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陈皮、一两金

时间:2022-02-27 06:40:51

药名的由来

陈皮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又名橘皮。陶弘景说:“橘皮疗气大胜,以东橘为好,西江者不如,须陈久为良。”元代王好古认为:“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陈皮列为黄橘皮的别名,同时还记载了青橘皮,“橘皮性温,柑、柚皮性冷,不可不知”,指明两者之间性味不同,疗效不同。

陈皮的原材料非常容易取得,一般可以家庭自制。将购买的成熟橘子(一般采用外皮的颜色为橘红色或橘黄色、味道以甜酸为主的橘皮,切不可用未成熟而呈青绿色的,此皮为青皮,药效与陈皮明显不同),用清水浸泡冲洗15分钟左右,待晾干后剥开果皮,将干燥的橘皮装入封闭的塑料袋内,置于阴凉干燥处贮存3 年以上再用。

越陈越好吗?

可能会有读者提出来,为什么需要3年以上呢?因为放置3年以内的橘皮一般称为果皮。历代医家对此均有一定的陈述,如《汤液本草》谓:“陈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李士材谓:“收藏又复陈久,则多历梅夏而烈气全消,温中而无燥热之患,行气而无峻削之虞”。汪昂亦谓:“产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等论述。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陈皮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等。有研究者认为,陈皮存放时间长久后导致挥发油等成分有所损失,缓和了其药性,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证实橘皮存放一段时间后,并非所有的有效成分都降低,其中橙皮苷是一种黄酮类苷,由芸香糖基与橙皮苷元组成,存放时间越长,陈皮内含的芸香糖与橙皮苷元结合形成的橙皮苷越多,故含量越高。而橙皮苷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久置的橘皮具有较好的祛痰、缓解肠痉挛,还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药典》规定陈皮挥发油含量不低于3.0%,一般存放到2年以上陈皮的挥发油含量只有1%左右。适当地存放一段时间,才能保证陈皮质量合格又较好地发挥其功效。既不能把陈皮无限期的收藏,也不应将新鲜的橘皮直接入药。因此“陈皮须用隔年陈”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

陈皮的效用

陈皮的功效主要体现在行气、助消化、燥湿化痰等方面,特别在理气方面,功效尤为突出。据《回生集》载述:“伊芳舅莫强中,令丰城时得此病。偶家人合橘红散,因取尝之,似相宜,遂连日服之。一日忽觉有物坠下,大惊目瞪,自汗如雨。须臾,腹痛,遗下数块,如铁弹子,臭不可闻,从此胸次廓然,其疾顿愈,盖脾之冷积也。”陈皮的功效为什么主要以理气为主呢?熟知陈皮的朋友可以发现陈皮上布满了细窍,与人体的皮肤极为相似,所以从以形补形上来讲,陈皮相当于人的肺和肺所主的皮毛,我们都知道,肺主人体全身之气,因此陈皮也有类似的功效。而陈皮主要有着有一股清香的气味,在中医看来,芬芳的药物大多具有理气、行气的功效,所以陈皮是腹中有胀气的养生良药。

“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三月”,是人们说爱瞌睡的人的口头禅,秋乏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夏去秋来,气候由炎热变得凉爽宜人,人体出汗也明显减少,人的机体进入到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平衡,人的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也得到缓解,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而这个过渡阶段,人感觉到的机体疲劳就被称为“秋乏”,同时秋季还容易出现“秋燥咳嗽”、“腹胀”等症状。《本草纲目》记载,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陈皮放置的时间越长,其功效就越强。

陈皮可用来煲汤或熬粥。在汤或粥里放几片陈皮,不仅能使汤粥中有少许甘香的味道,还能起到缓解脾胃不适、增强食欲、治疗咳嗽痰多的作用。除了煲汤熬粥,炒菜或烧菜时也可用陈皮作为作料。

另外,陈皮还有其他一些不为熟知的功效,如治晕动病,乘车前1小时,每隔20分钟放1片进口腔,崩解后吞下;车开动后每隔10分钟放1片进口腔,崩解后吞下即可起作用。另外,陈皮对浅部真菌有抑制作用,用陈皮可以治皮肤癣菌病。将干燥陈皮粉碎浸泡于95%乙醇后提取,分别制成25%陈皮酊和25%陈皮软膏,涂抹于患处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陈皮性温燥,故舌红赤、唾液少有实热者慎用,内热气虚、燥咳吐血者应忌用;阴虚火旺、血热出血有胃火者也不宜食用,尤其夏季应忌食陈皮。

家制陈皮法

上面我们提到橘子皮需要放置3年以上才可以成为陈皮,但是我们在家里制作陈皮不能等到3年以后,但有些方法是可以缩短时间。下面就介绍几种方法:1. 炒陈皮:取干净的橘子皮,将其切丝,置于锅内,炒至黑褐色后喷淋少量清水,取出晾干,即可得到炒陈皮;2. 蜜制陈皮:取干净的橘子皮,剪成小方块,再取蜂蜜用慢火炼成黄色,将净橘子皮块倒入炒成黄色时,出锅晾凉,即可得到蜜制陈皮;3.酒制陈皮:取干净的橘子皮加酒、醋、盐拌匀,闷12小时,待其将液体吸干后用大火蒸透,晒干,即可得到酒制陈皮。

陈皮入药膳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冬季养生重在养阴防燥,通过饮食调和,可以增强机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下面我们介绍两道有关陈皮的药膳: 陈皮核桃露取陈皮6克,核桃仁20克,冰糖适量。先将陈皮泡软、切丝。核桃仁用植物油炸香捞出。将三种原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煮约 15 分钟即成。中医理论认为,核桃仁能补气养血,润燥化痰,补益元气,通利三焦,食用之后能令人体健,滋润肌肤,乌须黑发。此药膳适宜气滞便秘者食用。

陈皮粥 取陈皮10克,大米 50克。制法:将陈皮洗净,切细,水煎取汁,去渣;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入陈皮汁及清水适量,煮为稀粥食用。或将陈皮研为细末,每次取5克左右,调入稀粥中服食。具有燥湿健脾,理气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湿困、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痰多、胸膈满闷等症状者。

上一篇:危北海:秋季养脾胃“五宜五不宜” 下一篇:“开普勒”发现的那些地球“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