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林木种苗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3-02 01:51:41

湟源县林木种苗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随着青海省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林木种苗供应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针对这些现状,从管理组织措施及建设体系等方面提出种苗工程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 林木种苗;现状;发展对策;青海湟源

中图分类号 S7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214-02

种苗建设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随着青海省退耕还林(草)、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的启动和实施,湟源县林木种苗生产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现状。根据该现状,湟源县林木种苗工作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研究种苗生产的新特点,调整结构,建立种苗生产经营管理的新格局,以加快该县林木种苗工作的发展进程,满足生产需求。

1 湟源县地貌状况

湟源县属大陆性气候,地处农牧业交汇处,交通四通八达,俗称“海藏咽喉”。海拔2 470~4 898 m,垂直高差2 428 m。平均温度为3 ℃,最热月均温13.8 ℃,最冷月均温为-11 ℃,≥5 ℃年积温为1 770 ℃,≥10 ℃年积温为1 020 ℃,无霜期28~70 d。年平均降水量为400 mm,年蒸发量1 454.3 mm,降水量时空分布5—9月占全年的86%,11月至翌年3月降水只占全年的14%。全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地境虽小,但垂直高差较大,对气候的影响很大。主要气候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明显多雨,冬季漫长干旱。日温差较大,年温差较小,结冻期长,无霜期短。

2 种苗建设现状

过去在计划经济的调配下,湟源县在种苗建设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技术力量差,苗圃基础设施差,苗木品种单一,资金短缺,土壤改良力度不够,2个国营苗圃入不敷出,经常靠林业主管部门扶持生产。自1999年“三大”工程的相继实施以来,苗木需求量相对加大,苗木产量供不应求,湟源县苗木市场相对匮乏和被动。在空前的机遇面前,湟源县加大了苗圃经营力度,从技术环节上做文章,从苗圃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从苗木品种上找出路,从争取项目上促发展。鼓励个体经营育苗,解决苗木的需求量,谋划苗木市场经济,推动林业经济和县域经济。由于气候因素和思想观念的制约,湟源县个体育苗起步较晚。该县苗木无法满足“三大”工程的用苗量,只能从气候特征相近的外州县调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2007年鼓励成立了大华镇大华村和平乡小高陵村2个个体育苗基地以及多个小型育苗户,培育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云杉、圆柏等针叶树种,沙棘、金(银)露梅、红沙柳等适应性较强的灌木树种,丁香、榆叶梅等庭园绿化树种,定向培育了圆柏、云杉大苗。2012年为该县造林工程提供了逾300万株优质壮苗,为创建林业“精品”工程和推动区域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

3 种苗工程发展对策

3.1 搞好林木种苗扶持政策

要充分考虑林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的长期性、区域性、多样性、技术性、计划性、公益性等特点,在认真落实现有林木种苗发展扶持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更大的优惠政策,促进林木种苗的生产和发展。湟源县自然条件差,苗木周期长,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低。因此,除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外,还必须要给予政策性的经济扶持,才能保证湟源县种苗生产正常发展。在继续实行免征生态苗木农林特产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建议国家财政、计划、林业等有关部门依法研究制订和实行林木种子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林木良种基地补偿办法,以及对林木种苗生态公益性生产应给予生态效益补偿等优惠政策[1]。

3.2 鼓励周边集体、个体采取多种形式培育种苗,推动国有苗圃的体制创新

林木种苗不仅是造林绿化的基础,而且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和新型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种苗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种苗工程日趋呈现市场化。湟源县种苗建设要针对该种新情况,认真开展种苗市场研究,搞好种苗市场预测,正确引导国有苗圃、个体育苗圃调整育苗树种和品种结构,不断提高种苗科技含量。同时,也要注重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和珍稀树种,积极筛选、引进、推广优良新品种。

苗木生产要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苗圃,建议国有林场大力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苗圃,凡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具备的,都可以凭生产、经营许可证从事苗木培育和经营。要深化国有苗圃改革,通过实行承包、股份合作改革,使投资、劳动、技术等各方面充分发挥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国债资金投入的苗圃,一定要解决好今后的发展问题,使国有苗圃真正增强市场意识,活化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要通过国有苗圃技术、基础设施、信息的优势,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实施种苗基地化、专业化生产,走“苗圃+农户”的路子,将苗圃龙头和个体育苗户结成联合体,建立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生产经营规模化的苗木生产基地,促进苗木产业化进程[2]。

