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教授召唤 课堂产生共鸣

时间:2022-03-02 02:38:21

聆听教授召唤 课堂产生共鸣

【摘 要】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能力导向 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情景设置 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72

一、理论引领

暑期武夷山聆听余文森教授报告: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也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该怎样实施,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和根本所在。本人也认为如果不从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和理清,就奢谈有效教学,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缺少理论的指导,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也就谈不上真正有效的研究、行动和落实。

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提出:课堂要转型;教学的转型是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的,召唤一线教师“决战课堂”。具体指出了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要实现有效学习,必须形成五个条件:学习内容要恰当、学习环境力求宽松、学习形式应多样、学习组织过程要科学、学习活动评价应有较强的包容性。

二、行动共鸣

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怎样不断与时俱进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1.向思政课教学目标要效率。

教授希望实现有效教学的五个条件之一是学习内容要恰当。我们的做法是研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简约课堂教学目标。所谓三维目标就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它们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认知的根本;过程与方法是认知的枝干;知识与技能是认知的花果;错误与失败是认知的绿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型目标。它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与过程以及必须的知识与技能逐渐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又反作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每节课上落实三维目标,备课时应该简约教学目标,集中突出的目标容易达成。比如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我们备课时的教学目标简化为,你们将来进入地球村(世界市场)需要哪些关于商品和货币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关商品货币的六个三维目标都在里面了。

2.向思政课情景设置要效率。

教授希望实现有效教学的五个条件之二是学习环境力求宽松。情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最优化而设置和谐、宜学的情景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而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在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场景和境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境交融,从而使学生经历理论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所创设的情景一般都是生活中的某某人(消费,就业,失业,企业家,消费观等)、某某家庭(生活水平,交换,投资理财,等)、某某单位(生产,企业经营,世界市场,500强等)、某某国家(经济制度,分配,市场等)。

3.向思政课预设生成要效率。

教授希望实现有效教学的五个条件之三是学习形式应多样。关于预设与生成,有一个有趣的比喻:预设与生成是课堂上的两张网,学生正像渴求食物的 “鱼”,老师可用预设的网先逮“大鱼”,再用生成的网捕逮住“小鱼”。对于一些不往两张网里钻的“鱼”,老师要善于观察、呵护、引导、点拨,从而催生新的精彩生成。预设是有目的的计划,生成是现时的生发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新型教学形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学校的情况,充分合理的利用教育资源,灵活性、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我们认为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把握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即给课堂留白。

4.向思政课小组合作要效率。

教授希望实现有效教学的五个条件之四是学习组织过程要科学。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调动了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增强了认知兴趣,学生人人有机会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机会在无戒备、轻松的气氛中听取和采纳他人见解,在有限时间内辨析、取舍、评价、知识重组乃至创新,形成立体知识网络,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灶,这种教学情境在学生大脑中不易消失,甚至保持很久。对于不善思索的学生来说,可以体验和感受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分享小组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及创造的价值。对优异者则受益更多,各种学习策略给他们创造了更宽阔的舞台,发挥其辐射力,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向别人学习,对他们完美人格的塑造极有帮助。小组中以合作为主,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伴进行,使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愉快。为小组而奋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集体荣誉感,组员十分珍惜时间,紧张而密切合作,彼此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听取、分析、同化别人的想法,开放的思想不断融合、鲜明,语言更明晰。

5.向思政课课堂评价要效率。

教授希望实现有效教学的五个条件之五是学习活动评价应有较强的包容性。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们是把评价的落脚点放在表达和书写两个点上。通过课堂第一个环节“我是今日主播”和最后一个环节完成书面作业来评价学生。课堂第一个环节“我是今日主播”要求学生主播在10分钟内,把本小组准备的两项内容用PPT的形式向全班展示,由其他同学和老师共同为这一小组打分,小组成员共享这个得分,学科班长记录在案。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作业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是枯燥的,甚至是厌烦的,它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效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载体,我们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形式。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用作业提高情商”,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的尝试,每次作业,凡是按照规范落实的由老师打ABC三个等级,把规范当作情商来培养,得到A的同学,会在下节课上获得同学们有节奏的掌声,以资鼓励,慢慢的A作业越来越多。

上一篇:探析初中多媒体教学 下一篇:4款最前沿的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