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时间:2022-02-28 05:20:20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费用支付的依据,是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核心。因此,财务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意义重大,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详细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强化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预算管理 重要性 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和法制化迈进,全面、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仅使有限财力达到及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由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内容及经营行为目的与一般企业的不同,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涉及范围更广、编制要求更高,它不只关注筹资预算、资本预算和销售预算等,而且还包括了专门针对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多种财务预算,因此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是当前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和落实内部经济责任都有积极作用。

一、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能够有效提高其管理水平,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对于事业单位来讲,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合理、准确地收集和整理财务预算数据,并能够按照制定的预算方案实现预算目标,从而有效保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整体水平,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了事业单位总体管理水平。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与时展不相匹配,为市场经济发展,使管理部门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因此财务预算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是必须的。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是对财务工作的计划、编制、控制、执行和监督等,有利于控制财务收支不平衡,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实现事业单位的总体目标。

第二、优化财政资金支出,提高事业单位履职能力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把轻重缓急区分开来、科学合理规划财政支出,从根本上提高对重点项目的资金支出保障,优化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结构。同时,财务预算还能促使单位加强对资金的统筹管理和规划,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进行分配,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对于提高事业单位履职能力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有效强化事业单位管理,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在我国,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财政资源运行,采用有效的财务预算,能够规定资金活动的实施标准和财务实施责任人的控制,以便充分发挥财务预算主体的能动性,强化责任人管理,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管理水平,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到急需的部门、单位和项目上,很大程度上节省成本费用,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对财务预算工作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对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应该提高认识,本着对单位和对个人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编制财务预算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此外,事业单位的人员要认识到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要靠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整体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也需要提高认识,在对预算编制所进行的审议过程时,能够充分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了解的实际情况,提出实事求是的意见和建议,使本单位的财务预算具有完整性和可行性。

在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负责财务预算管理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参与到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中来,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相关要求,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财务预算工作的质量,发挥财务预算工作对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二)重视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科学选择编排方法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一般都比较繁杂,因此在预算编制前需要留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收集、整理、分类各类详细的资料,并要对这些处理过的资料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讨论和预测等工作,以便为编制工作提供充分详尽的依据。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首先必须做到合理安排编制时间,科学选择编制方法,既要兼顾全局,又要考虑个体,对财务预算执行期内的工作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预测,特别要做到提高发展性资金在财务预算中安排的集中度,切实地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编制质量,以保证财务预算和实际相一致,发挥财务预算编制的最大作用。其次,必须做到利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编制的本单位财务预算,并可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时的预算调整,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要特别注意务必将财务预算的项目编制到具体承担的单位和可执行的项目上,避免出现不具有操作性的财务预算项目“打捆”问题,以减少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调整幅度,提高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

事业单位编制出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后,还必须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力度,防止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脱节,才能真正实现财务预算管理对整个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促进。

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严格履行工作职责,按照经过批准、确认的财务预算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对未列入财务预算和未经上级批准的项目不立项、不接收、不结算。事业单位的年终财务决算作为年度财务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一定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做到财务数据准确无误、决算内容完整无缺、资料报送及时勿拖。

其次,还要强化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力度,努力使预算的编制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坚持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评价并重的原则,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对财务预算只重视编制工作而忽视执行工作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执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

总之,事业单位必须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提高财务控制能力,增强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最终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春华,王永红.加强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管理探析[J].财经界,2009(11).

[2]王洪侠,田蕾.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2010(02).

[3]陈金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金融经济,2008(20).

[4]刘智丰.试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8(08).

作者简介:周艺(1983-),女,汉族,重庆市人,就职于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财务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上一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 下一篇:财务监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实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