3.3 大胆创新,推广适用新技术,进行科学育苗

湟源县种苗生产应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和乡土树种的特性搞好种源普查、种源试验、优良种源区划、良种选育、优良无性系繁殖、抗性育种等工作。抓好组培育苗、容器育苗、种子育苗、ABT生根粉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在积极推广乡土树种的同时,特别要探索适于该县生态立地条件的造林新品种的试验。要认真总结成功试验,在推广适用的育苗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把一些适用的先进种苗技术引进来,为全县的林木种苗生产服务。组织林业科技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工作,从而提高全县育苗技术的总水平。

3.4 提升林业科技水平,推进林业科学技术的应用

在林业建设工作中,为了提升林业科技整体水平,充分发挥林业科技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依靠林业科技进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林业科技推广中,依托林业重点工程,根据不同的树种和土壤特性、自身条件,建立了几个科技推广示范点,将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为林业生产力。湟源县林业站主要开展了油松大田幼苗移植容器苗培育、地膜覆盖沙棘雌株扦插、青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针叶树种的驯化培育、金(银)露梅等抗旱乡土树种的培育、花灌木的引进及培育等科技推广工作。在造林工作中,开展了泥浆蘸根、ABT生根粉浸根、容器苗造林等工作。科技推广不仅增加了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而且增强了科技推广对林业重点工程的科技支撑作用,显著提高了各大工程的实施效果[3]。

3.5 大力提高苗圃管理措施,促进苗圃发展

3.5.1 大力支持苗圃基础设施建设。育苗是时令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组织协调好道路、渠道工作,确保苗木及时运输和各环节工作的有序进行。加强配置喷雾机具、喷灌设施、运输工具,保证苗木健壮生长。

3.5.2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育苗技术含量。由于湟源县林业站人力资源相对薄弱,育苗技术力量差。加上人员配置少,管理面积大,导致管理管护工作跟不上需要。为了更好地促进苗圃的发展,拓宽苗圃发展渠道,必须加大培训力度,让技术员了解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苗圃发展的必要性。使技术人员从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掌握苗木市场动态和苗圃发展的方向,为种苗建设贡献力量。

3.5.3 创新管理体制。老的、旧的、不合时宜的想法必须以科学的办法予以更新,创新管理体制,使苗圃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不管是国营苗圃,还是个体苗圃,都必须看清苗木市场动态,改变体制,培育新品种和畅销的树种,尤其要注意培育发展前途较好的树种。在人员管理上,要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必须抓好各个环节的技术流程,不能疏忽大意,而且要配合森防工作人员做好种苗病虫害防治,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科技项目上,要跟踪记录苗木各个生长阶段的特征,进行归纳分析,以便于推广应用。要求个体育苗的工作人员,多学习林业知识,多与林业技术人员衔接、交流、探讨,在实践和理论上要同步提高经营水平,采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促进现代育苗工作的开展[4]。

3.5.4 提高苗木质检员的水平。苗木质检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重要部分。苗高、胸径、地径、根系完整、冠幅、病虫害、人为损害等各方面严格按标准执行,坚决杜绝不合规格苗木上山,以保证造林工程顺利实行。

3.5.5 力求形成苗木市场气候。受湟源县气候特征及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影响,苗木发芽时间虽然相对西宁地区和海东地区晚20 d左右,但却符合边缘寒冷地区的苗木调运时间。本着这一优势,应多培育乡土树种的优质壮苗,着力打造苗木市场,努力使湟源县成为边缘地区的苗木调拨基地,形成苗木市场气候。

3.6 做好总体发展规划

在今后的几年里,要转变观念,抢抓机遇,以推广科技育苗为目标,力求完善种苗市场,定向培育一些比较畅销的大苗和适宜周边地区生态条件的乡土树种,逐步垄断乡土树种的苗木市场。另外,培育城镇绿化中比较畅销的花灌木,兼营时令性花卉,争取该县城镇绿化的苗木市场。在培育苗木的同时,引导群众利用资源优势经营种子生产,以便提高经济收入,推动种苗建设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朵永善.理清思路谋发展[J].中国林业,2012(15):40.

[2] 宣景宏,王巍.辽宁省果树种苗繁育体系建设的发展建议[J].北方果树,2012(5):49-52.

[3] 赵桂平,崔巨波.彰武县果树良种苗木生产基地建设管理办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82-83.

[4] 吴建明,陈武松,徐小荣,等.景宁县林木种苗基地建设调查研究[J].绿色科技,2012(7):139-140.

上一篇:攻坚肺癌传播希望 下一篇:中国县级市耕地资源的空间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