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急救药不可长期用

时间:2022-02-27 02:36:55

硝酸甘油,急救药不可长期用

以硝酸甘油为代表的硝酸酯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同时也是最“高龄”的心血管药物之一。自从19世纪70年代被认识到具有缓解心绞痛的作用至今,硝酸甘油已经走过了130多年的历史,可说是久用不衰的治疗心绞痛的良药。

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硝酸酯类药作用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许多新的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其中就包括很多不合理使用问题。比如,很多冠心病患者不但把它当成急救药,还把它当成预防、保健用药长期服用,这就可能得不偿失了。

大量、长期使用反受其害

硝酸脂类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单硝酸异山梨酯(鲁南欣康)、复方硝酸甘油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生物转化释放一氧化氮,进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血管扩张,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组织的供血供氧,从而有效地治疗心绞痛。

然而,一氧化氮也是一柄“双刃剑”。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对缺血心肌还可能存在一种潜在的损伤作用。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明确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但是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剂量增加,它反而可能加重心肌再灌注损伤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建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心肌损伤和内皮功能紊乱,硝酸酯类药物最好仅作为缓解症状的急救药物,尽可能避免长期的维持使用。

科学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

作为心绞痛的急救药物,关键时刻一定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却经常出现耐药现象,这也值得患者警惕。

所谓耐药性是指连续应用硝酸酯类药物48~72小时后,其改善心肌缺血及扩血管作用的强度减弱或消失。临床表现为,长期相同剂量给药,治疗效果下降。或为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必须加大药物剂量。

那么如何解决这类药物的耐药性问题呢?

首先,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要注意间歇用药,提供无硝酸盐期,即24小时内至少有6小时的无药期(洗出期),使硝酸酯代谢能力得以恢复。如果在无药期不能维持治疗作用,发生反跳现象,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奈洛尔)或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另外限制水钠摄入和应用小剂量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也可防止该类药物的耐受性。

联合用药也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氧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E)合用。饮食上多补充肉、蛋白等含大量巯基的食品,使硝酸酯药物受体尽快恢复。

5点提示

硝酸甘油是抗心绞痛有效药物,可迅速缓解心绞痛,但需要科学正确地使用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将该药放在舌下含化,1~2分钟心绞痛缓解。但要在出现胸痛发作先兆时,就立即使用,勿在胸痛几分钟后再用。

(2)含服硝酸甘油片时患者最好取坐位(不宜卧位或站立位),如含服后出现头痛、乏力、出汗,则取平卧位。

(3)如含服硝酸甘油1片,2~3分钟心绞痛不缓解者应服第2片,仍持续心痛者,可服第3片。若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未完全控制者,应立即去医院急诊检查。

(4)硝酸甘油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面红、头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开始用小剂量,不良反应会轻些,然后逐渐增量至每次0.3~0.省略

上一篇:治好前列腺炎让男人跳出“泥潭” 下一篇:盘点肿瘤防治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