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02-26 11:01:45

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取得单位时间内推注速尿的最佳剂量,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在我科静脉推注速尿的 94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不同速度推入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94例患者静脉推注速尿时间>12 mg/min发生不良反应有49例,发生率为53%,

关键词: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护理

速尿又名呋塞米、呋喃苯胺酸,主要作用于肾髓升支髓质部的利尿药,通过抑制肾髓质部与皮质部对氯、钠、钾等离子及水份的重吸收,以及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而产生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强大而迅速,当其它利尿药无效时,肾小球滤过率发生障碍滤过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性肾功能衰竭1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肾病综合征48例,男性39例,女性53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2岁。患者神志清楚,能够准确表达自身感受。患者在推注速尿前通过询问暂时无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

1.2方法 对同一患者2次推注所选速尿为同一厂家同一批号,使用剂量相同,加用相同剂量的5%葡萄糖水稀释,静脉推注的速度不同,第一次以12mg/min 速度推注,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即减慢推注速度,直至症状减轻,全部药液推注完毕,第二次以8 mg/min速度推注,如出现不良反应继续减慢推注速度。两次推注速尿时间间隔在6 h以上,由专人操作和观察。

1.3观察指标 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耳鸣、耳聋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不同速度推注速尿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1。

2.2对不同年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2。

3讨论

3.1从表1可以看出,静脉推注速尿如果>12 mg/min时,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多,

3.2速尿为高效利尿药,是氨磺酰邻基苯酸衍生物,属于磺胺类,快速大剂量静脉注射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严重者可发生胃肠道出血。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可能与短时间内大剂量推注速尿,药物浓度在内耳淋巴结引起电解质紊乱有关。

3.3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肾功能障碍,大剂量速尿除强有力地抑制钠重吸收而造成利尿之外还很可能通过其直接血管扩张作用而发挥治疗效应[2],所以肾病内科对上述患者常常需要使用大剂量的速尿。有的患者可每次静脉推注100 mg,临床药物手册要求速尿推注应

3.4速尿静脉注射2~5 min开始利尿,30 min达高峰,持续4~6 h[3],所以2次推注速尿时间间隔在6 h以上,采用同一患者自身对照,排除感受不一,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具有真实性、可靠性。

3.5护理

3.5.1做好心里护理,患者生病对知识缺乏,护理人员应首先解释静脉推注速尿的目的,速尿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嘱患者有不适立即告知护理人员。

3.5.2用药之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如有应该控制静脉推注速尿的速度,建议每分钟不超过4 mg为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减慢速尿的推注速度,严重时暂停观察并给予相应处理。

3.5.3大剂量使用速尿容易水、电解质紊乱,性低血压等。静脉推注速尿后患者排尿次数最多,应做好解释工作,照顾好患者,冬天有保暖措施,嘱患者起床要缓慢,防止性休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梅.老年人使用速尿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M].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9):1212.

[2]邵立娟.大剂量速尿治疗肾功能不全临床体会[M].医学信息,2010,23(10):148.

[3]刘化刚.黄仁彬.临床实用药物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4.

上一篇:丙戊酸钠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治疗的临... 下一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