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3-01 02:31:27

探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识字与写字一直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这一目标放在第一学段目标的首位,这就暗示了“培养识字写字兴趣”的首要位置,它需要我们低段语文老师时刻记在心里,并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扎扎实实地落实。

一、“有图像”的汉字

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许多抽象的事物,通过图像的展示,便于孩子们去识记、理解,识字也不例外。如果还把“独体字问有多少画,合体字问是什么结构”当作了主流教法,孩子们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他们很少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汉字”和“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呢?

翻阅了许多版本的低段语文课本,我发现几乎每一种版本在初学汉字时,课本里都会以“文字图—小篆—楷书”的形式出现,我们应很好地对这三者进行比照,而不是单纯地教生字,而仅把文字图和小篆当作简单的插图。

为此,我开始设法查找关于“汉字寻根”的相关书籍,了解到汉字演变了数千年,至今仍然有部分汉字没有失去它的字理。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运用汉字的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分析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有效达到帮助学生识字、培养识字能力的目的,更能让识字课堂增添许多趣味。

字例1:一直觉得“片”字的字形很抽象,和意思有关系吗?网络搜索无果,查阅了很多书籍才发现,原来“片”的原意就是“树木被劈开的样子”,这样一来,把薄薄的东西叫做“片”也就好理解了。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先画了一棵树的简笔图,形似“木”的篆书,这是之前孩子们已认识的。从树的中间劈开,告诉孩子们“片”是“木”的一半,这字形也就变得生动了。

由于图画形象、具体,十分有利于将汉字的抽象的“形”与鲜活的“义”紧密联系起来记忆,以加深对汉字本义的理解。

二、“有故事”的汉字

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汉字呢?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那就是让汉字变得有趣味、有故事或想象的画面。每上一篇新课文,我总盯着课后生字出神,绞尽脑汁或翻阅资料,有效地将生字与画面或故事巧妙结合,从而让孩子们能感受到美的教育。

片段1:教学《沉香救母(二)》

师:(出示: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点击“孝”,你怎样记住它?

生:上面是“老省”,下面是“子”,儿子孝敬老人,就是“孝”。

师:你的识字方法真好!谁能结合故事来说说。

生:沉香为了救母亲,付出了太多太多,这就是有“孝心”的孩子。

师:不错!那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有“孝心”的沉香!想把“孝”写好,哪笔很重要?

……

在字理析解中,“孝”,从老省,从子。儿子尽心侍奉老人为孝。若我们只知这些,孩子虽然也能记住“孝”的字形,但若结合故事内容,就能更全面地了解“主人公”,让这个有“孝心”的“主人公”永远“活”在孩子的心中。每每写到“孝”字,脑海中就能浮现出这个有“孝心”的故事。

我喜欢领着我的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和美丽的汉字之间快乐徜徉。“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目标之一,方块汉字的形体美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如何体会,我想,最直观的就是让它们成为故事,或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而不是生硬的笔画。

三、“有身材”的汉字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很重视孩子的写字指导,但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能把硬笔写得规范、端正、整洁”,还有一点距离,或许在写字课堂上还能写得端正、整洁,但写其他练习作业,那书写确是“另一番景象”,甚至不堪入目。归根结底,是孩子写字兴趣的问题。我今年又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每次说“请准备好练字本”,孩子们欢呼雀跃,可见孩子们对写字有了极大的热情。

在写字的起步阶段,我十分注重汉字基本笔画的指导,带着孩子经历感受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孩子在写字中,如果一个字从整体上看,不算太好,但只要其中有一笔或两笔笔画写得好,我都用红笔圈起来。写《习字册》,有一个或几个字写得好,我就在字的右上角加上“星星”,“星星”特别多的,综合评定等第的右上角加上“笑脸”,这对开始写字或书写中的“后进生”,方法特有效。根本目的是不错过孩子的每一个亮点,对于学生的每一次成功都予以充分肯定,激发他们写字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每一课的生字书写,我都要进行“过关”。我尊重学生的选择,需要老师指导的,我就重点指导,学生临写两个。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若发现共性的问题,我及时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出来,让孩子们去评议,再修改,临写。至于那些少数书写“后进生”,他们有“优先队”(排在老师批改作业的对面),可优先给我批改,个别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进步明显的,享受与“小书法”一起展出的“待遇”,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喜悦。生字书写过关了,再写《习字册》。每次写《习字册》,孩子们都把它当做一次“优秀作业展”。凡是综合评议是“优星星笑脸”或“进步笑脸”的,自己把姓名写在《班务日志》中“小书法家”的栏目中,一个月有5次把姓名写在栏目中的,就向家长发“喜报”。若发现其他作业是“另一番景象”的,则取消发“喜报”的资格。跟孩子有了这个约定,孩子们就把每一次作业当成了练字。“写端端正正的字,做堂堂正正的人”,这是我们每位老师都所期望的,只要将指导和评议有效地相结合,相信孩子们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最后我想说,“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一样有法而无定法,“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只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心中有《语文课标》,心中有“学生发展”,写字教学就一定能拥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性地位。多年的低段教学,我在自己所带的班上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大胆尝试,在付出辛劳的同时,我确实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上一篇:挖掘教材 引导练笔 下一篇:小学生作文心理的优化渠道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