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没错的

时间:2022-02-26 01:59:19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就想考验一下他的助手。他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自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吗?”助手很温顺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四处寻找,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否决了。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惭愧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着眼睛说,“本来,最优秀的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我深切地知道,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解惑者,更要成为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个体个性发展的张扬者以及学生自信意识的培养者。而自信意识的培养是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和个性张扬的基础。对一个孩子来说,没有自信心,那就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成功的机会。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信,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让学生觉得自己很重要。

我们发现,受人重视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原因很简单,因为受人重视,他就会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充满了自信,他相信自己能很出色地做每一件事。在一个班级里,优等生永远都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尊重,他们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学困生呢?经常挨批评,难道他们真的一无是处吗?他们能在大扫除的时候干脏活累活,他们能把坏了的课桌椅子修好,他们能在拔河比赛中用尽全力,这样的学生难道不重要吗?是的,都很重要。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得不到老师的重视,使他们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热情。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姜彦,他和奶奶一起住。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疏于管教,他的家庭作业完成得很不理想,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但是我发现每星期四他值日的时候,不但能把自己的区域打扫干净,而且还帮助其他值日生一起打扫,最后还不忘把劳动工具整理一遍。于是在一节班会课上,我宣布:“今后,姜彦就是班级的劳动委员。”我看到他怀疑的眼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似乎不相信这一切,但他马上精神抖擞地坐好了。现在的他劳动更加积极,上课时,听得也认真了,交作业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我听到数学老师感慨:“原来姜彦也可以这么棒啊!”让学生觉得自己很重要,有被尊重的幸福感,学生就会充满自信。

二、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

发言时,有些学生结结巴巴,有些学生的声音轻得听不到,这都是学生不自信的表现,他们生怕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耻笑,这样的学生往往遭受过挫折。我们更应该让他们重拾信心。重拾信心最好的方法是“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他不是不敢发言吗?那就多给他发言的机会,不管他讲得好不好,只要能把话讲清楚,那么他就走出自信的第一步了。当然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掌声必不可少。我经常利用写字课,让学生上台读一读《古诗文诵读》。经过多次锻炼,这些学生胆子大了,声音也大了。

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老师要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话;即使学生犯了错,也要给他辩解的机会,不可将他一棍子打死;不必板着脸,拉开他与学生的距离,一旦学生产生了恐惧、退缩,将来就无自信可言。学生敢于发言是迈向自信的表现,而拥有自信的学生会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甚至有超常的发挥。

三、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

父母不肯放手,孩子就不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同样,老师不肯放手,学生就永远生活在老师的阴影里。学生做的事,老师要少插手或者不插手,这样学生就会越做越好。例如:以前做值日,总是我去给学生分派任务,非常累。后来我要求小组长负责分派好每人的打扫任务,打扫完毕后,我再去检查,没想到学生们都挺能干的,教室里的地面干干净净,东西摆放整整齐齐。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让学生相信自己。

四、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学生说说爱迪生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发明了电灯;说说小爱因斯坦是如何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这些事例足以让学生充分地相信,只要他们充满自信去做,成功就在眼前。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途径。

各位老师,请告诉我们的学生,要想成功,首先就应该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没错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小学)

上一篇:开启2012高考英语阅读的四把金钥匙 下一篇:系统梳理全面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