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探析

时间:2022-02-28 03:41:43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篇目。文章写于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时年作者19岁,补文部分作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其时作者31岁。一篇写家庭琐事的短文能四五百年传诵不衰,主要原因在于文章于细微处洋溢着真挚的亲情。作者“借一阁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抒写亲情,不仅感情自然真切,而且蕴含着作者的人生体验,文笔细腻,情感真挚,耐人品味。

一、真挚亲情在细节

项脊轩这间小小的书屋记录着作者成长中的一些人和事,表达了真挚委婉的亲情,见证了归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苍凉悲切,以及作者的凄凉身世和怀才不遇的沉重感叹。文章读来感人至深,不仅是由于情感的真挚,而且表现在作者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演绎亲情,含蓄表达自已沉痛的心情。

《项脊轩志》一文写了三代人与项脊轩有关的生活细节,小轩的一草一木,亲人的一举一动都情深似海。

文章先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这一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已青年时代读书生活过的书斋的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已深深的眷恋之情。作者采取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极力叙述项脊轩原来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作者笔下的项脊轩修葺后明亮、幽雅、安静,充满了诗情画意,迷人可爱:“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屈原以兰桂譬喻美德,后人以竹象征志节,种植兰桂竹木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志趣高远。此时作者内心的喜悦来自对现实的超然,但这种超然是暂时的,它恰恰反映了作者所负的责任的沉重,作者“自束发读书轩中”时起对人生的希望与憧憬也就寄寓在这月夜摇曳的斑驳桂影中了。

接着写家庭的分崩离析。作者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归家庭院原本南北为一,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产生的颓废、衰落、混乱不堪的情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写对亲人的深切怀念。《项脊轩志》深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是文章通过家庭琐事的抒写,展现了亲情美(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咏唱了人性中最朴素最深刻的那一份亲情,拨动了人们灵魂深处的那根百代不易、极其敏感脆弱的心弦。在文章里,我们窥见的是归氏那一颗纯真率直的心,这颗心是真实的,情感是非常自然地流泻而出的,出乎真心,成于自然,毫无半点做作之态,这就使得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甚至震撼力。

归有光束发读书项脊轩中时,母亲已经谢世,他从哺育过归家两代人的老妪之口了解到母亲的一言一行,以及她对儿女的深爱:“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日常化的动作,生活化的称呼,使得这一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深沉、伟大、丰富的母爱就这样被生活化、细节化。归有光《先妣事略》云:“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母亲敦促有光夜中苦学,“暗诵《孝经》”,遇“熟读”时“乃喜”,正是母亲“望子成龙”殷切心情的写照。作者敬爱母亲之情溢于言表。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如此深深怀念其“先妣”。客观上,母亲爱护子女和勤劳治家的美好品德让作者不能忘怀。

在中国,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子女和父母建立了极亲密的感情联系。特别是在古代,封建士人求学入仕的道路十分艰难,所以他们在长大或功成名就时,总是无比怀念与感激父母亲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辛苦,这种亲情表现于文字,就形成了动人的美感。

接下来记录了祖母的三言三行:“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寥寥数语,看似平淡,却渗透了祖母孙儿通过读书光宗耀祖的无限期望。一个轻轻的带门的动作,尽现了祖母对勤奋读书的孙儿的爱怜与期盼之情;望孙成龙的祖母仿佛看到勤奋好学的孙儿学业有成,振业兴家有望,激动之余,竟取来先祖曾经使用过的笏板激励孙儿努力读书,殷切之语、期盼之情,令人为之动容。年少的归有光深深地理解祖母的良苦用心,“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真切抒发了他对长辈殷切期望的深切感念之情,而肩上的重担自然也因此而更加沉重起来。

在对妻子的回忆中,作者写她“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归有光的勤奋相映成趣的好学的青年女子。而“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既表现了书斋在一个普通人家的少有,又写出妻子因家有书斋而表现出的荣耀与自豪。对归有光而言,与意趣相投、琴瑟和鸣的女子共度一生怎能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呢?然而天不遂人愿,“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人亡物在,睹物思人,这种怀念之情,自然若丝若缕,绵绵不绝。

