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河桥》现实主义摄影剪辑风格论

时间:2022-03-03 11:07:20

《桂河桥》现实主义摄影剪辑风格论

[摘 要] 经典战争影片《桂河桥》的摄影与剪辑呈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展现出这部史诗电影力求客观的创作意图。该片秉承和发展了长镜头美学,追求复写现实,推崇大全景、长镜头和深焦距,将现实的统一连续性搬上银幕。长镜头与分切镜头的综合运用,使得《桂河桥》既有纪实主义影片的真实感,亦有戏剧性影片的悬念性和紧张刺激感。这部作品也因此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为成功的电影之一,对当今的电影创作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桂河桥》;现实主义;摄影;剪辑

被称作“乌托邦之梦”的《桂河桥》是电影大师大卫·里恩的早期作品,影片对于战争的视角独特而深刻——它不仅能够摧毁人类的物质家园,而且还会引发人性的扭曲和民族秉性的异化。[1]该片以“建桥?——炸桥”之争为主线,讽刺了战争的荒诞与残酷,对“军人的天职是服从”一论做出了深刻而精辟的反思。就整体风格而言,与其称之为战争片,《桂河桥》更像是一部场面宏大带有纪实性质的历史片。影片追求复写现实,大量采用深焦距、大全景和长镜头,在银幕上呈现出现实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也正因如此,《桂河桥》曾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七项奥斯卡金像奖,[2]本文将从《桂河桥》的摄影与剪辑元素入手,来探寻这部现实主义典范之作的内核。

一、现实主义的摄影构成

《桂河桥》的摄影处理极少有主观色彩掺杂其中,展现出这部史诗电影力求客观视角的创作意图。一般来说,景别元素的运用与影片的风格息息相关。戏剧性较强的影片必然大量运用近景、特写等小景别镜头,以突出强化影片的戏剧特征,带观众进入跌宕起伏、波诡云谲的观影情境。与之相反,戏剧性因素较弱、提倡生活化、自然化的电影,必然更多地采用全景、远景等较大的景别,带观众进入真实可感、生活气息浓厚的情境之中。

《桂河桥》这部电影中含有大量全景镜头,很少近景和特写。这样的镜头运用,虽稍显稳重有余活泼不足,但却十分符合影片的内容特点,贴合影片的叙事风格。为了营造“纪录式电影”的观感和史诗片的厚重感以及展现人物行动空间的日常性与真实性,片中有大量全景甚至大全景镜头用来在不同段落、不同场面前作为介绍场景环境的主镜头或段落镜头。如片头战俘营俯角的全景镜头,片中交代盟军驻地海滩的全景镜头,片尾逐渐远离爆炸现场的全景镜头等。

在整部影片中,近景和特写是全景镜头的有益补充和辅助表现手段。偶尔出现的面部特写,例如战俘到达营地后,因军官也被强迫服劳役,尼克森与斋藤大佐争执的段落,出现了二人面部特写的交叉剪辑以及斋藤打尼克森耳光后,尼克森嘴角流血却毫不屈服的神情特写等,它们在表现出人物动作的日常真实的同时,也体现出明显的戏剧性,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这些镜头不仅揭示出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还为片中人物以后的行为提供了动因,实际上参与了剧作。

景深镜头的大量运用是本片摄影的突出特色。景深镜头通常以长镜头为主,在一个镜头内集结了十几甚至几十个镜头所要叙述的内容,即我们经常提到的场面调度。电影技法处理的简易与繁难同镜头数量的多少并无太大关联。长镜头看似技法简单、省时省力,无需太多剪辑工作参与其中,而实际上,长镜头的摄制离不开复杂的场面调度——镜头后期的选择与组接已被提前安排到拍摄过程中,行云流水般的电影技法已被融入真实、生活与自然化的情境之中。

