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组合词”

时间:2022-02-26 08:56:52

有些词和词可以组成新的词语,组合后的词便是“组合词”。“组合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同一类型的字词构成的,其中不少有特殊意义,下面列举几类。

一、动物名称的组合

如“马虎”。相传过去有一个画家刚画完一个虎头,又有人请他画马,他就顺手在虎头后添上了马身。两个儿子先后问画的是什么,画家随口对大儿子说是虎,对二儿子却说是马。后来,大儿子打猎时把马误认作虎,一箭射死,结果向人家赔了钱。二儿子外出遇到了虎,竟然想把它当马骑,结果被虎咬死。事后,画家伤心地烧毁了画,并写了一首告诫世人的诗:“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二儿仿图喂了虎。如今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从那以后人们称粗心、疏忽为“马虎”。

再如“狼狈”。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趴在狼的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所以用“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这类词语还有“鹰犬”“蛇蝎”“燕雀”等。

二、植物名称的组合

如“桃李”。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培养过不少人才,后来他被魏文侯治罪,流亡到北方。一次,子质遇见好友子简,就向他诉苦,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出力帮他,以致流落北方。子简听完打了个比方:栽种桃李,夏有阴凉,秋有果实;栽种蒺藜(jí li),夏不能摘叶,秋只能得刺。子简以此告诫子质要慎重选择栽培对象。后来以“桃李”借指所培养、推荐的人才。

再如“楷模”。相传楷树最早生长在孔子的墓旁,模树最早生长在西周初年政治家周公的墓旁,而孔子和周公堪称世人榜样。人们借树喻人,把榜样、模范称为“楷模”。这类词语还有“桑榆”“桑梓”“瓜葛”等。

三、人体名称的组合

如“眉目”,可以用来比喻文章、文字的纲要、条理,也可以比喻事情的头绪。

再如“手脚”,可以指为实现某种企图而暗中采取的行动。这类词语还有“心腹”“喉舌”“手足”“耳目”等。

四、动作名称的组合

如“推敲”。唐朝诗人贾岛有一次骑在毛驴上,思考“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要不要改成“敲”。他边想边用手做动作,无意中遇到了文学家韩愈,便向韩愈说明了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好—既能表明有礼貌,又能衬托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后来就用“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再如“拖拉”,表示办事迟缓,不能抓紧时间完成。这类词语还有“琢磨”“洒脱”等。

五、自然现象的组合

如“雨露”,可以借指恩惠。再如“风霜”,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这类词语还有“风云”“日月”“雷霆”等。

上一篇:微观印度社会 下一篇:站在这里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