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也可以”文题导写

时间:2022-03-01 08:00:46

【文题展示】曾经默默地躲在角落,倾听同学精辟的发言;曾经静静地坐在台下,欣赏同学精彩的表演;曾经悄悄地立在操场边,羡慕同学矫健的身姿……一个偶然的机会告诉我:原来,我也可以!

请以“原来我也可以”为题写一篇作文,体裁自选,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从提示语可以看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之前,我是一个缺少自信的人,充当的是生活的配角,安静地独处一隅,从不张扬,从不表现,从没有展示过自己的才华,一直认为自己不行。偶然的机会是自己从自卑走向自信的转折点,这一点很重要。因此在写作时,要先写出自己缺少自信,内心一直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但这部分内容应该略写,用简洁的语言作一些交代即可。然后浓墨重彩记叙事件的经过,适当穿插描写,写出自己从自卑到自信的心理变化过程,用自己的成功让自己明白:原来,我也可以;原来,我也是生活的主角。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扣题,突出文章的中心。

原来我也可以

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中学 王丽媛

我默默地躲在教室的角落,听自己的课,做自己的作业,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为点缀他人才来到这个世界,仿佛自己永远是这个世界的旁观者。

低头时间长了,抬起头活动活动。老师正讲得眉飞色舞:“好,下面请思考这个问题,‘美’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美?不就是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很快,我脑中竟有了思路。

“会回答的同学请举手!”老师的话在耳边响起,尽管我有了思路,尽管我也想尝试被目光聚焦的感觉,可真的不敢想象那种场景,毕竟从来没有主动回答过问题,无法忍受别人用热切的目光盯着我。第一次,会成功吗?不管了,我颤巍巍地举起了手,很低,很低。心里很矛盾,既想让老师发现我,又害怕被老师发现。终于老师没有关注我们这个“边远地区”,“春风不度玉门关”啊!

“既然你们都不会,我就直接说吧!”老师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我们。我默默地放下了手,脸上感觉火辣辣的,一阵响声,心仿佛碎了一块。

“老师,我会!”同桌站起来,大声地说出她的答案,竟和我的差不多。“说得好!”老师对同桌大加赞赏。同桌兴奋得眼睛发亮,微笑着坐了下来。对此,我剩下的只是羡慕嫉妒恨。羡慕她有被瞩目的时候,嫉妒她的勇气,更恨我自己的怯懦、无能。

机会来临时,我却没有把握住……

“有谁可以将此情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老师的提问再次在耳边响起。

我注意了题目――描写景致。由于平时看小说经常陶醉于作者描绘的情境,自然这种语句也是信手拈来,可我真的可以举手吗?假如老师还是看不到我,假如我站起来紧张地说错话,假如我说错了答案,同学们嘲笑我,怎么办?我双手不停地在腿上搓着,汗还是不自觉地渗透掌心,心中小鹿乱撞,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这么难吗?你们不举手,我就慢慢等,我相信你们之中会有人发言的。”老师继续鼓励着。

我再次鼓起勇气,举起了手,这次,我把手举得很高。

“好,你来描绘一下。”老师仿佛看到了新大陆,但一看举手的是我,眼睛里那一簇火光有些减弱,我顿了一下,有点后悔。算了,站起来了,坐下去就只会更丢脸。“樱花飘落,阳光……”我急促地结束了我的回答。

“描绘得不错,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意境。你很棒!语言功底不错!以后要经常举手,大胆地表现自己。”老师话音刚落,一阵掌声如潮水般袭来……

我渴望在最冷寂的角落,被最热烈的掌声包围,现在,我终于做到了。原来,不只是她们能够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原来我也可以发出有力的声音,原来我也可以站起来面朝大众,赢得潮水般的掌声,原来我也可以……

我在日暮雨星里离去,只为能披着彩虹归来,因为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点评】

1.一线串珠,思路清晰。习作以“我”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构思全文。先写原先的“我”习惯于做世界的旁观者,“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为点缀他人才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写课堂上面对老师第一次的提问,因为不够自信而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感觉有些沮丧;最后写出自己鼓起勇气成功回答问题,继而明白原来“我”也可以的道理。行文流畅,思路井然有序。

2.描写细腻,感情真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既想让自己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又害怕失败,缺乏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小作者将这种矛盾的心理细致地表现出来:原来的自卑,想表现时的纠结,失去机会时的遗憾,再次举手时的冲动,看到老师不信任时的后悔,受表扬后的激动。整篇习作心理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上一篇:“细心观察,有感而发”作文升格 下一篇:“二次元”的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