在《桂河桥》一片中,有着许多场面调度的优秀实例,它们同长镜头、景深镜头一道,成为影片不可或缺的亮色。如英军战俘列队进入战俘营一幕。摄影机横移、跟拍,英军战俘由远及近进入画面。英军战俘入画镜头的前景是几枝枯树枝,背景是树丛。队伍在行进,摄影机随之横移,前景由树过渡到伤病战俘休息棚,棚内的伤病员被吹着整齐欢快口哨的英军战俘所吸引,纷纷起身观看。于是,前景被置换为一个个趴在窗口的深褐色后背。随着战俘正式进入营地,背景也相应成为茅草盖成的宿舍。摄影机继续横移,离开伤病员草棚,画面被行进中的英军战俘所占据。整个镜头用时37秒,画面内容却很丰富,显示了导演高超的场面调度能力。而长镜头与景深镜头共同营造的真实感,让观影者仿佛身临其境,与画中人一起参与到剧情中来。

又如尼克森、希尔斯与其他战俘在夜幕下的草棚里讨论是否逃跑的段落,影片运用了一个长达1分19秒的镜头。草棚正中是一张矮木桌,尼可森在中间,面部被橘黄色灯光打亮。旁边坐着两个人,后面又各有二人,恰好填在空隙内。画面右边是坐成一列的战俘侧面。棚内是黄褐色调,棚外是深蓝色调,形成对比色。画面右下、左上的人首先发言,形成画面的纵深感。随后发言是尼克森和希尔斯,当希尔斯说话时,摄影机缓慢前移,镜头向我们暗示了:正在发言的这个人是该片的重要角色。然后尼克森再次发言,镜头在此过程中较快推至画面只有四个人:尼克森(左)、英国军医(中后)、希尔斯(右后),之后,成固定镜头。整个镜头一气呵成,自然流畅而不留导演摆布的痕迹。实际上,要想完成类似的长镜头,必须深谙影像构成规律和场面调度原理,配合演员纯熟到位的表演、摄影师及时到位的捕捉、灯光师层次丰富的布光等等,才能将“虚构影片”拍出“纪实影片”的感觉。

在任意一部影片中,我们都能找到分切镜头与长镜头的身影,而孰轻孰重则决定了电影创作的不同风格倾向:注重“写”或是注重“读”,两种不同的风格倾向带来不同的观影感受,观众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差异。如果电影创作者更多地关注“写”,则分切镜头运用较多,将故事过程与结局生动地、直观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饱享视听盛宴,解读和思考的过程则淡化了。与之相反,如果电影创作者更多地注重“读”,则长镜头将会得到充分利用。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变被动为主动,解读、思考影片的意涵,甚至与导演一起参与到电影创作中,缩减了观影者与影片之间的距离,令人回味无穷。从内容表达的角度来讲,《桂河桥》中的许多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完全可以采用对切与全景交叉的形式来替代,叙事上并无大碍,节奏上更加明快,摄制起来也更为简便。用长镜头和景深效果来表现的好处是:可以使场景显得真实,将在场各个重要人物的反应尽收眼底,从而凸显出该片的现实主义风格特征。

二、现实主义的剪辑要素

一般来说,剪辑手法是根据整部影片的风格基调而确定的。纪实风格的影片倾向于大量使用长镜头,以减轻剪辑所造成的人为痕迹,使作品贴近真实情境,具有纪实主义作品的美学特征。而商业化的影片多用短镜头,通过大量的剪辑处理,使细节突出明了,使人物鲜明确定,使矛盾强化突出,使故事紧张刺激。而《桂河桥》在这方面的处理显然有所不同:作为一部商业片,却大量运用长镜头,追求复写真实的效果。并且,尽管运用了大量长镜头,影片却不显得沉闷乏味,反而将恢弘壮美的史诗感抒写得淋漓尽致。此外,《桂河桥》的剪辑呈现出古典电影的剪辑模式,用“淡”和“化”来区分段落,使观众意识不到剪辑过程。[3]

影片的起始段落即向我们展示了长镜头的魅力:仰拍透过芭蕉叶所看到的晴朗天空,随之摄影机下降,画面是变幻着的各种植物,然后镜头缓慢右移,一个接一个的木制十字架入画,是简陋的士兵坟墓。镜头继续右移,入画的依次是大叶植物、树干、铁路、路对面的同样的几个木制十字架。及至整段铁路入画时,成固定镜头。这时,画面的主体是铁路:近处笔直,远方呈弯曲状,画面具有强烈的透视感。而画面右部的十字架坟墓,与铁路紧密相邻,似乎隐喻着与铁路的关系。此镜头用时41秒,画面内容非常丰富。以长镜头开场,也为整部影片的风格定下基调。

