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时间:2022-03-03 11:26:12

【前言】简论数学的研究性学习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基本上局限于课堂之内,并体现于课程教学的某个环节,而研究性学习则远远超出了课堂,并且探究的因素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的始终。 2.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多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索去发现已存在书本或教材中的预知结论,而...

简论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旧材料的知识体系被打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自然地延伸到了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等现实领域。新颖丰富的学习内容引人入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展现其间,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条件。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研究性课题为我们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那么,数学研究性学习应该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其课程目标和发挥其课程功能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观点和做法。

一、弄清概念: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的理解。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进行“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分清研究性学习与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的异同

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即探索性学习,但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理解,因此两者不能等同起来,要看到它们的区别:

1.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基本上局限于课堂之内,并体现于课程教学的某个环节,而研究性学习则远远超出了课堂,并且探究的因素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的始终。

2.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多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索去发现已存在书本或教材中的预知结论,而研究性学习所要探寻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未知的。

3.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所要研究的问题一般是已知的、清楚的,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刚开始时并不十分清楚,问题随着研究的展开逐渐被暴露。

4.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所要研究的问题多为封闭的学业问题,而研究性学习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多为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人们所遇到的、所关注的问题。

因此,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学科课程中探索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异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才能使研究性学习有更开阔的发展空间。

三、理清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历来包含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一是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二是通过亲身的实践,让学习者“体验”到知识使用的乐趣,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把与前者相应的教育称之为“传授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则称之为“接受性学习”的话,那么,与后者相适应的教育则称之为“体验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研究性学习”。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两种教育、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健壮,人才能走得稳、跑得快。但是,过去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学习主动性被压抑,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应当看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研究性学习”在使学生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的效率之高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因此,这两种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中都是必要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四、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围绕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相互合作的交流的过程。

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角色的转变

1.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学习的平等参与者

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的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视野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化,教师再也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也就失去了对学生所要学习知识的权威。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作为参与者,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中,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无拘无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教师从中也能学到很多新东西,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的传统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是科学文化的传授者。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除在资料信息来源、思路点拨、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外,还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协调者,创设轻松的活动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证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

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社会使命感。

上一篇:论数学教学中的差异教学 下一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