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

时间:2022-02-28 08:05:18

《“十二五”规划》

新闻回放:

2012年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规划》在产业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将突破40000亿元,占信息产业的比重将达到25%;“十二五”期间行业年均增长将达到24.5%以上;软件出口将达到600亿美元;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将超过25000亿元,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收入比重超过60%。

《“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将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业务收入的10%。同时,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打造一批著名软件产品和服务品牌。

到2015年,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软件企业,产生3~5个千亿级企业,着力培养一批高端领军人才,从业人员超过600万人,形成10个以上产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培育2~3个产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

新闻点评: 敢问路在何方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2012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有句老话说“要低头做事,更要抬头看路”。《“十二五”规划》的就是政府在为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商场中讲究“势”和“运”,顺势而为当可乘风破浪,逆势而行则会辛苦很多,“势”可遇而“运”不可求。《“十二五”规划》内容就是行业发展大势,几乎涵盖了整个产业的所有领域,从中也可看出作为市场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市场和产业发展的专业水平。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看,政府对市场的巨大影响勿庸置疑,也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客观需要。在第三方行业协会组织相对弱小、行业标准普遍不完善的现状下,市场的规范和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政策的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各级政府机构都在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不例外,《“十二五”规划》在内容的专业性上,业界给予了充分地肯定。

但客观上说,《“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发展目标实现起来难度不小。比如,在培育龙头企业的发展目标上,首次提出培育3~5家千亿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目标,而目前我国达到百亿规模的企业数量都是个位数,因此如何培育挑战巨大。

从发展速度上看,未来五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毫无疑问仍然是发展最快的行业领域,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已调整至现今的7%,而“十二五”期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年均增长速度预估是24.5%。这意味着,在这一产业中的所有企业如每年的增长速度低于24.5%,将落后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另外,《“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对主要应用领域、技术创新突破、专业人才培养、区域市场发展等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指导,这些内容如果相关企业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消化,对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方向选择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成为政府各级主管部门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更加认真地听取来自企业界的各方意见和建议,更科学地进行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各项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引导市场良性、健康地发展,积极扶植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做大做强。相信在政府的科学决策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将会创造更大的辉煌。(王晓民)

上一篇:建福宫 最大宝藏库是如何焚毁的? 下一篇:从未实行过的九州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