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02-28 09:35:05

探析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要: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Abstract: Mathematics classroom is the main pla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s innovation thinking ability. 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s innovation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need of moder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is also the need of new course reform. Therefore, in teaching, through students'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the mathematics thinking process is reveal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innovation thinking.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途径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innovation thinking; cultivation approach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208-01

1创新思维及其特征

创新思维是指思维活动过程中,通过直觉、美感、猜想、类比、联想、推广和推理去洞察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探索新问题,发现新的东西,对事物的发展趋向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具有以下四大特征: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独特的想象力、活跃的创造灵感、开放性的思维空间。

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思维能力是中学生提高自己数学能力的关键。教师应通过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开展变式训练,激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运用反思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方法,开阔学生的思路,学活知识,从而达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2.1 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创新意识中学的创新教育,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数学中要培养的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和蔼可亲的态度,精心设计的提问,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有趣的教具,科学新颖的教法等,都有助于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精心创造能调动学生强烈求知欲望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到既生动有趣,又如身临其境,马上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使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2.2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激励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建筑在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上,没有独立思考就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不可能有新思想和新方法。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扎实的掌握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答。在定理或例题的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的是分析、证明和了解解题的思路,尽量挖掘前人发现或创造这些结论的思考方法和思维形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题能力。在学校教学的条件下,独立并且创造性的掌握数学,独立地对不太复杂的数学题目找到解决办法和途径,发现定理的不同证法,以及对非标准题目独立建立数学模型、探索独特解法等表现也都属于创造性思维活动。

2.3 开展变式训练,激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其思维过程具有多向性、直觉性、变通性、批判性等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在思维能力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一般来说,一道数学题由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构成,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已知条件有所改变,结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把已知条件中的某个(或某些)条件去掉能否还能得到这一结论,能得到或得不到的原因何在?把这样的题型移到别的内容中行不行?会是怎样的效果?特别要注意寻找题目的简捷解法、反常解法、巧妙解法,从中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消除严密推理中带来的思维定势的消极因素,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4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性、创新性的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发散思维的过程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发散对象,二是发散方式。数学中的发散对象是多方面的,如对数学概念的拓展,对数学公式、法则的变形与派生等。发散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对命题而言,可以是替换命题的条件或结论;也可以减弱条件,加强结论。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将解决的途径、思想、方法等作为发散点进行发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抓住时机,以研究的数学对象作为发散点进行多种方式发散,有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2.5 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见解独到。往往会偏离教师的原定教案。此时教师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能批评指责,而要点拨启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学生才能各抒己见。当学生有新颖的解法时,要多加鼓励,让其保持愉悦心情,体验成功和创造的快乐,他们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说敢做,不断创新。

3结语

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目前,教师应当做的是进一步将所提出的数学创新能力具体化,落实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上,落实到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实践与深入,数学教学结构体系定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国刚,胡桂荣.例说提出新问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通讯,2001(13).

[2]徐广华.加强开放性问题的数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J].数学通讯,2001(7).

[3]李伟.关于新课程中重视数学阅读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3).

[4]山丽娜.数学教育中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4).

[5]宋晓梅.数学开放式教学[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4).

[6]孟燕平.尝试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2).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天正建筑CAD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艺术类高职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