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时间:2022-02-28 03:04:59

1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经过。结果 分析、总结了1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1例因外伤性脾破裂发生失血性休克抢救后行急诊手术,1例术后出现痰多、呼吸困难,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脾脏 ;护理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6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疼痛轻等优点[1],我院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共行腹腔镜脾切除术11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患者中,7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32-72岁,平均46岁。其中外伤性脾破裂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1例,脾囊肿1例,平均住院天数7天,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及其优点、手术方式、注意事项和预后情况,消除患者的疑虑和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术前准备 做好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血型、肝功、肾功,尤其注意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必要时做交叉配血试验,备同型血术中用。

2.1.3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如果是外伤性脾破裂,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当收缩压≥100mmHg,收缩压≤80mmHg,脉压差≤20mmHg时提示血容量不足和休克。立即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路,按医嘱给患者用药、补液,补血抗休克、止血治疗,休克纠正后再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因外伤性脾破裂,出现失血性休克,经积极抢救后,行手术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患者6小时后清醒者给予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内液体积聚于盆腔,使感染局限,以减少腹腔内脓肿的发生。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清醒后鼓励患者做有效地咳痰动作,协助患者更换,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除。本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痰多,呼吸困难,给予低流量吸氧,拍背,雾化吸入后症状好转。

2.2.3 观察腹部情况 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腹胀、腹痛、腹膜刺激征。切口有无渗血,有腹腔引流管者,要妥善固定引流管,保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阻塞。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如果引流液的颜色为鲜红色,每小时大于100ml,持续4小时,或者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提示有内出血和休克的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2]。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高热患者及时给予物理降温,补充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2.4 饮食护理 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待肠蠕动功能恢复后拔出胃管,改饮水,无腹胀后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逐渐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2.2.5 康复锻炼 术后鼓励患者尽早活动,6小时清醒后让患者握拳,活动脚趾,协助患者半卧位,术后第一天协助患者坐床边活动,术后第二天患者围床边活动,术后第三天患者可以在病房走动,以不易疲劳为主。坚持锻炼,应防止感冒。

3 讨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它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出血量少,安全,缩短了住院天数等,现已被大多数患者接受,护士通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腹胀、腹痛及内出血等。这要求护士要细心的观察和护理,还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配合医生开展新技术。

参考文献

[1]付建双.最新医院普通外科护理工作手册[M].人民军医科技出版社,2002,624.

[2]王跃东,叶再元,竺扬文,李保军,赵挺,刘金民.腹腔镜脾切除术100例[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09.

上一篇:新三板挂牌企业估值与投资机会 下一篇:梦中那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