《项脊轩志》全文细节描写如此深切感人,真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如明人王锡爵所说:“湿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于言语之外。”此种优美的细节描写,正是归有光散文的主要风格,同时也是《项脊轩志》以情感人,而成为千古美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一枝一叶总关情

选编入高中教材的《项脊轩志》都省略了“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怠有神护者”后面的一段内容: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作者以“项脊生”自称,借以发了一番议论。年轻的归有光以守丹穴的巴寡妇清和高卧隆中的诸葛亮,与处败屋寒窗的自身相比,以“坎井之蛙”作结,显然有自嘲之意,但议论的重点却在寄重大的希望于未来,充满了不甘沉沦的年轻人的壮志豪情。这种情绪与文章开头部分写项脊轩胜景的语句相呼应,合于文章首尾圆合的写作要求。

选编者将这段文字删去可能是为了使得亲情的表达更自然和谐,文章的结构更严谨,明净流畅的语言风格更突出,因而认为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于议论中夹以感叹之句,内容不足取。其实,《项脊轩志》在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三代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的同时,也十分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崇尚读书,希望以读书兴家、实现理想抱负的志向,由于后者的表现相对含蓄,常常为人所忽略。课文中被删的这段文字是《项脊轩志》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删去这段文字,会造成对《项脊轩志》整篇文章的主旨、归有光写作此文的心情和归有光其人的狭隘的理解。

据归有光《先妣事略》记载,母亲周孺人怀归有光时,“家数见征瑞,有虹起于庭,其光属天”,因此,为其取名“有光”,可见家庭尤其是长辈们对他的期望。“孺人中夜叫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幼年时,长辈对他的教育培养可见一斑。他的九世祖宋朝时的归道隆曾经居住在太仓县(今江苏太仓市)项脊泾,在那里有过一番作为,成就过一番功名,作者自号项脊生,并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实际上含有怀宗追远之意。由此可见,这“项脊”二字隐含着作者一份振兴家邦的责任感。所以,作者在《项脊轩志》中记述年少之时曾经历过的家庭变故绝非闲笔。明代中后期的昆山归氏家族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兄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归有光,《家谱记》)。家族衰败、家庭变故,正是激励他勤奋读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小就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的年轻的归有光认识到只有刻苦攻读,考取功名,才能改变家族的面貌,才能使家族焕发出新的气象。结合前文作者在家道败落的情况下仍执著地改造老屋的行动来看,其读书砺志,博取功名,振兴家邦的心迹已可见一斑。

而后文的描写则是这种精神的形象展现。书房内,作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自得其乐,这表现了他的志趣爱好――好读书;“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则传神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读书生活的感受,抒发了其内心的无限喜悦之情。因此,即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坎井之蛙”,年轻的归有光也绝不会自暴自弃,相反,他会坚定地认为“轩”虽陋而有“奇景”,仍然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正是源于对未来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肩负着亲人的殷切的期望和振兴家族的使命,又安知归有光他日不能像当初曾“昧昧于一隅”的清和诸葛亮一样而扬名天下呢?所以说如果没有了这段话,哪来期望与失望、豪气与悲伤、怀念与愧疚对比产生的悲剧感?哪里来意气风发的少年归有光?

再者,就是在对亲人的回忆中也可窥见归有光读书兴家的理想。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作者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回忆,都与读书不无关系,其读书兴家、实现理想抱负的志向由此亦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正文部分将少年情怀铺写得越发痛快淋漓,越发热力四射,那么后记部分对现实的“失语”,就越发显得低沉凄婉,越发震撼人心。然而,课文删去此段后,我们倾听到的便不再是归有光的个人心跳,就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年轻的归有光的心态。认为《项脊轩志》全文仅仅表达了对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难免有对这一名篇作简单化处理之嫌。其实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除了通常所讲的亲情之外,应该还有复兴家族的责任感,对前途的坚定信念,以及有负长辈及妻子的厚望的愧疚等多种感情存在。所以课文中被删去的这段文字是《项脊轩志》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全面理解归有光写作此文的心情,以及归有光其人都不可或缺。

上一篇:多元文化系统视野下的徐迟译《瓦尔登湖》 下一篇:《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与《献给爱米丽的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