杨雪.从住宅小区声环境现状看改善设计之对策第七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2008.9

[4]陈志明,伍达群.香港公营房屋垃圾处理系统的发展第七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2008.9

上一篇:论太阳能建筑的发展 下一篇:建筑节能材料与应用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