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建立过刊剔旧标准的必要性

时间:2022-02-27 09:35:01

高校图书馆建立过刊剔旧标准的必要性

摘 要 如今,很多高校图书馆为了充分发挥过刊的利用价值,为在校读者带来更多方便,其过刊库每年都会新增大量的过刊入藏,给过刊馆藏空间带来较大压力。对过刊剔旧是目前图书馆缓解馆藏空间压力的较好方法。本文从过刊剔旧的背景入手,分析建立过刊剔旧标准对图书馆提高过刊馆藏质量的必要性。

关键词 图书馆 过刊剔旧 标准 必要性

一、过刊剔旧的背景

每个图书馆对过刊的界定都不相同,有的图书馆统一把过期的期刊称之为过刊;而有些图书馆把当年的期刊称之为现刊,把往年经过装订,分类编目,入藏后的期刊称为过刊。不管期刊如何界定,其时间跨度大、知识面广及完整性连续性强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开发和再利用的价值。几乎每个高校图书馆都建立起过刊库,并通过过刊库,实现对过刊的存放、管理和利用,给读者带来很多方便。

虽然,过刊有很多优点和价值,可是从整个图书馆发展上看,过刊能存放的面积往往在整个图书馆馆舍面积的比例与图书库相比要小很多。另外,当今数字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兴盛,纸质馆藏资源的数量已变得不那么重要,如果图书馆一味地追求纸质过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势必会与图书馆过刊的存放空间产生矛盾。对纸质过刊合理剔旧是解决图书馆过刊库空间不足的合理方法。

可是,期刊的连续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决定了过刊的剔旧工作与图书相比有很大不同。对某种过刊进行剔旧,其连续性和完整性均会被破坏,在被剔旧过刊的选择与剔旧的方法上也存有较多争议。因此,图书馆需要建立符合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要求的过刊剔旧标准,处理好过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二、衡量过刊是否存在馆藏价值需要合理的尺度

判断过刊是否存在馆藏价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价值有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更多的是受人们的主观意识所影响,如时效性较强的新闻类过刊就更偏重于前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这些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高校图书馆在建立与过刊馆藏价值相关的过刊剔旧标准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一)过刊的馆藏价值标准定位需与图书馆整体的馆藏方向统一。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定位反映了图书馆的办馆理念,也反映了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图书馆的馆藏方向定位应高于过刊的馆藏定位,过刊的馆藏价值标准应在图书馆大的馆藏定位方向的框架内确立。如果过刊的馆藏的价值标准超出或违背整体的馆藏定位,过刊的馆藏就失去方向。不但难以挖掘过刊的利用价值,而且过刊的馆藏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二)过刊的馆藏价值标准的在确立之前应注意收集并考虑读者的意见。在衡量过刊馆藏价值水平高低的各项指标中,与读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利用率始终处于最重要的位置,过刊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映读者使用过刊的情况。企业管理大师杜鲁克曾经说过:“没有顾客就没有企业”。同样,没有读者的图书馆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在校读者作为图书馆馆藏过刊的直接使用者,有必要参与图书馆馆藏价值标准的建立,特别是学校各专业教师读者对于专业过刊的选择上对图书馆更具指导性价值。图书馆在建立过刊馆藏价值标准前需要注意收集读者的各项意见,做好与之相关的调研工作,图书馆所得到的过刊馆藏的价值数据才更加准确。

三、过刊剔旧的范围较难界定需要标准统一

(一)过刊剔旧的范围标准主要包含的内容

过刊剔旧的范围是主要是根据过刊的物理属性、文物属性、内容属性、馆藏属性划分的。物理属性是指过刊的破损程度;文物属性是指过刊的文物收藏价值;内容属性是过刊的内容新旧程度及类型;而馆藏属性是根据各高校图书馆的具体馆藏要求所确定的价值。图书馆在建立过刊的剔旧范围标准时,须将这四种属性都包含在内,才能更客观地确认剔旧范围,如有缺失过刊剔旧的范围标准就不准确、不全面。

(二)过刊的馆藏面积是图书馆对过刊剔旧范围划分最重要的依据,需要建立相关标准进行合理分配

与图书剔旧同样,图书馆对过刊剔旧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因日益增长的过刊馆藏量与图书馆馆舍面积不足所带来的压力,从而对过刊馆藏面积进行合理分配。过刊馆藏的面积与实际过刊量之间是存在比例关系的,该比例的多少决定过刊剔旧的范围大小,也决定了过刊剔旧的总量。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实际过刊量与馆藏面积比率的等级标准,合理对过刊馆藏面积与数量进行控制。

四、过刊剔旧的方法与过程需要标准的约束

如同图书馆文献采访、编目和典藏等流程一样,过刊剔旧作为图书馆经常性的工作也需要一套规范和流程对其进行约束。它不仅是过刊馆藏质量的保证,同时对图书馆长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过刊剔旧的频率需要标准约束

过刊剔旧工作虽然是经常性的工作,但图书馆需要根据过刊的馆藏量与面积合适地把握过刊剔旧的频率。剔旧工作太频繁,会影响过刊的利用程度;而太集中化,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更加不利于过刊的管理。图书馆需依据过刊剔旧的范围标准,科学地安排过刊剔旧的频率。

(二)过刊剔旧的流程需要标准约束

过刊剔旧的流程主要经过过刊馆藏价值定位、过刊剔旧范围界定、过刊剔除和剔除后的注销处理工作等流程。这些流程都需要图书馆建立过刊剔旧标准进行约束和统筹安排。例如,过刊剔旧的范围界定工作一定要在过刊馆藏价值定位之后进行。否则,过刊馆藏就没有统一的导向。

(三)过刊剔旧的具体方法需要标准规范化

过刊剔旧的成功离不开正确的剔旧方法,这些方法的正确与否与过刊剔旧的每个步骤所进行的程度息息相关。图书馆建立的过刊剔旧标准,明确每个步骤所具体完成程度或目标后,负责过刊剔旧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剔旧方法只能按照过刊剔旧的标准进行,从而使过刊剔旧质量得到统一。

(四)过刊剔旧的质量需要剔旧标准的检验

图书馆在没有建立过刊剔旧标准前,剔旧工作需要有经验、有责任心、有职业感和熟悉馆藏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参与,但过刊剔旧的质量往往会随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观性的变化而产生波动,而图书馆却没有相关的质量标准对其剔旧的质量进行监控与检验。如果图书馆建立过刊剔旧标准,就会有一套检验剔旧工作的依据对过刊剔旧工作进行监督,从而稳定过刊馆藏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秦明,吴家玲.非正式条件下的图书馆过刊剔旧工作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6:31-33

上一篇:“问题探索”在小学数学总复习课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课堂成败,重在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