下面也是一个长镜头运用的典范之作:尼克森争取到铁路的修筑权后,来到了工地。画面左下方是黄土、架设中的铁轨、赤膊工作的士兵,占画面的三分之一。右上方三分之二的画面是绿树、远山、蓝天。紧接着,尼克森和另两名英国军官由下而上入画,位于画面的右三分之一处。尼克森眺望片刻,随即走向工地,镜头随之左摇了一个很小的角度,以保证画面主体为工地,因为主要人物已经进入工地了。

在精彩的长镜头之余,分切镜头创作手法在《桂河桥》中也有所体现。该片的两条线索:尼克森的造桥、守桥——希尔斯的逃跑、盟军的炸桥,正是通过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来进行组接的。这边,尼克森领导的造桥工程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那边,盟军突击队员则带着炸药不断逼近,一路上向观众交代了种种快乐和困难。另一个例子是大桥竣工后,这边战俘营里进行着庆功晚会,场面热闹欢快;那边斋藤却在室内写下遗书,包好匕首,准备于大桥通车后切腹以洗造桥无能的耻辱;而外面的盟军突击队员则在布设炸药。欢乐、悲壮、紧张,三种调子剪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了悲剧即将发生,欢乐即将烟消云散。在随后的事件发展中,运用了同样的剪辑手法:大桥通车在即,尼克森满足地在桥上走走看看,斋藤脸色凝重地时时摸摸匕首,而突击队员则在等候火车开进,准备炸桥。长镜头与平行蒙太奇的综合运用,使《桂河桥》既有纪实主义影片的真实感,亦有戏剧性影片的悬念和紧张刺激感。

《桂河桥》音乐与音响的剪辑也匠心独具,令人回味无穷。影片中,音乐、音响没有被仅仅当成装饰,而是与人物语言一道积极参与剧作,揭示人物心理活动、传达思想。整部电影中,音乐几乎贯穿始终,其主要作用是烘托气氛或揭示人物心理状态。如影片开始时,英军战俘们吹着整齐划一的口哨进行曲出场,与阴森残酷的战俘营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英军战俘们乐观、自尊、蔑视日军的心理状态。同样的口哨声在大桥造成后再次出现,这里便是庆功曲了,英国军人坚贞不屈又乐观自信的人生观呼之欲出。而在丛林中,突击队员与日军士兵周旋时,对位音乐则是紧张、低沉的,把突击队员时时提防、面对危机紧张警醒的状态很好地烘托了出来。而大桥造成后,尼克森上校在夕阳中的大桥上踱步时,用的则是轻缓、怀旧的音乐,一切暂时归于平静之后,音乐表现了剧中人物思考、沉静中的心理状态。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配乐中的口哨主题曲因其轻快的旋律而风靡全世界。这首作于1914年的铜管乐曲,原名《博基上校进行曲》,因本片而广为流传,故又名《桂河桥进行曲》。曲调充满动感、活力、幽默、轻松,具有迷人的魅力,被一群衣衫褴褛的战俘演绎得更加动人。[4]

三、结 语

《桂河桥》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乃至世界的优秀影片,片中既有浓烈的英国味,也有斑斓的国际色彩:东西方文化的撞击、英美民族性格的反差,东南亚热带丛林的异国情调等,既有观赏性,又不乏哲理性,看后令观众回味无穷。在摄影剪辑风格上,长镜头美学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实性与戏剧性在镜头的运用中得到巧妙融合。以上种种,使得本片取得了世界范围的成功,也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程华胄,小青.大卫·里恩——好莱坞曾经的史诗[N].江南时报,2004-07-12(15).

[2] 曹新华.《桂河桥》——出色的“桥”[J].大众电影,2000(05).

[3] 李容喆.影片叙事与风格体系的互补关系[J].当代电影,2001(07).

[4] 杨大林.《桂河桥》中的进行曲[J].音乐周,2006(47).

[作者简介] 郭薇薇(1981— ),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上一篇:电视媒介在媒介融合中的发展与变革 下一篇:影像置换与经典小说《蝇王》叙事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