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生辅导员的工作初探

时间:2022-03-02 10:07:29

高校艺术生辅导员的工作初探

[摘要]随着艺术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在实践中凸显出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旨在对高校艺术生特点进行描述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创新辅导员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高校艺术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从而引导和促进高校艺术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艺术生 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212-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艺术高等教育也逐渐呈现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大众化的趋势,多所综合性大学非艺术院校也增设和开办了艺术类专业。培养高校艺术人才是一项系统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着专业的特殊性,也有学生的群体性,同时也有着各自的个体特征。正确把握他们的特点,进一步做好高校艺术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引导艺术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艺术生特点分析

(一)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模糊

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艺术生个性化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大多积极向上,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想法奇特,好求异存同,不盲从,注重主体意识;但同时受到多元价值观念的浸染,不能忽视有些学生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的事实。他们沉湎于画室,不关心时事,理想信念较为淡薄,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及课程有抵触情绪,存在自我为中心与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二)思维敏感、感情丰富,但稍欠理性

艺术生相比于其他学科学生更加善恶分明,情绪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是大学生中最为敏感和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善于与人沟通,待人友好真诚;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追求完美。因此,艺术专业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情感丰富、观察力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等优势,但同时也会显现出容易冲动、欠缺理性、忽视现实等不足。

(三)个体独立性强,但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艺术专业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是艺术生大多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为艺术而艺术,但同时学生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他们中间普遍存在着法纪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时间观念不强等特点。他们向往所谓的绝对自由,对纪律教育乃至思想道德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四)专业情结浓厚,但文化基础薄弱

艺术生大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甚至认为“没有艺术就没有生命”,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包括专业理论学科)。因此造成艺术生知识面狭窄,文化基础差、对文化课的学习有偏见、缺乏认真踏实、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甚至会以“听不懂、没用处”作为其经常逃课或不听课的理由。

二、高校艺术生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和实践

面对“高校艺术生”这个教育对象群体,特别是艺术生个性中的负面因素,辅导员工作开展起来难免棘手,“管好学生”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口头禅,甚至认为只要采取习惯性做法,保证学生不出问题和差错就行,学生工作往往耽于事务,忽视了辅导员真正的职责是“管理育人”“精神导师”。为此,笔者根据个人的工作实践,对艺术生辅导员工作理念及方法梳理如下:

(一)对艺术生的思想教育应处理好严格管理与展示个性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引导和开启,而不应该是完全的严格管理,要照顾到专业的特殊性,兼顾个性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严格管理是发展个性的基础条件,个性化色彩必须是一种能融入群体利益的个性化,应是全面发展的个性,并不是放任自由。由于艺术类专业和学生本身的特性,不能单纯地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应该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及创作的时间和空间。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经常性与学生小范围的交流,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专业发展,及时给予指导意见,避免开大会、开长会的灌输式教育。

(二)尊重学生意见表达,加强互动

在学生工作中,尊重学生们提出的不同意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沟通渠道。平时要注重和学生多交流,多关心和帮助学生,处理问题站在学生的立场,为他们着想,督促他们,并要尽量融入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融入到专业教育当中,同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通过优化教育环境和转换教育方式,进行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我们可以利用组织优势,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比赛、社会实践,补充学生课堂以外的专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此外,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学,补充学生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讲座、沙龙、展览、校园论坛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掌握咨询教育方法,加强艺术生心理辅导

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说教、训导姿态,咨询则是平等、商讨、参谋方式,更易于艺术生所接受。因此,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学习咨询、学业生涯规划咨询、就业咨询等加强学生教育。而对于艺术生较为薄弱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做到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平时通过网络平台,利用QQ群、BBS、博客等网络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咨询辅导,必要时联系心理咨询中心,帮助解决。

【参考文献】

[1]胥炜.浅谈如何做好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上一篇:独立学院高级英语课程的开设特点 下一篇:英国约克大学职称评审制度介绍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